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95-95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行子宫全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其中28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术后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未伤及临近脏器,未出现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对比,治疗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镇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对患者损伤小的优点,但术后镇痛率高。适用于无盆腔粘连且无较大附件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恶性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A组)、腹腔组(B组)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组(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组与开腹组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胃肠恢复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与腹腔镜组比较具有在直视下手术,减少术后残端癌的发病率.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小,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宫颈癌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56例,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而开腹组进行传统的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LAVH60例患者的资料(腹腔镜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基本情况相当的6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患者作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①子宫重量:腹腔镜组36g-540g,平均214.8±88.1g,开腹组74g-1536g,平均377.1±269.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时间:腹腔镜组70-180min,平均114.3±31.4min,开腹组55-180 min,平均93.7±30.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出血量100-300m1,平均185.5±53.3ml,开腹组出血量100-400ml,平均205.8±65.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3.33%,开腹组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住院时间:腹腔镜组3-7天,平均4.9±0.6天,开腹组6-18天,平均7.5±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具有住院时间短,同TAH比较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无腹部大切口,对患者损伤小,粘连机会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和手术创面痛,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全子宫切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 择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 116 例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腹 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 素 –6(IL–6)和 IL–2 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疤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 痛有 31 例(53.45 %),与对照组的 28 例(48.2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 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 24 h 后两组患者的 CRP、IL–6 均有不 同程度升高,IL–2 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手术 24 h 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IL–6 低于对照组,IL–2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45 %,低于对照组的 13.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治疗全子宫切除患者时,相比较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对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 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更为安全可靠,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10例,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子宫切除重量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腹腔镜和阴式手术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风险控制要点及价值。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例,设为腹腔镜组,严格遵循全子宫切除术原则,行针对性的风险控制,选择同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实际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收治的具有子宫全切除术指征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针对常见并发症加强风险控制,相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67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接受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与对照组(33例,接受经腹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1、2、3、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与术后3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盆底肌力分级及随访期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时间指标(手术、卧床、住院)、术后VAS评分(1 h、2 h、3 h、24 h、48 h)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盆底肌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5,P>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分级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盆底肌肉肌力分级更高,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选择需手术子宫肌瘤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全切,然后对照组开腹进行子宫切除,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微创(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切除,能够明显减少创伤,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美容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观察 Ⅱ ~ Ⅲ 度子宫脱垂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联合高位骶韧带悬吊术(HUS)及圆韧带悬吊 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Ⅱ ~ Ⅲ 度子宫脱垂患者的临 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行腹腔镜子宫切除联合 HUS 及圆韧带悬吊术治疗的 39 例患者纳入三联组,将行腹腔 镜子宫切除联合 HUS 治疗的 23 例患者纳入二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手术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 6 个月盆 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PFIQ–7)的差异,并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以及复发率。 结果:三联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二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量、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 PFDI–20 及 PFIQ–7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三联组患者显著低于二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 后 6 个月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联 合 HUS 及圆韧带悬吊术治疗 Ⅱ ~ Ⅲ 度子宫脱垂患者,可改善其盆底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比较,探讨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比较我院手术治疗的12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0例),开腹手术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外,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上均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阑尾炎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医治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兰考县中心医院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医治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即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中转开腹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转开腹率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均具有显著效果,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结合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广泛性子宫全切术 治疗,观察组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 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术前,雌二醇(E2) 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两侧卵 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两侧卵巢体积小于术前,窦卵泡数少于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手术治疗均会对早期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性激素指标水平改变,但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效果更好,可有效缩短 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使其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裴媛玲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66-266,274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进展,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观察及术后护理路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用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及护理方法。结果:两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是治疗阑尾炎较好的术式,且良好的护理可预防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切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我院因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及手术适应症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切除组两组,分别观察术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感染,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相比,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感染与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2例随机分成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每组76例。腹腔镜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合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术中情况实施手术。开腹组行常规手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开始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2组临床症状、月经改变率以及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将3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纽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各项指标及治疗后的并发症(伤口感染、腹腔感染、黄疸、败血症)发病率.结果:①治疗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43%,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行全子宫切除治疗良性子宫病变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苍梧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3例良性子宫病变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全子宫切除,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阴式子宫切除组(51例)和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发热率和感染率均显著少于或者低于阴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利用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各种良性子宫病变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较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