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荷泽市2127例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在2 127例围婚女性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中,有143例患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中以非特异性阴道炎最多,占27.3%;其次为宫颈炎,占19.6%;143例生殖系统疾病中,生殖道感染者117例,占81.8%;有婚前性行为者136例,占95.1%;年龄<24岁的79.7%;从职业患病情况看,以服务行业最高、干部最低。生殖道感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围婚期女性直列为生殖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同时应积极开展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维护和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围婚期女性婚前查体现状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结果:围婚期女性疾病总检出率为10.57%,其中生殖道感染占患病总数的44.97%,占婚检女性的4.75%。感染与文化程度、职业、个人不良行为、社会因素等有关。结论:婚检是筛查和防治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未婚青年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时机。因此就大力倡导婚前检查,积极做好围婚期保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根据围婚期女性婚前查体现状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围婚期女性疾病总检出率为10.57%,其中生殖道感染占患病总数的44.97%。感染与文化程度、职业、个人不良行为、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提示我们在今后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时,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为确保男女双方的幸福及繁衍健康的下一代,男性应参与和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4.
密云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索干预措施和防治办法。方法2004年10月到2007年9月,将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及密云县第二医院作为监测点,以妇科、产科门诊、计划生育手术门诊、婚前医学检查门诊、产后42天门诊、女职工健康体检门诊等就诊的19553例女性为对象,进行8种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监测。结果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19.72%,8种监测疾病前3位构成比依次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占41.34%;细菌性阴道病占23.47%;滴虫阴道炎占18.10%;在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监测中,感染率前3位的均为阴道炎,占总监测疾病的82.91%。结论加强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教育,是提高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减少疾病发生及传播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生殖道健康普查普治工作、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规范生殖道感染诊断治疗是阻断疾病发展及传播、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减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农村围婚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农村围婚期女性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现状及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探讨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2002年7月-2003年12月间在昆明市7个县(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3119例农村户口育龄妇女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被调查者生殖健康知识缺乏,自我保健能力较差,平均初婚年龄为22.1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8.00%;69.68%有婚前性行为,婚前人流率为30.90%;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13.02%;生殖道感染的患病与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健康行为以及有无性行为等因素有显著关系。结论应改善农村围婚期妇女接受教育程序,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围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8120名围婚女性进行了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发现构成生殖道感染疾病的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最多,占0.5848。其次为宫颈炎,占0.1595,并发现4例性病患者。生殖道感染与年龄增长和婚前有性行为有关。从职业患病情况看,以家务及待业、工人、服务业最高,学生最低。生殖道感染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2790例围婚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秀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10):629-630
对围婚期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 2 790例围婚期女性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中 ,未婚妊娠导致人工流产者占总人数的 5 2 .4% ,其中年龄 <2 3岁者占 81.3%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 90 .4%。有 16 8例患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疾病 ,其中生殖道感染者占 86 .3%。提出围婚期女性是进行性教育 (包括进行预防性病知识的教育 )的重点人群 ,应大力开展围婚期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加强性病知识宣传的针对性 ,依法规范婚前医学检查中对性病人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102 204例婚检女性疾病检出率及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强调女性婚前保健的必要性。方法 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按照卫生部《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及《青岛市婚前保健服务基本标准》执行,对青岛市2000年至2001年102204例婚检女性检出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疾病检出率8.1%(8224/102204);生殖系统疾病占36.2%(2973/8224),内科系统疾病占19.8%(1624/8224),严重遗传病及先天性疾病占3.9%(322/8224),指定传染病占3.7%(301/8224),有关精神病占0.6%(45/8224),其它系统疾病占36.0%(2959/8224);有人流史者占婚检人群的28.5%(29128/102204);对患影响婚育疾病的375人提出了医学处理意见,其中暂缓结婚346人(92.3%),不宜生育29人(7.3%)。结论 做好婚前保健,是实现生殖健康的重要环节,是优生优良提出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俊青 《大众医学》2010,(11):54-54
近三成女性存在生殖道感染,这听起来让人有点吃惊.但事实的确如此。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对上海1631名已婚育龄女性的调查显示.生殖道总感染率接近30%,其中可经性传播途径感染(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者约占所有感染者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苏亚  陈俊 《健康大视野》2007,15(4):62-63
目的探讨孟连县育龄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和生殖需求,为本县医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机构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殖道感染防治、开展综合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4年11月在县医院、县保健站及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检查的育龄妇女共1683例,分已婚育龄组及未婚育龄组。结果已婚组生殖道感染率为74、16%,性病患病率为0.28%;未婚组生殖道感染率为13.67%,性病患病率为1.48%;婚前性生活发生率89.45%,婚前妊娠率77.10%。结论加强广泛的生殖健康教育,包括对中年妇女进行避孕知识及常见病的宣传,对青少年进行自尊、自爱的早期性教育,及时发现和治疗性传播疾病和生殖道感染,开展生殖道综合服务,维护和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子宫颈癌前病变。方法: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肉眼筛查和巴氏染色法。结果: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74.2%,治疗有效率68.2%。其中普查出农村妇女阴道炎疾病感染率是48.7%,治愈率是77.3%;患有宫颈炎的患者占46.2%,治愈率72.8%;患有盆腔炎的患者占30.8%,治愈率64.9%。通过宫颈刮片巴氏染色初筛查出子宫颈癌前病变,Ⅲ级及以上的妇女757例,通过阴道镜检查76例有宫颈病变,并取子宫颈活检送病理,行利普刀宫颈锥切术,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余宫颈炎患者治疗率为72.8%。结论: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是非常有效的改善妇女身体健康的方式,在维护妇女平等地位的同时,也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实验诊断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1230例来自妇科门诊患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1000例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工人、教师、机关干部及医务人员,对每位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及有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230例门诊患者中,临床诊断为生殖道普通炎症的患病率为90.2%,以宫颈炎症性疾病为主,为52.4%,其次为外阴道炎,占32.2%,盆腔炎为5.6%;经实验室检查,细菌性阴道病占14.7%,阴道念珠菌病占11.1%,滴虫性阴道炎占2.6%;在1000例健康体检的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占9.3%,阴道念珠菌占5.2%,滴虫性阴道炎占0.9%。结论普通妇科炎症性疾病及性传播性疾病(STD)是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妇科炎症性疾病及STD的关键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重视卫生保健和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妇女900例,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70.44%,其中盆腔炎患病率1.24%;附件炎患病率为2.33%;慢性宫颈炎患病率25.00%;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0.5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39.11%;其他阴道炎患病率7.44%。结论:深圳市盐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明显,人工流产次数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凤仪 《现代医院》2008,8(6):150-151
目的探讨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观察组:在婚前检查中检出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围婚期女性395例。对照组:同期在婚前检查中未检出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围婚期女性395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文化程度、生殖健康意识、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四个因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找出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在文化程度、生殖健康意识、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无生殖健康意识、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四个因素均为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进行体检的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对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生殖道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792名育龄女性进行调查分析,年龄20~49岁,平均(34.1±5.3)岁。生殖道感染694例,检出率38.7%,排在前3位的是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分别为23.2%、18.9%、16.9%,一种病原体感染者占22.5%、2种病原体感染者占14.2%、3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者占2.1%。大专及以上(OR=0.336)、生殖道感染知识认知得分越高(OR=0.321)的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可能性较低,使用节育器的避孕方法(OR=1.982)、有流产史(OR=1.744)、有生殖道感染史(OR=1.592)的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郑州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检出率较高,感染发生受到育龄女性文化程度、避孕方法、流产史、生殖道感染史、生殖道感染认知水平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改善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围婚期人群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探索适宜的婚前保健服务模式。方法:对2004~2006年银川市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婚检2 116人,平均婚检率为8.31%,男性的平均患病率为9.36%,女性为38.90%。②男女患病首位疾病均为生殖器官疾病,其次为传染性疾病和内科疾病。③职业、年龄与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有明显的关系。结论:围婚期人群是生殖系统疾病的高危人群,要广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围婚期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及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3556例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南海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对2001年下半年在本婚检中心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3 556例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6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6.9%。未婚先孕发生率为25.4%,生殖道感染率为7.4%,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系。结论:文化程度与个人生殖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围婚期生殖健康存在着地域差异,外来人口中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系统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本地青年。  相似文献   

18.
856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城市女职工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辖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的8569例女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辖区内女职工生殖感染的检出率为37.97%,其中宫颈炎的检出率为20.20%,细菌性阴道炎为10.48%,霉菌性阴道炎为3.12%,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炎、盆腔炎、支原体感染、淋球菌感染的检出率别为1.90%、1.02%、0.76%、0.33%、0.18%生殖道感染与年龄、职业、人工流产史、就医行为有关。结论:对女职工加大卫生、保健、避孕等宣传,定期进行普查普治,可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围婚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的检查,找出并解决影响生殖道健康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月28日来我院进行围婚期保健的552例妇女,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妇科检查表,用专人对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采集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围婚期妇女生殖道感染以宫颈炎为主,占17.39%,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无相关性,与孕次相关。结论:要大力加强避孕措施和围婚期妇女生殖道健康的宣教工作,保障生殖道健康,构建和谐婚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枣庄市台儿庄地区育龄流动妇女生殖道健康体检,了解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为育龄流动妇女生殖道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2~5月,对枣庄市台儿庄2186例育龄女性流动人口做生殖道健康体检,对疾病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受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本地区育龄流动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受检流动育龄妇女共2186例,其中检查出患有女性生殖道感染者967例(44.24%)。其中宫颈炎占第1位,共454例,占46.95%;其次为真菌性阴道炎,共214例,占21.93%;第3位是细菌性阴道炎,共198例,占20.48%;盆腔炎59例(6.10%);其他42例(4.34%)。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经期性交频率越高,患生殖道疾病的比例越高(P<0.05);性伴侣越多,患生殖道疾病的比例越高(P<0.05);不同年龄之间患病率并没有差异(P>0.05);文化程度越高,换病的比例越低(P<0.05);孕产次数越多,患病率越高(P<0.05);收入越高患病率越低(P<0.05)。结论育龄女性流动人口是女性生殖道感染高发人群,发病比例与经期性交频率、性伴侣个数、孕产次数成正比,与学历、收入成反比。因此应加强其生殖道感染健康知识普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经期卫生,从而预防育龄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