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3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来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TAC组、TC组、CEF组,各40例。TAC组采用TAC方案化疗,TC组采用TC方案化疗,CEF组采用CEF方案化疗。观察3组患者化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TAC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TC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高于CEF组(P<0.05);TAC组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未出现与化疗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能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增加2年无病生存人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TAC与CAF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4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CAF组(37例)和TAC组(37例).21 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手术,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者.TAC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7例,病情稳定(SD)6例;CAF组CR 2例,PR 21例,SD 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与CAF组白细胞减少率、粒细胞减少率、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减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与CAF方案均有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TAC方案的疗效优于CAF方案,毒副作用高于CAF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肿瘤外科2013.12~2015.12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依据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分组,其中对照组(n=38)采用CAF方案(5-氟尿嘧啶+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观察组(n=38)采用TAC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低于观察组84.2%,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脱发、血小板降低、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及神经毒性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脱发率为100.0%,白细胞降低率为92.1%,高于对照组63.2%、60.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行新辅助化疗时TAC相较于CAF方案效果更优,且可耐受毒副作用,具体治疗时需结合实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10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设CAF方案为对照组.TAC组140例,多西他赛75 mg/m2,吡柔比星50 mg/m2·dL,CTX 500 mg/m2,静脉滴入d1.CAF组70例,CTX 500 mg/m2,吡柔比星50 mg/m2,5-Fu 500mg/m2,静脉滴入d1.两组均为每21 d 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均经2~4周期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保乳手术25例,改良根治术185例.TAC组pCCR 35例、RR 87.14%,降期率47.14%(66/140);CAF组pCR 9例、RR 78.57%、降期率32.86%(23/70),两组pCR、RR、降期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2、0.034、0.048).TAC组128例与CAF组60例经临床预判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阴转率分别为35.94%(46/128)和23.33%(14/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方案对于雌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的分层分析中未显示明显统计学差异.TAC组与CAF组除在Ⅲ~Ⅳ度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43)外,其他毒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事件.结论 对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TAC方案近期疗效显著优于CAF方案,且耐受性良好,尤其对淋巴结有转移患者推荐使用TAC方案化疗,并可适当延长术前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与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BMI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49例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BMI进行分组,对照分析超重组(BMI≥25 kg/m2)与正常组(BMI<25 kg/m2)新辅助化疗疗效差异,并进行预后生存分析。结果正常组乳腺癌患者262例,完全缓解率(CR)、化疗有效率(RR)分别为15.3%和88.2%;超重组乳腺癌患者87例,CR、RR分别为5.7%和6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7);正常组与超重组乳腺癌患者对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的CR和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7);近期预后分析发现,超重组与正常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而超重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超重较正常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病理CR和RR差,特别是对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而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联合化疗方案,则无明显差异;超重较正常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总生存率更差,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姚梦础  黄明德  谢宇 《现代医学》2023,(11):1520-152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TC)、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AC)和多西他赛联合多柔比星以及环磷酰胺的方案(TAC)不同化疗方案对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化疗方案分成TC组、AC组、TAC组,每组30例。通过比较化疗前后肿瘤指标、不良反应、复发转移及生存差异,评价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化疗前相比,3种方案化疗后血清肿瘤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方面,TAC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并显著低于TC组(P=0.003)和AC组(P=0.02)。TAC组化疗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6.1%,显著高于TC组(63.3%,P=0.045)和AC组(60.0%,P=0.024)。3种方案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术后患者总体效果优于TC及AC方案,但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TAC和CAF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CAF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采用TAC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化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乳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化疗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女性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TAC方案〔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多柔比星(doxorubi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优于FAC方案〔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紫杉醇类(taxanes)治疗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价值尚未确定。方法我们将1 060例腋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且至少有1种复发高风险因素(基于1998 St.Gallen标准)的女性患者术后随机分组,接受TAC或FAC方案治疗,每3周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主要终点:至少随访5年后的无病生存率;次级终点:总生存率和毒性。结果随访的中位时间为77个月,TAC组539例妇女的无病生存率(87.8%)高于FAC组521例妇女的无病生存率(81.8%)。TAC组的复发风险降低32%〔危险比(HR)0.68,95%CI(0.49,0.93);log-rank检验,P=0.01〕。无论激素受体状态、绝经状态或高风险因子数量如何,此获益性相同。两组生存率(TAC组95.2%;FAC组93.5%)无显著差异〔HR0.76;95%CI(0.45,1.26)〕;但是TAC组的事件数目减少(TAC组26;FAC组34)。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TAC组为28.2%;FAC组为17.0%(P<0.00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一级预防,可减少TAC的相关毒性。结论与FAC辅助治疗相比,TAC辅助治疗提高了有高风险因素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女性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TAC方案〔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多柔比星(doxorubi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优于FAC方案〔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紫杉醇类(taxanes)治疗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价值尚未确定。方法我们将1 060例腋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且至少有1种复发高风险因素(基于1998 St.Gallen标准)的女性患者术后随机分组,接受TAC或FAC方案治疗,每3周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主要终点:至少随访5年后的无病生存率;次级终点:总生存率和毒性。结果随访的中位时间为77个月,TAC组539例妇女的无病生存率(87.8%)高于FAC组521例妇女的无病生存率(81.8%)。TAC组的复发风险降低32%〔危险比(HR)0.68,95%CI(0.49,0.93);log-rank检验,P=0.01〕。无论激素受体状态、绝经状态或高风险因子数量如何,此获益性相同。两组生存率(TAC组95.2%;FAC组93.5%)无显著差异〔HR 0.76;95%CI(0.45,1.26)〕;但是TAC组的事件数目减少(TAC组26;FAC组34)。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TAC组为28.2%;FAC组为17.0%(P<0.00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一级预防,可减少TAC的相关毒性。结论与FAC辅助治疗相比,TAC辅助治疗提高了有高风险因素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2例。A组患者采用TAC方案治疗;B组患者采用TC方案治疗;C组患者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3组患者化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采用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