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6例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36例低钠血症患者给予补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血钠均恢复正常。结论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发病原因可能与呕吐、利尿、脱水剂应用及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有关,因此,应针对病因积极进行治疗,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将107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钠血症与病情关系密切,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高钠血症多发生在脑出血3天后至1周内;大剂量甘露醇使用时间越长,高钠血症发生率越高。结论: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主要与患者自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且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与高钠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检测重症脑出血患者24小时、72小时及1周后血清钠含量,以及时发现高钠血症患者,仪器采用美国NOVA-12项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对血清钠进行检测。结果:141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有21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生高钠血症(15.8%)。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昏迷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高钠血症,如不能纠正则死亡率明显增高。另外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也是发生高钠血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2例并发高钠血症,总结此32例患者的病因、治疗和转归。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8例,死亡率为56.3%,显著高于重型颅脑损伤非高钠血症者(P〈0.05)。随着GCS的下降,死亡率逐渐升高口〈O.05)。合并有高钠血症的患者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患者的血清钠和血渗透压明显下降,APPECHEⅡ评分改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高钠血症与颅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脑损伤越严重,高钠血症病情越重。CBP疗能平稳有效地纠正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的高钠血症。  相似文献   

5.
汪勤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07-108
目的:研究ICu重症颅脑疾患并发高钠血症与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我科2004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疾患患者178例,总结其临床,治疗,检验及预后。结果:重症颅脑疾患并发高血钠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钠组。结论:重症颅脑疾患并发高钠血症影响原发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蒋敏  强胜  朱敏  冯春俭 《河南中医》2009,29(5):470-470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以来收治的257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14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8例死亡,死亡率达57.1%。结论:慢性肾衰维持血透患者并发脑出血死亡率极高,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探索有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廊急性期患者在急性早期和急性晚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急性早期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应以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为主;急性晚期病情常隐匿,预后较好,护理的关键在预防,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较为重要。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并上消化道出血应根据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不同采取分层护理叮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高钠血症的可能原因及合理治疗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症医学科重症高钠血症61例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分析高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及合理治疗护理策略。结果:2年内ICU病房共治疗412例,其中发生高钠血症61例,发生率为14.81%,死亡41例,死亡率达67.21%。脑部患者占47例,发生高钠血症的可能原因为脑部疾病、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22分。结论:ICU内老年、脑出血、脑部损伤,APACHEⅡ评分较差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钠血症。高血钠症患者预后较差,应针对高血钠症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正>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高,常并发高钠血症,笔者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期间入院的75例伤前无其他严重疾病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钠浓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30例并发高钠血症,现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87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1~2次,共2周,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以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死亡率分别为2.3%、18.4%和19.0%、35.7%(P<0.01)。结论:奥美拉唑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低钠血症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72例脑出血患者中的37例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低钠血症与出血部位、意识水平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1.51%,其发生与出血部位及意识水平相关,低钠血症使脑出血病死率增高。结论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预后较差,治疗要针对病因。  相似文献   

12.
高钠血症对危重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尧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744-2745,2811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60例危重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调查,发现血钠≥150 mmol/L者67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动态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分值(APACHEⅡ)。结果最易发生高钠血症的疾病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伤、败血症、糖尿病和重症肺炎。最常见的诱因为脱水剂治疗、高热、饮食及补液量不足、补钠过多、下丘脑受损。高钠血症患者的总病死率是非高钠血症的同期住院危重患者病死率的6.5倍。当血钠在150~159 mmol/L时,APACHEⅡ(25±5)分,病死率为34%;当血钠≥160 mmol/L时,APACHEⅡ(49±7)分,病死率为95%。结论高钠血症对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主要取决于原发病、血钠绝对值和血钠上升速度。大多数高钠血症是医源性的,因而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收治5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宗旨,给予控制颅内肿、高血压、降低颅内压治疗,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结果:5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后,行CT头部扫描,全部吸收率为73.2%,治愈24例(42.9%),显效15例(26.8%),好转16例(28.6%),无效1例(1.8%)。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易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酌量给予甘露醇、硝酸甘油等,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空腹血糖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75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检测其空腹血糖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选取30例正常体检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空腹血糖及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型患者高血糖及高乳酸脱氢酶的百分率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死亡组患者高血糖及高乳酸脱氢酶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升高,二者与发病过程密切相关,联合检测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可能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九年临床所见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绝大多数伴有发热。本文对我院66例脑出血急性期发热的原因与脑出血量、部位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汤剂中风1号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P〈0.01)、血肿吸收率(P〈0.01)、是否并发脑梗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呐疝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20%片露醇联合应用速尿脱水降颅压+局晰下微创穿刺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全麻下大骨瓣开颅减压、微创皮层造瘘残余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全面、规范的药物及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抢救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全球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临床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45岁以上的脑出血患者中,5年死亡率仍然超过50%。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本文旨在基于中医药疗法探讨急性脑出血与炎症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蛭粉口服对急性期脑出血早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蛭粉口服对急性期脑出血早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59例脑出血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间的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约有2/3的患者经水蛭粉口服治疗,平均剂量(2.22±0.42)g/d,平均疗程(10.12±3.39)d。治疗组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高于未治疗组(P=0.001),早期改良Rankin积分5~6级占43.9%(未治疗组61.1%,P=0.45),病死率2.4%(未治疗组16.7%,P=0.08),中期改良Rankin积分5~6级占17.1%(未治疗组50%,P=0.03),病死率17.1%(未治疗组44.4%,P=0.03)。校正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血糖、肌酐和吸烟史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2组间中期预后差异的原因中水蛭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论水蛭粉口服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特别是对早中期临床预后的疗效尚不确定,尚需通过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14例FES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后应给予大剂量的激素、应用利尿剂及脱水剂、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给氧、改善微循环、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后,患者均完全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功能恢复正常.肺部改变4-7天消失.随访6月-2年,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对骨折致FES强调早期诊断,发生FES时采用支持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早期大剂激素与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