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62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周身皮疹伴发热、少尿10余天"入院.患者曾于1993年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自服华法林,间断口服地高辛、利尿剂.近两年患者开始反复出现湿疹,活动后心慌、气短,间断双下肢水肿及轻度腹胀,10 d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上述症状加重,少尿,夜间不能平卧,曾于外院对症治疗,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并出现周身皮疹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收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69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8/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语明,端坐体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周身皮肤可见多处散在皮疹,色红,有明显瘙痒感,腹部膨隆,双下肢及阴囊重度水肿,近两日尿量100 ~200 ml/d.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是否增加患者早期出血的风险。方法:选取1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抗凝组在术后12~24h开始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天1次;非抗凝组不给予低分子肝素。所有患者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麻醉诱导前桡动脉抽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患者术后入外科监护室,查血常规、TEG;术后第1、第2天晨6点查血常规;术后第1天晨9点查TEG。监测术后第1、第2天胸管引流量。结果:用低分子肝素前(即术毕至次晨6点)胸管引流量:抗凝组0~397mL,平均(189.11±155.71)mL;非抗凝组20~340mL,平均(256.11±102.86)mL。平均每小时胸引量:抗凝组(9.77±8.03)mL,非抗凝组(14.91±5.99)mL,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4)。开始用低分子肝素后24h(即术后第1天晨6点至术后第2天晨6点)胸管引流量:抗凝组为45~550mL,平均(291.11±198.74)mL;非抗凝组为160~530mL,平均(323.33±121.78)mL;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68)。抗凝组术后即刻和使用低分子肝素后的TEG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均〉0.05);非抗凝组术后即刻的TEG各项指标和术后第1天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组术前TEG比较和术后第1天的TEG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抗凝组抗凝后血常规中血红细胞计数较抗凝前平均下降(0.36±0.76)×10^9/L,非抗凝组平均下降(0.18±0.22)×10^9/L,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1)。结论:肺叶切除术后12~24h开始应用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抗凝并不增加术后早期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口服丙戊酸钠引起药物性黄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4):373-374
1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于2009年2月19日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第3天,为预防癫痫,常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0.5g(1片)/次,20(/d。服药2d后,患者自觉周身无力,厌食,尿液颜色加深;服药10d后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将丙戊酸钠减量,0.5g(1片)/次,1次/d;术后1月余,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未见减轻,且尿液呈浓茶水色,食欲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王艳飞  任越  贾新未 《临床荟萃》2011,26(3):207-207
患者,女,23岁。主因周身乏力、呼吸困难、咳痰20天,加重2天于2010年7月21日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既往2岁时即发现左下肢红褐色斑块。患者于入院20余天前出现周身乏力、呼吸困难、咳痰症状,就诊于天津某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875,体温39.2℃,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好转不明显,出院后呼吸困难症状加重,上一层楼需要休息2次,每次10余分钟,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1年,乏力、肌痛、胸憋5天”于2014年1月7日急诊入院。11年前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开始维持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入院前17天因血脂增高(TG9.81mmol/L,TC5.69mmol/L)开始口服非诺贝特片(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0mg,2次/d。5天后出现乏力、周身肌肉酸痛、胸憋。  相似文献   

6.
李燕 《临床荟萃》2010,25(18):1638-1638
患者,男,60岁,农民。既往体健。主因颅脑外伤术后伴发热1个月,咳嗽、咳痰10天,于2009年12月21日入住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因脑外伤在外院行开颅探查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前查肝功能、肾功能、胸片均正常。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意识清楚,肢体活动正常。术后第2天患者开始出现发热,偶有畏寒,体温38.0~39.5℃,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腹泻等,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继发癫痫1例河北省黄骅市中西医结合医院(061100)张素黛先天性脑穿通畸形继发癫痫临床上很少见,现报告1例。患儿,男性,6个月。主因间断抽搐5月余而入院。患儿足月顺产,无产钳史。生后第11天于发烧(39.0℃)后出现抽搐,表现为两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AgNORs)活性的动态观察,了解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44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于手术前1天及术后1、3、5、7、10天分别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t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r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AgNORs活性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3^+、CD4^+、CD8^+、CD4^+/CD8^+均是术后第1天数值最低,术后第3天开始患者免疫功能呈缓慢上升,至术后第10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AgNORs术后第1天其值最低,其后缓慢恢复,至术后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手术创伤引起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术后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术后第10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血栓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男 ,5 6岁。因头痛 8d,伴精神异常 3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d在工作中出现右侧头痛、眼痛 ,呈持续性胀痛 ,疼痛渐重并扩展为全头痛 ,伴发热 ,T37.7℃ ,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曾行 2次头 CT检查未见异常 ,疑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头痛缓解 ,入院前 3d头痛加剧 ,有时出现思维及言语紊乱。查体 :T38.3℃ ,嗜睡 ,烦躁不安 ,问答合理 ,颅神经及四肢未见阳性体征 ,颈强三横指 ,克氏征 ( )。入院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第 2天出现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偏瘫 ,第 3天开始频繁癫痫大发作。血 WBC5 .4× 10 9/ 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创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选取了26名正常人与65名患者检测PT、APTT、纤维蛋白原F(FI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选择素(GMP140)、抗凝血酶m(ATIU)、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等7项的凝血标志物,同时对65名患者进行了术后1小时、24小时、3天和7天凝血标志物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1)妇科一般疾病组手术前所有测定结果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小时FIB、VWF有升高(P〈0.01),其余所有测定结果与术前无明显改变惨0.05);(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与对照组比较,vWF、GMP140、TAT均升高(P〈0.01),手术后l小时与术前比FIB、VWF、GMPl40、TAT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小时FIB、VWF、GMP140、TAT继续升高,术后3天开始回复,术后7天基本正常;ATⅢ术前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1),手术后1、24小时变化不明显,术后3天后开始回升,术后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对大手术创伤患者应检测FIB、VWF、GMP140、TAT等凝血的分子标志物.以监测凝血活性,便于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47岁,以双侧腰痛伴发热6小时之主诉入院,入院诊断:双肾结石(多发)。入院后行左侧及右侧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两次手术间隔10天,左侧术后顺利,右侧术中出血较多,约400ml,术后第4天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呈鲜红色,查体右肾区叩击痛(+),膀胱区隆起,深压痛(+);膀胱冲洗有血块冲出,给予持续膀胱冲洗及对症处理,并绝对卧床,尿液逐渐呈清亮,术后第10天,再次突然出现腹胀、排尿困难,尿呈鲜红色,并伴大量血块排出。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1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天放羊归来后出现皮肤瘙痒,周身皮肤出现红疹,头痛,恶心、呕吐,发热,体温最高达38.5℃。颈部发硬,无法转动。入院查体:体温37.0℃,血压90/60mmHg,心率57次/分,皮肤可见红疹,咽部无充血,颈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腹肌无紧张,肝脾未触及,四肢关节无红肿及结节,神清,语利。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纳入研究的58例SAP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早期EN组(EEN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EEN组术后48 h开始加用EN,对照组术后第5天开始加用E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 h、72 h、第6天及第10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钙、腹腔内压及腹腔引流液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EEN组与对照组患者CRP在术后5 h均明显升高,术后72 h开始下降,第6天及第10天呈明显下降趋势,EEN组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5、72 h血清钙离子均低于正常水平,术后第6天及第10天均呈升高趋势,同期比较,EEN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两组腹腔内压第6天、第10天明显下降,EEN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EEN组在术后第10天腹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SAP患者术后48 h开始EEN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后期并发症,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6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应用冰毯机将患者肛温控制在34-35℃达48h,并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2天、第5天、第7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1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d,5d,7GCS分别为7.60、8.35、13.39、14.27;对照组相应数值分别为7.52、8.16、9.40、10.8;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45.27、35.79、17.36、14.12;对照组相应数值分别为45.52、37.46、29.70、25.3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7.33%和28.12%(P<0.05)。两组治疗后第5天、第7天GCS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4周、第1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有效保护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细胞、降低死亡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王雪君  李昭 《临床荟萃》2005,20(17):1003-1003
患儿,女,4岁,以发热2天昏迷10小时入院。2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咳嗽。在家自服喷托维林(商品名:咳必清)、甘草片.效果不佳。否认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降温。至入院前1天晚7时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至凌晨3点出现抽风,继之昏迷10小时。于发病后48小时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7.5℃,脉搏112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神志昏迷,压眶反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难治性癫痫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难治性癫痫术后未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2组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手术伤口愈合及疼痛、癫痫发作、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康复介入时机进行分析。结果:治疗7d后,2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伤口未愈且有疼痛患者比率、癫痫发作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d后,2组肢体运动、言语、认知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2组术后康复介入时间统计,大多术后康复介入时间都在14d(85.0%)。结论:癫痫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介入是安全的,时间可于术后2周内开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2岁,因反复发热月余,关节肿痛20天,于2004年7月10日入院。5月29日患者行“胃穿孔修补术”,术后5天出现发热,最高达40.0℃,B超提示“膈下积脓”,经切开引流、头孢呱酮(先锋铋)等抗感染后热退。6月21日再次发热,伴膝、踝、肘及手指间等多关节肿痛,随后出现咳嗽、咳痰。查体:体温38.2℃,心肺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行为训练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认知行为训练,训练时间为2周。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第7天及第14天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巴氏指数(BI)评估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训练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组患者MMSE评分分别为(24.84±3.51),(25.63±3.75)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2.90±1.92),(21.43±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3.09;P<0.01);试验组患者训练第7天,第14天BI评分分别为(46.86±2.31),(50.65±2.78)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1.90±2.93),(45.43±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18,5.65;P <0.01)。结论早期认知行为训练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能力,促进躯体运动恢复和心理康复,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例1:女,37岁.因左乳房有一无痛性肿物而入院,诊断为左侧乳腺癌.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先锋类抗生素滴注,并分别在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给人血白蛋白50 ml滴注.第1、2天无不良反应,在第3天输入白蛋白(药品的批号厂家不同于前2 d),在输入30 min滴入药液25 ml时,患者出现周身发冷、寒颤不止、面色苍白,测T 39.3 ℃,P 120次/min,BP 130/105 mm Hg,立即停止输液,热水袋保暖,给予25%葡萄糖液60 ml+维生素C 5.0 g+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氨基比林4 ml肌肉注射,嘱患者勿紧张,保持稳定心理,0.5 h后上述症状消失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停用白蛋白,8 d后患者康复出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效果。方法 四肢关节内骨折患者137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从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康复治疗;随机选择116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自行锻炼)。结果 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平均康复疗程(7.24-4.6)周,131例(95,6%)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完全恢复伤前工作,6例患者并发关节僵直,无一例因早期康复治疗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废用性骨质疏松:对照组8例(24.1%)患者术后并发关节僵直须行二次关节松解手术。结论 四肢关节内骨折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