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者在进行了开胸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房颤时的治疗处理方式.方法:收治进行过开胸手术且在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以及房颤等并发症患者96例,所有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均表现为心率失常,其中有15例手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房颤,通过对这些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淋巴清扫、术前并发症、术前肺功能较低、吸烟、高龄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在开胸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的主要原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治疗以及护理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结论:心率失常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开胸手术并发症,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剖胸手术围术期心律失常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率失常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623例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电监护纪录结果,分析心率失常发生的时间及心率失常的性质等。结果:①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27%,其中窦速64.3%,房早10.1%,室早13.1%。②心率失常发生时间:全麻插管时2.9%,开胸探查时10.1%,分离切除病灶时4.1%,术后24h43.4%,术后48h19.7%,术后72h7.8%。结论:剖胸手术围术期心率失常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手术创伤,手术操作刺激及麻醉深度不足;②术中缺氧;③患者高龄;④低钾血症;⑤术后疼痛刺激;⑥术前并发有心血管疾病及心电图异常,或合并有其它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2组,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15例次低血压、7例次皮下血肿、心率失常12例次,迷走神经反射2例次和造影剂过敏反应1例次。观察组患者发生9例次低血压、2例次皮下血肿、心率失常5例次,冠状动脉穿孔1例次,无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和迷走神经反射,各项并发症情况在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减少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子凤 《当代医学》2012,(27):123-124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将入住的16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预见性护理),分别为84例和83例.在疗效、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方面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由于接受了预见性护理,发生冠脉痉挛26例、血压升高4例、血压下降7例、心率失常8例、冠脉闭塞2例,并发症的患者数量远远低于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试验研究对象选择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共包括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心肺复苏患者64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研究组(n=32)和参与组(n=32),参与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与组基础上加用急诊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参与组患者相比,在康复效果和护理后动脉血压、心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诊护理应用于接受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中,有助于患者的更好康复,改善了患者的动脉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与探讨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有效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心内科自2008年1月以来接收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进行介入治疗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均发生心率失常,其心律失常的类型可分为缓慢心率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通过对病情的严密监控和积极的护理措施,36例患者手术顺利,其心率失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均已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应该进行严密的监控与良好的护理,这样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开胸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部分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本院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20例,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20例患者均得到痊愈并顺利出院。结论对开胸术后病人并发心率失常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结果:肺癌术后心律失常55例,发生率37.1%,年龄、术前ECG改变、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术前肺功能减低、手术方式、术后疼痛对术后心率失常的发生均有影响.结论: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前ECG、术前肺功能、年龄、手术方式、术后疼痛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冠脉痉挛、心率失常、术后血栓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3.18%(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实施积极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武超 《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54-1955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驻马店中心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行为护理的47例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心房颤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胸比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心房颤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行为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有效预防心房颤动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胸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肺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入院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心胸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按心胸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外,于入院后予运动处方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相关运动处方(包括康复体操、医疗性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结果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运动后即刻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同时段运动后即刻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运动后2min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周运动后2min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1~2周肺活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胸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运动处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对患者提供术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该院的155例肛肠手术患者来分析研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术中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中血压、心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要高一些,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肛肠科手术患者接受术中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对手术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护理干预在控制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探究过程。方法对于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不同的护理结果。结果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干预方法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控制心率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加强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68例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接受了食管癌切除的外科治疗,总结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1%(32/68).结论 老年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与心肺功能减退,术前原发病,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充分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的适应症及优势,分析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肿瘤科收治的116例肿瘤患者留置PICC的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优越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116例病人PICC置管成功率98.1%,其中穿刺后局部渗血21例,导管脱出3例,静脉炎11例,导管异位2例,心率失常4例,送管失败3例,分析了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论:PICC置管可减少肿瘤患者频繁穿刺引起的局部出血、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从根本上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对局部及血管的损伤,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心率失常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2.3)d,平均住院费用为(5 576.4±613.3)元,住院过程中有11例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心率失常发生率为10.78%;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4±2.7)d,平均住院费用为(7 326.7±622.5)元,住院过程中有45例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4.12%。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和心率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10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降低了心率失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随之手术量也增多,我院2005~2006年共行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6例,术后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对其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处理及并发症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扩大手术适应证提供参考.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后的心脏骤停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心肺复苏的心跳骤停患者恢复心跳后,给予急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胸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有效升高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对临床急救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康波 《当代医学》2010,16(24):108-109
目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术前访视、术前常规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出院指导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了解起搏器的起搏、感知功能。所以,当心脏起搏点功能失常或心脏系统有严重病变时,应用起搏器可以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术前护理 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建立护理病历,与病人共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殊病的相关知识.带病人去看经搭桥后的病人情况.要给病人增加营养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营养食谱,以利术后恢复.应控制肥胖病人热量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同时控制心率、血压术前最佳心率在60次汾左右,血压130/85mmHg以下.旁路供材的保护大隐静脉将用做旁路材料,术前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禁忌下肢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