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又称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或嗜伊红淋巴肉芽肿,于1937年首先由我国学者金显宅首先报道,1948年日本学者Kimura (木村)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故此病又称木村病(Kimura Disease, KD).此病全球至今报道约300例,本文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木村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木村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叫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1937年由我国学者金显宅[1]以嗜酸细胞增多淋巴肉芽肿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称嗜伊红增多性淋巴肉芽肿,病例罕见,其病因不明.最早由日本学者木村发现而得名,Kimura病首见于1937年金显宅等以"嗜伊红细胞肉芽肿"为描述名称的7例报告,1957年进一步描述了淋巴结组织增生,有大量嗜伊红细胞,同时有单核细胞浸润的病理报告,同时提出其对放射线的高度敏感性,预后良好,但是并未提出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1937年由中国医生金显宅首先报道,命名为“嗜酸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在1948年日本医生Kimura再次报道,命名为“伴淋巴组织增生的异常肉芽肿”,并进行了系统描述,后因多数学者的广泛引用,故以Kimura命名本病。木村病肾损害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20世纪80年代有关肾损害的报道开始增加[2-4],本文主要综述木村病及其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达古拉  李鸿斌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531-1532,F0003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名为嗜酸粒细胞多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e lym phogranuloma),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累及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进行性免疫性病。我国学者金显宅等在1937年对7例病例进首次描述,并命名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肿",1948年,由日本学者Kimura对此疾病做出系统的研究和解释,因此将该病命名为"木病"[1]。  相似文献   

6.
<正>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最早于1937年由我国金显宅医师发现并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后由日本学者木村和石川进行系统性描述,故称之为KD. KD多发生于20~50岁的亚洲男性,男女比例为3.5~9.0∶1,较罕见,是一种不明原因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木村病(Kimura病),1937年由我国学者金显宅首先报道,于1945年日本学者Kimura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本病较为罕见,全球至今报道约300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肿块,多侵犯头颈部及四肢皮下软组织,常累及腮腺、  相似文献   

8.
Kimura病又叫木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见于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木村病为临床少见病,易误诊,未经淋巴结活检的误诊率高。本院于2012年11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1例木村病合并湿疹及慢性轻度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并发肺、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木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村病(Kimura disease)多发于亚洲男性,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多累及头颈部软组织及浅表淋巴结的慢性进行性、免疫炎性肉芽肿病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显著升高是其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目前  相似文献   

10.
木村病(Kimura病,K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免疫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面颈部皮下肿块,部分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病理以良性血管淋巴结增生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极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有蛋白尿的KD。1病例资  相似文献   

11.
<正>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又称木村病(Kimura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头颈部,尤其是腮腺区,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该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多发,并且男性多见,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为3. 5∶1~10∶1[1]。木村病发病率较低,相关的影像学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首先由中国的金显宅于1937年以“嗜酸性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之名报道,在日本,KIMURA等人于1948年首先报道,并随后称为木村氏病(Kimura’s disease)。此外,本病还有“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结病”、“嗜酸性粒细胞性滤泡增生症候群”、“嗜伊红淋巴肉芽肿”等名称。在欧美文献中,有的把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细胞增多与该病混为一谈。但是,两者是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eosinophiliclymphoidgrannuloma ,ELG)又称金氏病或木村病 (Kimura’sdisease ,KD) ,是发生于皮下组织和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病变 ,较少见。该病为慢性发展的良性疾病 ,主要发生在头颈部。我院 1981年 5月— 1996年 11月共收治作放疗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 8例 ,本文旨在评价放射治疗在该病治疗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其中男 7例 ,女 1例。年龄 15~ 4 0岁 ,平均 2 4 .3岁 ,中位年龄 2 3岁。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3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局部搔痒、轻微疼痛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颌面部Kimura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口腔颌面外科2011年9月—2014年1月诊治的16例Kimura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 、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表现为颌面部无痛性肿物,可伴有皮肤瘙痒(50.0%)和色素沉着(12.5%)症状;血象中存在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87.5%)和绝对值增高(81.2%)现象;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术前误诊率为62.5%;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及综合治疗均对Kimura病有效,但复发率为18.7%.结论 Kimura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增高有辅助诊断作用.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及综合治疗,但有一定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木村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木村病的临床特点,报道1例木村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木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嗜酸性脓肿、淋巴滤泡形成,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好.木村病为罕见病,加强对其诊断的认识,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名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1ymphogranuloma,ELG)[1],由于该病发病率低,属少见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科2014年2月收治1例木村病患者,入院后行放射治疗,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木村病术后放疗后十年,左耳后、右颊部肿块进行性增大半年,于2014年2月12日人院.患者十年前右面颊部、右上臂内侧出现肿块,进行性增大,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木村病,术后行放射治疗,具体计划不详,放疗后肿块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17.
<正> 本病于1937年由我国学者金氏首先发现,并以“嗜伊红球增多淋巴母细胞瘤”为名报告7例。1948年日本木村氏报告2例。1957年金氏等又增加16例。认为本病并非肿瘤而是肉芽肿,故改称为“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59年饭塚氏将本病称为木村氏病。由于本病病因尚不甚明瞭,病变主要累及皮下淋巴结及软部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腮腺、四肢皮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木村病(Kimura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的慢性进行性免疫炎性疾病。1937年以来全球陆续报道有300多例[1],由于本病罕见容易误诊与漏诊。本文报告一例以额部小肿块为首发症状的KD。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左额部皮肤肿物5年"来院就诊,患者5年前发现左额部靠近发际线处有一大小0.5cm×0.6cm×0.2cm包块,无发烧、疼痛等不适,肿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者为37岁男性,5年来反复发作皮疹、皮肤结节、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和肾病综合征,经病理检查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Kimura病,皮下结节为ALHE,肾病变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结论:imura病和ALHE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并可合并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者为37岁男性,5年来反复发作皮疹、皮肤结节、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和肾病综合征,经病理检查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Kimura病,皮下结节为ALHE,肾病变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结论:imura病和ALHE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并可合并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