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CT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经胃镜证实的31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所有患者在空腹或禁食4 h后行MSCT检查.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增强.术前MSCT检查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双盲法进行TNM分期,评定时根据需要进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重建.结果 MSCT对于胃癌T分期的总体判断准确率为80.0%,其中T1期准确率65.8%、T2期61.5%、T3期88%和T4期85%.MSCT对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72.2%,其中N0 75.0%、N1 68.7%和N2 72.3%.对总体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75.0%.MSCT对远处转移判断准确率为92.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和97.6%.对胃癌TNM总体判断准确率为63.4%.结论动态三期增强MSCT薄层扫描可较准确地显示正常胃壁结构及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通过其在不同时相中的强化特点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同时可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对远处脏器的转移和播散做出较为准确的TNM分期.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CT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经胃镜证实的310例胃癌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所有患者在空腹或禁食4h后行MSCT检查。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增强。术前MSCT检查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双盲法进行TNM分期,评定时根据需要进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重建。结果MSCT对于胃癌T分期的总体判断准确率为80.0%,其中T1期准确率65.8%、T2期61.5%、T3期88%和T4期85%。MSCT对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72.2%,其中N075.0%、N168.7%和N272.3%。对总体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75.0%。MSCT对远处转移判断准确率为92.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和97.6%。对胃癌TNM总体判断准确率为63.4%。结论动态三期增强MSCT薄层扫描可较准确地显示正常胃壁结构及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通过其在不同时相中的强化特点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同时可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对远处脏器的转移和播散做出较为准确的TNM分期。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的CT诊断冯守信徐凯王绪朱孝成(附属医院放射科)(附属医院普外科)关键词胃癌诊断分期断层摄影术,计算机中图法分类号R735.2钡餐与胃镜对胃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很困难,CT可明显提高其术前评估准确性,避免盲目开关腹手术。我们报告22例进展期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分期的价值,探讨胃癌的浸润深度CT征象及其与手术病理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分析其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多平面重建图像.结果 多排螺旋CT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78.94%;对T1期、T2期、T3期、T4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4.74%、94.74%、84.21%和87.72%;敏感性分别为25.00%、80.00%、78.26%和88.00%;特异性分别为100%、96.15%、88.24%和87.50%.结论 多排螺旋CT 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尤其是局部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图像重建,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9例患者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9.2%,N分期的准确率为47.2%,M分期的准确率为92.3%。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较好地进行术前TNM分期,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经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证实的213例胃癌患者,于术前进行MSCT检查,所有患者空腹8 h后进行平扫和动态三期增强扫描,术前MSCT由3名资深放射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TNM分期,评定时根据需要进行多平面容积重组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213例胃癌患者MSCT的T、N、M分期总体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0.3%、72.3%、84.4%。MSCT对于胃癌TNM判断的总体准确率为82.2%。进展期胃癌检出率为96.4%(187/194),早期胃癌检出率为73.1%(19/26)。结论 MS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诊断及TNM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磁共振(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经活检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行MRI和MSCT比较研究.结果 MRI对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91.6%,MSCT为72.9%;MRI鉴别T2 和T3期胃癌的准确率为90.1%,MSCT为69.8%.MRI对T分期与MSCT在各期上的比较除鉴别T2和T3期胃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判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62.8%、69.2%和64.5%,MSCT为82.8%、76.9%和81.4%,其中准确性分别为N0 69.2%(9/13)和77.0%(10/13);N1 65.1%(15/23)和82.8%(19/23);N2 58.3%(7/12)和83.3%(10/12);对N分期的总体判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胃癌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及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75.0%和92.5%,与MSCT相同;两者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0%和 79.2%,其中对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66.7%,对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3.3%和70.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MSCT相比较,MRI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于早期病变的显示,区分T2和T3、T3和T4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也高于MSCT.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磁共振(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地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确定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活检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行MRI和MSCT比较研究。结果MRI对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91.6%,MSCT为72.9%;MRI鉴别T2和T3期胃癌的准确率为90.1%,MSCT为69.8%。MRI对T分期与MSCT在各期上的比较除鉴别T2和T3期胃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判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62.8%、69.2%和64.5%,MSCT为82.8%、76.9%和81.4%,其中准确性分别为N069.2%(9/13)和77.0%(10/13);N165.1%(15/23)和82.8%(19/23);N258.3%(7/12)和83.3%(10/12);对N分期的总体判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胃癌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及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6%、75.0%和92.5%,与MSCT相同;两者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0%和79.2%,其中对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66.7%,对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3.3%和70.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MSCT相比较,MRI动态增强加脂肪抑制以及延迟扫描对于早期病变的显示,区分T2和T3、T3和T4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也高于MS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癌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术前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多排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检出情况、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情况、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预测可切除性的准确率等。结果多排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6. 7%(14/21)、100. 0%(54/54),总诊断符合率为90. 7%(68/75)。多排螺旋CT对胃癌T分期总体诊断的准确率为90. 7%(68/75),其中对T1、T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6. 5%(13/17)、92. 0%(23/25)、95. 2%(20/21)、100. 0%(12/12)。多排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5. 0%(57/60),其中胃周淋巴结34例,准确率为94. 4%(34/36);腹腔动脉旁、肠系膜根部、腹主动脉等部位淋巴结24例,准确率为95. 8%(23/24)。多排螺旋CT对切除性的评估准确率为89. 3%(67/75),对胃癌N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8. 7%(59/75),其中N0期47例,准确率为85. 5%; N1期9例,准确率为60. 0%;N2期3例,准确率为60. 0%。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可切除性判断均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以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均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O)、仿真内镜(CTVG)、多平面重建(MPR),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的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0.00%、97.78%,对胃癌TNM总准确率为85.19%。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多种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NN分期,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MSCT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及T分期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对比剂在胃癌诊断和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56例经胃镜证实或怀疑为胃癌的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使用水作充盈剂可发现和正确定位所有进展期胃癌患者。MSCT对胃癌T分期的正确率为73%(41/56),判断浆膜侵犯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89.0%、89.7%和82.0%。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显示率高。T分期对指导胃癌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胃癌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观察病变部位、 Borrmann分型、胃周径侵范范围、病灶的最大厚度、黏膜是否光整、黏膜皱襞是否增厚、浆膜受侵情况、有无坏死、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是否均匀、其他器官受累情况、腹部淋巴结情况.结果 进展期胃癌Borrmann各分型有自身特征性CT表现."白线征"和"晕征"是进展期胃癌的独特征象,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淋巴引流途径密切相关.结论 胃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分期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评价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进行新辅助化疗(EOF或FOLFOX6方案2-3周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2例,化疗前后均行MSCT增强扫描,对胃癌进行T分期并测量肿瘤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VEGF的含量变化,化疗后1周内所有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对照病理疗效分成病理有效组和病理无效组。结果 MSCT增强扫描对胃癌化疗后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78.1%;病理有效组和病理无效组在化疗前后肿瘤密度降低率分别为22.62%±14.12%和2.87%±19.39%(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后肿瘤密度变化与VEGF变化呈显著相关(r=0.79)。如果将肿瘤密度降低率13.65%作为评价化疗有效的阈值,其预测病理评价有效的敏感度是81.8%,特异性81%。结论MSCT测量肿瘤密度降低率可以作为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较为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去氧氟尿苷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大肠癌患者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去氧氟尿苷200 mg,每天4次口服,连用14天,休息7天,重复2~3周期。结果: 20例晚期胃及大肠癌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30%,毒副反应轻微,白细胞Ⅰ~Ⅱ度减少5例,血小板Ⅰ度减少2例,恶心、呕吐反应Ⅰ~Ⅱ度3例,无明显心、肝、肾脏器毒性。结论: 去氧氟尿苷治疗晚期老年胃癌大肠癌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王秋英  刘莉  李莘  阎吉正  刘荣 《医学争鸣》2004,25(10):921-922
目的:探讨超声对比显像诊断进展期胃癌的价值. 方法:对临床高度疑诊63例进展期胃癌,首选超声对比显像检查,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结果:超声诊断胃癌59例,其中肿块型23例,局限溃疡型8例,浸润溃疡型3例,浸润型25例. 胃镜活检证实:1例误诊,1例漏诊,诊断符合率96.6%,敏感性98.3%, 特异性75.0%. 结论:超声对比显像能确切反映进展期胃癌病理形态的切面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定性及其分型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5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含HCPT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不含HCPT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治疗组56例可以评价疗效的患者中,CR6例,PR19例,NC21例,PD10例,总有效率44.64%,其中大肠率的有效率48%(12/25),对照组总有效率36.11%。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SCT功能成像获得的乳腺癌灌注参数评价乳腺癌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CT灌注参数对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体检或钼靶检查发现乳腺肿块性病变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22例术前均行乳腺功能CT成像,采用GElightspeedl6层CT电影模式(0.5mm/s),120kV,60mA,5mmx4;注射流率3.0nixes,延迟5s,扫描时间50s。用Perfusion3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分别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肿块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的均值分别高于对侧正常乳腺组。两组组间BF、BV和Ps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2.0cm乳腺癌病灶中心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的均值分别低于乳腺癌病灶边缘组。乳腺癌病灶中心组与边缘组之间BF、BV和PS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r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2.Ocm乳腺癌病灶中心组与乳腺癌病灶边缘组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均值接近,乳腺癌病灶中心与边缘之间BF、BV、MTY和PS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功能成像获得的CT灌注参数值能定量分析乳腺癌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功能CT成像能评价乳腺癌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其中BF、BV和PS值有助于对乳腺癌诊断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杨志敏  王潞  吉兆宁 《安徽医学》2011,32(3):283-285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L-OHP 130 mg/m2,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注2 h,第1d,Xeloda 1 000 mg/m2,2次/d,口服,第1~14 d,21 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CR1例,PR 12例,SD 8例,PD 8例,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SCT与MRI检查直肠筋膜图像表现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以病理学为标准,比较MSCT与MRI检查直肠筋膜浸润分级的准确诊断率.结果 比较MSCT与MRI检查T分期的准确诊断率,MRI对浸润结...  相似文献   

20.
尤昊  赵旭辉  魏忠  戴寅  谢钊 《安徽医学》2015,36(12):1470-1472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70例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6例)和单纯手术组(24例)。新辅助化疗组患者进行3个周期的 XELOX 方案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胃癌切除手术,观察评估化疗疗效并对比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63.04%。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 R0切除率为94.48%,R1或 R2切除率为6.52%,单纯手术组患者的 R0切除率为70.83%,R1或 R2切除率为29.17%,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 R0切除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 <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XELOX 方案可作为有效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根治率和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