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 浅谈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索,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破伤风的致残率约为10%.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其死亡率在10%左右.必须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同时对重症破伤风病人在“硫喷妥钠“的作用下开展了全胃肠内营养.极大的降低了治疗费用.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王福刚 《中外医疗》2008,27(24):18-18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治疗的方法应尽快消除毒素的来源与中和游离毒素,有效地控翻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畅通和防止并发症等.同时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避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的效能.方法将重型破伤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炭吸附法+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在实验室,将破伤风毒素静脉注入兔子体内以制备破伤风动物模型,发病后用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检测炭吸附法前后血液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兔使用炭吸附法后,血清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下降80%以上.临床中,治疗组6例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对照组13例,8例死亡.结论炭吸附法能消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该方法有效安全简单,能早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抽搐所致的窒息及肺部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因此本组病人在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消除破伤风毒素来源的基础上,控制破伤风患者抽搐,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科自1985年以来对44例破伤风患者给予破伤风患者青霉素、抗毒素治疗基础上使用冬眠Ⅰ号,水合氯醛、安定交替治疗抽搐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细菌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伤口内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外毒素,即引起组织坏死的痉挛毒素和损害心肌的溶血毒素.目的 讨论破伤风的诊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对破伤风患者应积极处理创口,提供营养支持,中和毒素并避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8.
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昌义  彭克军  杜一平  王树人 《海南医学》2006,17(3):102-103,101
目的探讨炭肾血液灌洗对破伤风毒素的清除能力,建立破伤风毒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厌氧培养破伤风梭菌,制取破伤风毒素;将破伤风毒素静脉注入兔子体内以制备破伤风动物模型,发病后以炭肾行血液灌洗.采用本研究建立的SABC-ELISA法检测炭肾灌洗前后血液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建立起了间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破伤风毒素的实验室方法,检测下限可达破伤风梭菌培养上清的最大稀释度1:50000左右,灵敏度极高.使用炭肾灌洗血液后,实验兔血清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下降80%以上.结论炭肾灌洗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破伤风毒素.并建立起了检测破伤风毒素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l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产生毒素而出现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相关知识 1.病因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性菌,它的菌体很易死亡,但芽孢抵抗力很强.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畜粪便及泥土中.破伤风杆菌及毒素不易侵入正常的皮肤及黏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小白鼠破伤风的实验方法及所选中药对小白鼠破伤风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方法:厌氧培养破伤风梭菌,提取破伤风毒素。将9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3组;给实验A1组和实验A2组中药灌胃,再分别于50min和120min后,肌肉注射破伤风痉挛毒素,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灌胃50min后肌肉注射破伤风痉挛毒素。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发病及死亡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注射毒素-发病时间、痉挛强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选中药对小白鼠破伤风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60~1979年共收治275例多种类型的破伤风病人,自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以来,死亡率降低。我们的体会是: 治疗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清除毒素来源;早期应用抗毒血清,中和游离毒素;控制痉挛,应用多种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T. A. T. (Tetenus Antitoxon,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免疫机制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对T. A. T.过敏者椎管给药的可能性,认为有可能达治疗目的又避免变态反应。目前对过敏破伤风患者中和毒素的方法尚有:1.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此药不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症破伤风23例, 均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5例,男4例,女1 例,年龄17-80岁,5例均治愈且无后遗症发生。 治疗方法:消除毒素来源,有伤口的病人药物控制痉挛 后彻底清创,暴露伤口,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中和游离 毒素,TAT 3万-5万U静脉缓滴,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500U 1次分点肌肉注射,总体疗效满意,药物控制痉挛, 冬眠Ⅰ号全量维持静滴,必要时安定10mg肌肉注射,防治 并发症给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以控制破伤风杆菌并 预防其他感染,如肺炎、伤口感染,补充水电解质并纠正酸 中毒等。 讨论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的治疗要点要求:消除毒素的来源,使进入体內的毒素不起作用或抑制其作用.——严重的病例死亡率达80—100%。以往的治疗方法均不足以影响破伤风的发展过程。它常引起酸中毒,为很多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酸中毒系由于持久的肌肉痙孿生过多的乳酸所致。而肝澱粉的重新合成往往呈不足情况。因此PH发生改变,傾向于酸性,使肌肉兴奋性增加,易于发生痙孪。为抑制这种情况需要大量的麻醉剂。按Killian氏的意見,持久的深麻醉本身即易引起酸中毒。酸中毒的加深以致在深麻醉时,虽給予足够的破伤风抗毒素肌肉痙孪仍然增加。因此发生血糖过多,酮尿,糖尿,大量的出汗以及突然体溫上升,即发生不能代偿的酸中毒。——最近在国外及德国应用人工  相似文献   

16.
42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中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死亡率高.窒息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死因.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针对破伤风患者加强和改进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使运动神经失去控制,导致全身各部位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而严重危及新生儿的生命.目的 浅谈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体会.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新生儿破伤风的救治与护理应及早进行,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临床反应更能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现总结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成年人破伤风38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是一种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后传染病,虽经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发明,使死亡率逐渐减低,但仍在40—60%左右。对于破伤风的治疗,根据一般文献报告,都需要大剂量的破伤风抗毒血清,如果情形严重时,在24小时内应注射到100万国际单位。我院外科在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了奴佛卡因封闭疗法及静脉注射治疗破伤风患者13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特提出介绍。破伤风的发病机转破伤风捍菌侵入损伤之组织后,即可分泌破伤风外毒素。根据过去魏尔啸(Virchow)的细胞病理学说,认为破伤风毒素的传播,系沿神经幹干传播进入脊髓,这时毒素直接和脊髓前角细胞密切结合,使其兴奋性增高,并可蔓延至中枢神经,于是就产生破伤风的症状。因此治疗的办法就提倡应用特异  相似文献   

20.
高全杰  史忠  郭忠杰  陆海华  李霞 《重庆医学》2007,36(18):1807-1808
目的 探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重症破伤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9例重症破伤风患者分为两组,T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并鞘内注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TIG组较对照组患者痉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明显减低(P<0.01).结论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免疫时效长,无过敏性,易到达靶细胞中和游离毒素,能有效解除肌肉痉挛和减低破伤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