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感染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存在危害身心健康的潜在因素较多,现将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较多,要全面提高感染科护士的知识培训、自身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通过健康防护减少对手术室护士的伤害。方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防护宣教。结果:手术室的危害因素众多,防护意识较差。结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健康防护知识教育,使其减少伤害。  相似文献   

4.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急诊科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以往医院的重点偏重于怎样发挥最大潜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而员工的职业安全却不够重视,现就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保障身心健康.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结论:减少或消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身防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胃镜室护士工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各种体液、化学消毒剂和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等多种有害因子,经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现就胃镜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保障身心健康.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结论:减少或消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而手术室又是一所医院中的一个特殊工作场所,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灼、噪音、射线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1].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护理群体,在配合完成麻醉与手术的同时,在做出自我奉献的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医疗护理单元,手术室的护士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的专业群体。现代的手术室护士处于多种有害的环境之中。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精神状态处于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长  相似文献   

10.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而手术室又是一所医院中的一个特殊工作场所,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灼、噪音、射线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1].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护理群体,在配合完成麻醉与手术的同时,在做出自我奉献的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医院的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为保证产房护士的职业安全,通过工作实践总结,提出针对性防护措.产房护士应加强职业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输液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杜绝或减少输液护士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职业危害颇受医护人员关注,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尤其感染科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感染科患者的特点是病情危重、化染性强,常伴有生命危险、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料护士往往在患者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这就要求感染科护士全面掌握高超抢救技术的同时还要合理处置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在这个不良环境中,护士发生感染的概率会较其他科室更高。因此,通过制订相关的对策可使感染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加强自身防护,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供应室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供应室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自我的防护意识,减少了职业危害。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危害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针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引起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加强自身保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建立了完善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减少甚至避免了职业危害,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17.
感染科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更易接触到各类传染病病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遭职业暴露的机会更多.现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进行探讨、分析,目的在于增强感染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状况,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提高护士思想意识,正确认识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室是医院手术治疗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工作范围广,疾病种类多,工作繁忙、紧张、长期站立、高度集中,经常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锐器损伤、放射线、激光、噪音、有害气体、化学消毒剂等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外科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外科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救护场所,它主要的作用是实施手术和抢救患者。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其工作的强度是比较大的,时间长且机动性强,节奏又比较紧张,致使其精神状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保持高度的紧绷,再加上手术室的工作过程是暴露于很多种的职业危害中的,例如化学制剂的污染,或者血源性的传染病危害,以及放射线损害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防护,就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严重的身心健康威胁。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