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对尿常规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以维生素C(VitC)最为常见。为探VitC对尿常规影响程度,我们采用VitC与尿常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血液检验中部分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检验室接受血液检验的26例患者,先进行常规晨血检验,而后对其进行维生素C静脉滴注和体外试验,并再次对患者进行采血检验。对比、分析和统计患者使用维生素C前后的血液检测(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结果情况。结果26例患者在使用维生素C后,其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的血液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使用前的检测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试验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在用药0.5 h后逐渐恢复正常,并在2 h后基本恢复,前后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维生素C后可使部分血液检验项目的结果降低,2h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临床尿常规检验的患者共8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尿液标本采集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00例患者,对照组4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工方法实施具体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化学分析仪实施具体检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采集标本,对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组间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研究意义,之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采集过程了解到,采集操作手法、运送及保管等检验过程是影响尿检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为临床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患者的准备工作、尿液标本的采集情况及检验操作的操作手法、运送和保管都会对尿常规检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加强重视,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它是临床中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维生素C代谢后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糖尿病患者和部分血尿患者在用药后尿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别,而治疗指标无明显改善,因而引起临床医师对检验结果的怀疑。跟踪分析发现,这部分患者均用维生素C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为此,我们对尿分析中维生素C对BLD,GLU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患者进行部分项目的检验时,观察并分析维生素C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干部疗养院40例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肌酶均正常的自愿者,分别采用体内静脉注射维生素C、体外加入维生素C法对血液检测项目中的尿酸、三酰甘油、血糖以及总胆固醇进行检测,并分析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在体内静脉注射维生素C半小时后.检验结果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在2h后恢复正常;而体外加入维生素C,检测结果则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而出现下降。结论在体内及体外试验中,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900份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以唤起对手工镜检的高度重视。方法:对900份尿液同时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测,将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果作比较,并尽可能寻找差异原因。结果:两种方法尿蛋白符合率97.2%;红细胞符合率95%;白细胞符合率95.2%。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120份,将其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传统手工镜检的方法进行检测,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检验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结果:两组各项阳性率对比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文探讨可了解到,无论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还是传统手工镜检,均可对患者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且两者在阳性率检出上差异比较小,但采用传统手工镜检还具备尿干化学分析仪不能代替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我院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住院的192例患者,对其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尿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差异,临床上同时运用两种方法对尿液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避免误诊、漏诊现象出现。结论在尿液常规检查逐渐走向规范化、自动化的当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是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但是单独应用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或者尿液分析仪均容易引起误诊或者漏诊,将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提升检验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广东省药品标准对四间药厂生产的共22批维C银翘片进行检验,结果维生素C不合格率超过85%。考察结果表明:生产工艺、包装材料及贮藏条件对维生素C的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临床尿常规检验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期间该院曾收集的住院患者的晨尿共1000份,将这些尿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这两组数量上保持相等,将这两组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作出标记,对照组中利用传统手工方法对其作出检验,观察组利用化学分析仪对其进行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采集过程进行回顾式分析(询问患者的饮食、服药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采集过程中的采集、运送报管等过程)据此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蛋白质阳性患者80例,阴性患者420例;白细胞阳性患者110例,阴性患者390例;红细胞阳性患者150例,阴性患者350例;对照组患者中,蛋白质阳性患者75例,阴性患者425例;白细胞阳性患者100例,阴性患者400例;红细胞阳性患者140例,阴性患者360例;两组之间在上述系列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检查手法并不会对尿检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采集过程的回顾式分析发现,影响尿检的主要因素在于采集过程中的操作手法、采集、运送、保管等过程。结论患者自身准备工作、尿液标本的采集、运送与保管以及检验人员的标准操作,都会对尿常规检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在心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环保装TOSAT临床分型,将其分为非心源性组40例以及心源性脑梗死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尿常规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肌酐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心源组患者显著高于非心源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比重及尿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心源组相比,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肌酐的含量显著增加,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可区分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20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其中对照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法。结果:尿沉渣镜检法阳性率高于尿液干化学分析法(P〈0.05)。结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验结果适用于普通尿液的初步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合格率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集的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0例样本中不合格率为2%。结论: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样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合理、采集量不正确等,要对症下药,提高尿常规检验样本合格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应用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收集的96例晨尿标本,每个标本均采集2份,采用MAX-4280尿液全自动分析仪以及尿液常规化学法进行检验,对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 P>0. 05),且2种检测方案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符合率均较高. 结论:尿常规检验的2个重要方法是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2种方法即可并用也可互补,可有效降低因漏报、错报以及误报情况而造成的误诊率,进而实现有效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探讨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集的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有采集时间不合理、样本污染及采集量不正确等。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率为1.3%。结论:尿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有效的放映患者机体疾病情况,医护工作者们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操作,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合格率和有效率,是尿常规检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衣对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碘滴定法,并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结果:糖衣不影响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95%(n=6),RSD为0.35%;P〉0.05,n=6,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糖衣对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无干扰,可不剥糖衣进行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中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中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操作须规范,与患者充分沟通、采集后及时运输和贮存、尿液分析仪及时保养、正确的使用和正规操作等均有利于减少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误差。结论临床尿常规检验中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中存在着较多影响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应认真执行分析前的检验质量控制,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加强检验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各类细胞、结晶及管型的认识有助于降低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沙棘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玲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3):52-53
本研究利用在碱性条件下,磷乌酸与维生素C发生反就,生成钨蓝,于波长640nm处测其吸光度,测定每100g沙棘中含维生素C948.80mg,实验平均回收率102.19%,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以唤起对手工镜检的高度重视,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信息。方法对800份尿液同时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测,将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果作比较,并尽可能寻找差异原因。结果两种方法蛋白质符合率97.1%;红细胞符合率96.0%;白细胞符合率95.3%。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和蔬菜。有人以为,平时只要多服一些维生素C药片,不吃水果和蔬菜,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其实,这种做法并不能使人体有效地利用维生素C,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