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朴 《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07-108
目的:研究三甲医院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总结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结果:急诊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超负荷、工作时间长、自身素质欠缺、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突发事件的出现、担心护理工作造成差错、付出和支出的不平衡、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等。结论:急诊科护士加强学习,自我调节,领导层加强重视来协助急诊护士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剖析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缓解措施。结果:急诊护士由于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承受着极大的身心压力,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引起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有社会、职业、个人等因素;通过社会支持,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强化调节,能有效减轻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结论:急诊科护士所面对的心理压力应该引起自身、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改善护士执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把压力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门诊儿童输液室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浙江省丽水市三家三甲医院儿童输液室的7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护理人员压力构成的主要原因有:工作中担心病人发生意外或出现护理纠纷,日常工作中接受较多考核及检查,工作负荷量较大,夜班较多,工作、生活无规律等。结论:门诊儿童输液室80%的护士工作压力大,说明职业压力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的心理压力过大的危害、产生、及对策。危害: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肢体损伤,给医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产生:来自社会的压力,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对策:从自身做起,应对心理压力,改善外部环境以缓解护士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王晶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313-313,310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对其心理压力产生的分析及对策。方法:调查我市感染科护士45位,对其进行心理压力调查分析。结果:结果感染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程度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P〈0.05。主要压力源为怕出医疗事故,工作紧张,工作待遇低,以及职业暴露。结论: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与感染科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建议有针对性缓解的压力源以减少感染科护士的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压力产生的原因,帮助院前急救护士正确认识压力的存在,并设法减轻其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临床护理以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其次分别为:频繁地更换班次,工资待遇低,晋升困难,社会地位低,深造机会少,对工作中差错事故的担心,工作量大等.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比较大,建议各级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现状,并针对各种压力源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切实缓解护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帮助综合医院老年科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就国内近几年来有关综合医院老年科护士压力源的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并分析.结果:综合医院老年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的问题、护理方面问题、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结论:管理者应减少护士压力源,帮助护士积极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来源。方法:通过采取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增及提高待遇、创造培训机会等策略缓解压力。结果:从手术室特殊的护理行业出发,分析出各方面压力来源,并找到相应对策缓解各方压力。结论:为了维护护士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明确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并给予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对策。方法:调查手术室护士自身和手术室环境、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对压力实施相应的对策,使手术室护士提高自身应对能力。结论:手术室护士虽然存在许多心理压力源,只要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能消除或降低这些压力,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培训试用期新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压力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3名处于培训试用期的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较高,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工作量大,可分配时间少;其次是病人护理方面,因缺乏工作经验,担心工作出差错事故;排在第三位的是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如护士社会地位低,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经常倒班等.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采取控制各种压力源、加强培训、提高新护士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等措施,可以降低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维护新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知道了手术室护士压力的来源,可以减少手术护理不安全隐患。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高标准完成手术配合任务。方法:对手术室护士有亲密的接触,认真分析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来源,有效缓解和消除压力。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应对压力能力,疏导护士释放压力,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患者手术治疗及护理安全。结论:知道了手术室护士的精神、心理压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安全隐患,就应该营造一个能够让护士身心放松的氛围,使她们的精神、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和疏导,从而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压力产生的原因,帮助院前急救护士正确认识压力的存在,并设法减轻其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临床护理以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其次分别为:频繁地更换班次,工资待遇低,晋升困难,社会地位低,深造机会少,对工作中差错事故的担心,工作量大等.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比较大,建议各级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现状,并针对各种压力源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切实缓解护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压力源产生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福州市三所三甲医院护士110名,随机分为肿瘤内科护士(科研组)及内科其他专业护士(对照组)各55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组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将2组护士在家庭、社会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等方面比较,针对肿瘤内科护士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结果:2组护士在社会、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发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关注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人性化管理,创造条件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源,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分析综合性医院当中普通外科的工作环境、高风险的氛围、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护士出现的心理变化,并由此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方法:在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进行细致观察,注意和普通外科护士交往过程中对方所流露出来负面情绪,针对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的问题,采取正面灌输与激励的方法,强化护理人员教育。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普通外科护士对这一职业压力的适应能力,从而调整好心态,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结论:针对影响普通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因素展开讨论,并实施一些促进护士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探讨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相关因素,为制定减轻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应对方法提供依据。目前,心理压力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生物污染、空气污染、身心损伤,职业本身的压力,自尊易受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缺乏社会支持等。提出的缓解压力对策为: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自我情绪的调节,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职业防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人文关怀等。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士的压力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为了探讨输液室护士的压力来源及其原因,本文对我院输液室护士的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输液室护士压力的形成主要来源于高负荷的工作量、嘈杂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社会支持、竞争压力大等社会及内部因素;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生理、环境、社交、心理等;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本文实施以下几点措施: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加强对新护士的专业培训,增加输液室人员的编制;为输液室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让护士学会自我调节.结论:输液室护士应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来减轻压力,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善于运用各种应对方式来缓解工作的压力,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帮助.方法:调查护士压力状况以及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主要来自专业、环境、心理等方面.结论: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及技能、处理好人际与护患关系、加强沟通能力、提升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减轻儿科护士面临的压力,才能适应目前形势下对儿科护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血液透析室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压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缓解各种压力。方法:找出压力产生的原因,合理的控制和释放压力。结果: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各种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结论:减轻护士各种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维护自身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压力是机体对环境的各种不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溃疡病、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多由心理压力而引起.因此,护士必须应用有关压力和适应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密切观察和预测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反应,并运用各种措施去避免或减轻压力源对病人的影响,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从而协助病人维持身心平衡,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护理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医疗民事诉讼日益增多,各科室护士唯恐发生差错事故,造成护士普遍性心理压力增大,加之病人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因此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