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铁武 《中医临床研究》2012,(23):40+42-40,42
目的:探讨仰卧拔伸复位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及对调整寰枢关节位移方面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2012年3月将收治的65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仰卧拔伸复位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颈椎张口位X线显示寰枢关节位置有明显改善。脑部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明显改善。结论:仰卧拔伸复位法能有效恢复寰枢关节的正常位置,减少和消除其对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以改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80例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牵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程度及枕颈部疼痛改善情况并随访。结果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随访时患者眩晕及枕颈部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方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40例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颈椎牵引、刮痧和手法复位。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结论:三联疗法能纠正寰枢关节紊乱,加快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软组织内压,舒张椎动脉,改善脑部血供,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牵拉整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颈椎张口位片椎体间的位移变化。方法:70例寰枢关节错位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先行颈部软组织理筋松解后,治疗组以牵拉整复法治疗,对照组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手法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颈椎张口位片枢椎齿状突位移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时患者颈性眩晕、颈肩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时枢椎齿状突偏移程度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拉整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可以纠正寰枢关节骨错缝,且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孔士琛  陶琦 《天津中医药》2021,38(4):483-488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病情日趋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陶琦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大多数颈性眩晕与寰枢关节结构、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故纠正寰枢关节失稳、失衡是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从临证思路和治疗特色两大方面介绍陶琦主任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颈性眩晕的经验,并附典型医案两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疏筋手法治疗30例寰枢关节错缝患者,观察其主要症状及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寰枢关节错缝患者30例,采用单纯疏筋手法进行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周、6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并于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3周测定颈椎CT片中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寰齿前间距以及屈伸功能位X线片中的寰枢关节活动度。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3周共9次手法治疗,首次治疗后3周和6周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颈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相比,颈椎CT片上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及屈伸功能位X线片中的寰枢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寰齿前间距与治疗前相比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柔骨正理论指导下运用单纯疏筋手法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且治疗过程中无颈椎扳动类操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寰枢椎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寰枢关节错位引起的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以枕颌牵引复位治疗,观察组针灸结合寰枢椎手法正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眩晕症状改善及寰枢椎张口位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眩晕积分、头颈痛积分、生活心理适应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积分、头颈痛积分、生活心理适应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寰枢轴线与齿状突轴线距离、齿状突与两侧块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寰枢椎手法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眩晕、头颈痛等症状,使寰枢椎错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牵引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牵引下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14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MOS-SF36生存质量量表的变化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颈性眩晕总体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2.5%,优于对照组的50.0%、80.0%(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和MOS-SF36生存质量量表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为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牵引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67例用仰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愈48例,好转1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仰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导致的颈椎病性眩晕,多见于中年人,临床发现寰枢关节错位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寰枢关节错位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寰枢关节错位的传统整复手法由于技术难度大,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们以改良卧位旋转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4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成人自发性寰枢关节紊乱是指成人非外伤原因导致以寰枢关节为中心的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变等刺激神经、血管所产生的以眩晕、头痛、恶心为主症的特发性疾病。在临床上成人自发性寰枢关节紊乱是导致颈性眩晕的常见原因。我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运用手法为主治疗成人自发性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患者51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技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技术)和对照组(传统推拿疗法),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病人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3. 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具有显著差异。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 0. 05)。两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丛刺齐刺法结合寰枢关节复位术对颈性眩晕治疗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从根本上解决了软组织的问题,从而解决寰枢关节紊乱的根本,达到治疗眩晕、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刃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刃针组38例和手法组41例,分别采用刃针疗法联合龙氏手法、刃针疗法、龙氏手法,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刃针组及手法组(P0.05),刃针组总有效率与手法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上颈段的常见病损,常伴发眩晕。为了观察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对眩晕的影响,2006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对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并眩晕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牵引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寰枢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寰枢椎微调手法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推拿手法作疗效比较。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寰枢椎微调手法,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来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寰枢椎微调手法结合常规推拿治疗较单纯常规推拿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颈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与手法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从疗程和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该病的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颈性眩晕的鉴别,观察卧位牵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7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卧位牵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近期和远期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卧位牵扳法能够有效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能够纠正单个或多个椎体移位,恢复椎体的正常位置,减少和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缓解前庭迷路缺血,解除眩晕症状。颈性眩晕患者经手法治疗后,头晕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赵强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45-446
目的:探讨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组和药物颈牵组,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TCD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①2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②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下降,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揉理筋拔伸法安全、疗效好,病人易接受和配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位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单纯扩管药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完善TCD检查,予"眩晕计分标尺"度量眩晕程度,并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积分统计,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眩晕计分标尺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寰枢椎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纯扩管药物治疗,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