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一种以个体发作性痰鸣、气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肺系疾病,中医临床多以中药治疗为主。现主要通过阐述肾脏、肺脏功能与哮喘之间的联系,哮喘补肾疏风法临床治疗原理以及方法,对补肾疏风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改善体质入手,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完善哮病缓解期中医治疗的内容,以期从根本上防治哮病。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临床较为常见,属于"哮证"范畴。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时的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壅塞气道,通畅不利,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病久而致肺脾肾三脏皆虚。目前经临床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从中医方面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迁延难愈,中医药在治疗哮病上有其独特优势。近年来对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众多研究,大多从风、痰、虚方面进行论治。笔者认为"胆郁痰扰"在哮病发作过程中不可忽视,故结合哮病治疗验案探讨"胆郁痰扰"在哮喘中的致病机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目前儿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咳嗽疾病之一,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有限、副反应评估不足,更重要的是临床疗效不确切,往往存在反复发作,然而祖国传统中医学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小。本文将从中医"风、痰、瘀"角度入手探讨本病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雯雯  王志英 《吉林中医药》2014,(12):1233-123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发作时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痰阻气闭。支气管哮喘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较快,显示出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优势。根据目前应用化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从理论、临床、实验研究三方面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对于减少本病的发作和防治尤为重要,是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而中医对此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方法多,此篇论述从肺脾肾虚、痰瘀等论治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周德安针药结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慧林  夏淑文 《北京中医药》2010,29(12):898-900
通过对周德安老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治病先治神"的学术理论,针灸安神方、治痰方、补中益气方,以及临床常用中药方剂组成与应用的分析,总结周老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从针刺、中药不同角度分别总结选穴和用药的规律,发现周老师治疗该病重在调理肝、脾、肾,从治痰、治风入手,辅以清热、养阴;同时提出中医药治疗对预防病情反复、及时控制病情有重要的作用,指出中医药将成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疾病,其病机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因外感、饮食、劳倦、情志等因素使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引起宿痰而发作。症见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痰鸣如吼,甚者心悸发绀,危及生命。邵经明教授从医八十余载,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三穴五针法"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笔者改用邵氏"三穴五针法"为"三穴五点法"进行伏九贴敷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哮喘缓解期的病理因素出发探讨哮喘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原因,阐述了痰饮与瘀血对于哮喘缓解期发病的重要性。认为"痰伏于肺"是哮喘的夙根,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根本病理因素,而瘀血亦贯穿哮喘发病的始终,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津血同源,痰源于津,瘀本于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胶结,阻滞气道,从而使病情难愈,痰瘀互结、留伏于肺是哮喘缓解期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不能见痰治痰,见瘀治瘀,应当充分考虑到痰瘀之间相互化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林俊和 《光明中医》2013,28(3):591-592
"宿痰内伏"是导致哮喘缠绵难愈之关键所在,应当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在缓解期调治"伏痰",以期减少哮喘发作,改善患者预后及转归。本文主要从历代医家对"伏痰"的论述、"伏痰"的形成及"伏痰"的治疗三方面对哮喘之"伏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60-461
虞坚尔教授在哮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对哮喘病机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哮喘之"夙根""胶固之痰"和"窠臼"非痰的范畴内的单纯的痰,是和有形实邪瘀结合,呈痰瘀胶结之态;并认为肺、脾、肾生理功能活动属阳,新陈代谢、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属阴,病理产物如"痰"和"瘀"等阴邪属阴,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是哮喘发生的根本。文章从气、痰、瘀、阴阳4个方面探析虞坚尔教授治疗哮喘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迅速,证见多端,反复难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现代医家多遵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分寒哮、热哮辨治,取得很好疗效。多年来,笔者根据湿邪的致病特点和湿、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哮喘临床治疗中,加强祛湿治疗,每获良效,现总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迅速,证见多端,反复难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现代医家多遵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分寒哮、热哮辨治,取得很好疗效。多年来,笔者根据湿邪的致病特点和湿、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哮喘临床治疗中,加强祛湿治疗,每获良效,现总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清气化痰丸在临床应用的治疗现状。方法以"清气化痰丸""临床应用"为关键词深入考阅了CNKI收录的关于清气化痰丸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总结出清气化痰丸在现代临床治疗疾病的现状。结果清气化痰丸广泛应用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及其他证属痰热内阻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结论清气化痰丸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肺系疾病及其他证属痰热内阻疾病的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子贤从肝辨治哮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赵子贤教授,长期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对哮喘的治疗,赵老从肺、脾、肝、肾入手,收效颇著。今特总结出其从肝辨治哮喘的经验,以飨同道。1.病机探识虽然《内经》早有“有所坠恐,端出于肝”的记载,但后世医家论治哮喘多从肺肾入手,鲜有从肝辨治者。赵老认为,哮喘虽病位在肺,但其发病与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忧思郁怒、精神刺激等均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使机体水谷精微、津液的出入升降等运动方式缓慢,从而聚湿成痰,痰阻气道,发为哮喘。肝主左升,肺主右降,共同调节气机的升降运动。若肝气…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基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及五脏相关理论,治疗哮喘不能单纯针对体内宿有伏痰留饮,而单纯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文章从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两方面论证肝脾同治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通过阅读大量古代文献,分别从小儿肝脾生理、病理的特点,肝脾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宿根的形成的影响及肝脾与气机升降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肝脾同治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发现肝脾同治在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次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针灸治疗哮喘的机理入手,总结近15年来针刺疗法、灸法、针灸科的其他特色疗法、综合疗法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认识到针灸治疗哮喘缓解期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各种特色疗法联合对治疗哮喘的疗效更为明显,认为针灸及其他针灸特色疗法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王强  杨继  张垚 《中国中医急症》2020,(2):341-343,354
孙增涛教授从事呼吸系统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哮喘的辨证治疗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哮喘辨治,当责之肺、脾、肾三脏,注重风、痰、虚,其中肺气亏虚是哮喘发病的前提,夙痰伏肺是哮喘发病的根本,风邪引触是哮喘发病的诱因。治疗上,发作期重视"清宣理肺,疏风解痉",后期主张"调补肺肾,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传统痰证理论的基础上,从痰浊污染入手,对于胃癌发生发展、转移复发的机理进行了阐释,以期对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科常见难治病,发病机制复杂,而发病率日益上升。西医以吸入表面激素抗气道慢性炎症等治疗为主。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哮喘专主于痰",与肺脾肾虚、宿痰内伏有关。治疗哮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要"。但临床很多哮喘患者仍反复发作,缺乏有效控制方法。故综述近10年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及研究动态,从"风、痰、虚、瘀、热、毒"及五脏论治哮喘,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用药经验,增加哮喘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