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阻塞导管在单肺通气(OLV)的方法及SpO2、PETCO2、VT的变化。方法选择46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阻塞导管处理气道,B组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处理气道,对比观察两组的气管、支气管插管方法及术中单肺通气的SpO2、PETCO2、VT的变化。结果A组插管象普通单腔管导管插管一样简单易行,不仅左右肺隔离,而且同肺叶间隔离,实现了健康肺叶与有病灶肺叶间的隔离,增加通气肺叶,开放的内套管可作术中吸引、给氧、高频通气,以改善术中OLV的低氧血症;单肺通气或双肺通气只需内套管套囊充气或放气,操作很简便;术后不需要调换单腔导管;B组插管较A组难,双腔导管或支气管阻断导管的位置很难达到理想的位置,理想的位置随体位的改变易发生变化,单肺通气时间过长易发生低氧血症及肺萎陷引起肺损伤。结论在西宁地区用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阻塞导管实施OLV为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肺保护通气;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通气,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第7天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 PaO2)较对照...  相似文献   

3.
应用食道心房调博缩测定健康小儿窦房结功能,以了解西宁地区正常数值与平原地区进行对比。选择27例健康小儿,将F6二级电极导管从鼻腔送入,定位地食道心电图最大正负双相P波处,采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3A型心脏电生理治疗仪进行检查,从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从西宁地区(2260m)离、退休至平原地区的健康男性老人进行了测试,返平原后其个性改变的特点:①E量表(内外向)分高于平原,而P量表(精神质)分高于高原。②P、E受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返平原时间四者共同影响,以P尤著。其重要程度依次为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和返平原时间。③E受高原地区的L(掩饰)影响较大。④返平原地区后个性的脱适应呈多向改变并趋向平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发现西宁地区退、离休健康男性老人返平原后记忆改变的特点为:①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均高于高原地区,感知觉记忆(再认、触摸)低于平原地区。②返平原地区后的记忆状态处于平原与高原之间。  相似文献   

6.
肺实质成像对MRI长期以来是个巨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 [1]:①肺实质内质子密度很低,缺少产生MRI信号的物质基础;②肺内气体-组织界面很大,磁敏感率不均匀,致使局部的磁场梯度增加,造成界面的自旋失相位,使T2 值进一步变短;③呼吸运动及心脏搏动使磁场不均匀,造成信号丢失,并产生运动伪影;④肺内血管和血流丰富, 1ml血对应的毛血管床面积为 1m2,其血流量相当于心输出量 (5L/min),血流也会造成信号丢失;⑤肺内分子本身弥散系数 (ADC)较大,会使信号有所降低。所有以上因素都影响着肺部MRI的成像质量。随着MRI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MRI…  相似文献   

7.
对1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心率、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在西宁地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2005年救治的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并对6例治疗前、中、后气道压力和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高海拔地区(2260m)重症哮喘救治比较困难,若行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结论:要提高高海拔地区(2260m)重症哮喘的诊治水平,熟练掌握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指征及呼吸机的规范操作;加强高原地区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宁地区93例创伤性湿肺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93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93例中,治愈85例(91.4%),死亡8例(8.6%)。结论:西宁地区创伤性湿肺受多重因素影响,起病急、发展快,更易发生ARDS,诊断ARDS的指标较平原地区低,PaO2≤6.0kPa,氧合指数≤170mmHg,及时诊断和救治,及早行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在高原地区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西宁地区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掌握西宁地区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正常值。方法:按文献[1]采用郭峰建立的最常用的三种检测指标和方法。结果:西宁地区健康人三种红细胞花环率(%):补体C3b受体花环率(R-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R-ICR)、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R-TRR)分别为13.47±3.05,3.61±1.46,31.32±6.06。结论:西宁地区正常人三种花环率正常值与外省各地区的正常值有显著差别,数值较外地低下。三种花环率与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丙泊酚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插管前(T1)、手术开始前(T2)、手术开始30分钟后(T3)、停用丙泊酚1小时后(T4)采血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血小板最大聚集率T1、T2与T0相比,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显著性(P〈0.05),T3、T4与T0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血小板计数及其他凝血参数T1、T2、T3、T4与T0相比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西宁地区应用丙泊酚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长时间大剂量输注丙泊酚的病人宜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3例COPD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教育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体格检查及肺功能复查;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采用COPD生活质量评分表比较两组得分,测定肺通气功能,包括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结果 (1)教育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多个维度得分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也有统计学差异(P〈O.05)。(2)教育组FEV1和PEF%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旅居高原肺通气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对30例健康人肺通气功能、血氧饱和度(SO_2)及流速容量曲线(MEFV)做了较长时间的动态观察。结果发现: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和每分通气量(MV)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但SO_2却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持续海拔5000米高原11周时SO_2呈上升趋势,但MV却减少,二者呈反向变化。因此、作者认为,肺通气对缺氧的代偿是非常有限的,它需要肺血灌注和弥散功能的改善以及氧运输、氧利用的密切配合。而SO_2和MV的反向变化以及血红蛋白(Hb)的提高可能是机体在器官水平上逐渐产生了对低氧适应的结果。作者还对随海拔升高高峰流速(PEFR)的逐渐增大以及等速容量(Visov)的增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痰培养的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应用抗茵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10例COPD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痰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经细菌学鉴定为革兰阴性杆菌80株(占72.73%),以克雷伯茵属的分离率最高,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西宁地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例呼吸衰竭患儿应用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与我科曾统计的64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方式均为IPPV+PEEP,呼吸机条件初设值相同,治疗组采用PHV法通气,降低吸气分压及吸气末正压,允许PaCO2在45mmHg~50mmHg之间,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方式,以较高通气条件维持血气PaCO2在(35~45)mmH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血气平均值,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上机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多少。结果: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血气平均值比较PHV组PCO2高于对照组,PaO2/FiO2、PaO2两组无差异,pH值在PHV组较对照组低,对照组气漏发生2例,发生率3.12%,死亡6例,病死率9.36%,PHV组无气漏发生,死亡4例,病死率8.67%,治愈率从78.12%提高至80.43%,平均上机时间缩短。结论: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能有利于尽早恢复正常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机械通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调查1998年1月—2004年6月NICU病房曾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64例。结果:经治疗痊愈50例,死亡6例,放弃2例,治愈率78.12%。结论: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感染仍为最多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重症监护室(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p)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使用呼吸机引起的肺炎其痰标本中检出的169株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利用WHONE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其中G-菌占76.92%、G+菌占23.08%。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占20。12%,鲍氏不动杆菌,占18.34%、铜绿假单胞菌,占12.43%。G-菌对亚胺培南已出现耐药菌株。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达70.00%以上。结论:由于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都是ICU病房收治的通常患有基础病,和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危重病人。其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基本上以高度耐药菌为主。并且,肺炎克雷伯菌排第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产科2004年-2006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3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38例,死亡12例,病死率31.6%,2个脏器功能损害者22例,死亡2例,病死率9%;3个脏器损害者7例,死亡率42.9%;5个脏器损害者4例,全部死亡。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2个脏器损害与3个脏器损害者病死率有随损害脏器增多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死率随着损害脏器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9.
20.
西宁地区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预测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和分析西宁地区(海拔2260m)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预测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2003年间在我院(海拔2260m)施行肺切除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51例患者(呼吸衰竭组)和未发生呼吸衰竭的265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预测因素。结果:ASA评分、肺功能中重度损害、肺部病变恶性程度、年龄、手术切除范围依次是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预测因素。结论:高海拔地区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比平原地区高。加强围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