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痛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痛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胃痛宁胶囊;对照组50例,口服吗丁啉,两组均服用4周后观察疗效,并检测胃液体排空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症状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痛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且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晶  苏娟萍 《山西中医》2013,29(7):10-12
目的:观察开郁颗粒剂治疗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开郁颗粒剂口服,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疗效、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血浆胃动素比较,治疗组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脘腹隐痛、食后腹胀、嗳气善太息、纳食减少、胸胁少腹胀痛症状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情绪抑郁急躁易怒疗效、失眠多梦症状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治疗组.两组SAS、SDS分值比较,疗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颗粒剂治疗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症状改善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  相似文献   

3.
王世荣 《吉林中医药》2008,28(6):411-41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FD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理气煎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FD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18例.FD患者予清热理气煎剂,每次125ml,每日2次,连续服用5天,治疗前后检查液相胃半排空时间、胃肠激素水平,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根据治疗前后的差异,评价清热理气煎剂的临床疗效,并做临床症状积分和胃排空时间、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FD患者液相胃半排空时间长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FD组液相胃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FD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胃排空异常呈正相关,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呈负相关,与胆囊收缩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清热理气煎剂对FD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稳心解郁汤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抑郁症气滞血瘀、痰热扰心证40例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加服稳心解郁汤,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加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的24 h动态心电图,汉密顿抑郁量表,证候疗效及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5.0%(P<0.05);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计分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5.0%(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稳心解郁汤不仅能改善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证候,也能明显改善其客观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激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FD重叠C-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肠激宁治疗,对照组用莫沙必利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均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1%,对照组为88.75%;2组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同时,治疗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肠激宁治疗FD重叠C-IBS,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RA伴发抑郁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补肾治尪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西医及抑郁症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 治疗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抑郁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59.26%、85.19%,对照组分别为75.86%、48.28%、62.06%,治疗组中医疗效、抑郁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DS积分、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积分、疼痛VAS积分和晨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的心身同治法能够有效缓解RA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及RA症状.  相似文献   

8.
王淑华  王强  杨倩 《河北中医》2009,31(6):819-821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显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个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上腹痛、纳呆、乏力、善太息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FD疗效确切,能推动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排空,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之目的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胃方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评分,评定2组中医证候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 (32/35),对照组为71.4% (2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5.72% (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胃方可改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越颖 《北京中医药》2007,26(9):563-565
目的 观察益气消痞汤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服用益气消痞汤,对照组30例服用枳术丸.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以及胃动素、胃泌素及钡条胃排空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胃胀、胃痛、早饱、食少4个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乏力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恶心、嗳气、便溏的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有19例存在胃排空延迟,治疗后14例胃排空延迟改善,有效率为73.68%.结论 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优于枳术丸.  相似文献   

11.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及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30天。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FD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肝郁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治疗FD药物及影响FD药物。对照组66例多潘立酮,1片/次,3次/d,饭前15~30min服用。治疗组66例蒲元和胃胶囊,4~5粒/次,3次/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肝郁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宋素青  宋素芹 《新中医》2005,37(6):53-5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口服吗丁啉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枳术康胃汤(处方枳壳、陈皮、乌药、槟榔、姜半夏、白术、党参、茯苓、木香、砂仁、甘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总积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苏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苏桔颗粒和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P 0.05),在早饱、嗳气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苏桔颗粒能显著改善脾虚湿阻证FD患者不适症状,特别是在早饱、嗳气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质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4天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气郁质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质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明显改善症状,有效降低气郁质积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脾虚湿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腹部胀满、腹部隐痛、纳差而饱、大便溏软、泛吐清水、四肢乏力、嗳气不爽)、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3.1%(3/13),低于对照组的66.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脐针治疗FD有显著疗效,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临床远期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缪奇祥 《中国针灸》2004,24(6):383-384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门诊FD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VitB1、VitB12两种注射液混合注入肝俞、胃俞、足三里等穴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吗叮啉.经4周治疗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6.35,P<0.005).结论:运用穴位注射法治疗FD疗效肯定,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舒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62例F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D临床疾病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明显改善,两组痰病复发率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舒肝汤可明显改善FD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降低FD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除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用健脾除痞汤治疗,对照组45例用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4周末两组上腹痛、上腹胀、早饱等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健脾除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饭前0.5h口服;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者,加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肝胃不和症状,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72.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67.44% (P <0.01);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及肝胃不和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躯干功能(PF)、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身体疼痛(BF)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