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交设计法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周权  代勇  李明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95-3396
正交设计法(orthogonal design)是一种研究与处理多因素实验的重要数理统计方法,它按照数理统计提供的一系列规格化的正交表来安排试验,以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获得最满意的试验结果。正交表是合理安排试验和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正交试验的设计主要通过正交表进行。正交表有下述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选舒喉宁喷雾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舒喉宁喷雾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试验。选择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醇沉次数、加水量 4个因素 ,每个因素各取 3个水平 ,按 L 9(34)正交表安排实验 ,用 2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显示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舒喉宁喷雾剂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法在药物制备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齐鲁药事》2011,30(11):668-669
正交设计法能使药物制剂工艺研究尽可能减少试验的次数,正交表是合理安排试验和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由此可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交设计法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交设计法能使药物制剂研究尽可能减少试验次数,正交表是合理安排试验和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由此可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喉片的质量标准在《福建省药品标准》88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1990年版第二册)均有收载,但二处收载的余甘子提取工艺不尽相同,特别是煎煮的时间次数不同。为保证药品质量,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我们采取正交试验进行试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我们利用L8(27)正交表设计了正交试验,选用蒸煮时间,加水量,余甘子是否压破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用2个水平见表1,其中煎煮时间次数以省标和部颁标准收载的质量标准为准。表1余甘子提取工艺试验因表和水平表1试验原料与仪器余甘子来源为福建省惠安肖盾,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煎煮提取工艺。方法:选择对煎煮提取工艺有较大影响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入量及药材粒度四因素,其中煎煮次数取二水平,其它因素均为三水平,按L_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浸出率为考察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采用煎煮时间为2.0h,加水量为5倍,煎煮次数为3次,药材用最粗粉的工艺条件为佳。结论: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煎煮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感冒清是临床上常用的疗效较为确切[1]的中西结合抗流感的药物。感冒茶干浸膏是其处方的主要成份。原工艺对感冒茶干浸膏的提取工艺条件没有确切的规定,如提取次数、时间、浓缩比例、醇沉浓度、醉汉时间。因而影响成品的质量和产率。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设计了正交试验,对感冒兼干浸膏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实验材料感冒茶干浸膏的5味中药的科别、药用部位、成份(见表1)[2]。这些药材均来自福州中药厂药库。2实验方法与结果2.1正交试验的设计根据水提醒沉的条件选择水提次数(B)、水提时间(C)、浓缩比…  相似文献   

8.
我院制剂室自一九八四年底开始,由于输液澄明度一段时间很不稳定,于是查阅了有关资料,围绕就怎样进一步提高输液澄明度,尤其是贮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一些试验。一、大输液包装材料对澄明度的影响以盐水瓶、反口胶塞、衬垫薄膜三种包装材料的处理方法、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见表1。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浸膏得率、总黄酮、秦皮乙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丁半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即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丁半颗粒水提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与结论: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将药材浸泡1 h后,用15倍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妇洁灵洗剂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以该复方主要成分苦参碱的转移率为指标,选取3个考察因素(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采用L_9(3~4)正交表进行优选提取工艺实验。结果:提取工艺中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为最优工艺。结论:妇洁灵洗剂经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输液的灭菌稳定性是输液生产过程一个重要的问题,为寻找最佳的灭菌条件,我们以输液的PH值,灭菌温度、灭菌时间为3个因素,共选用5种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中选出最佳灭菌条件,现报告如下。1.实验仪器:PHS-29A型酸度计(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高压灭菌柜(YXQ-WF。;,75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2实验方法:ZI正交试验设计:选定灭菌时间、温度以及溶液PH值作为考察因素,以测定杂质吸收度为考察指标,选用L。5(5)‘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2.2指标测定方法:按正交表各实验号的要求用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以提取溶剂、超声时间、超声次数、溶剂用量为因素,以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法分析2种成分。结果:在所考察的因素中,以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均值为主要指标,确定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以8倍体积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3次,每次10min。结论:确定五味子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此法简单、快速、提取效率高;HPLC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五味子有效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交设计在中药制粒工艺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交设计既可明确各因素的主次、因素问的相互作用,又能获得诸因素各水平的最佳搭配;正交表“均匀分散、整齐可比”的性质,使得试验具有代表性,既保留了因素设计整体考虑、综合比较的优点,又避免了全面试验、工作量大的弊病,已广泛用于中药工艺研究及其他科研领域。该文对近年来正交设计在中药一步制粒、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制粒工艺的研究提供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升麻葛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L9(43)正交设计表,选择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影响最大因素为提取时间,其次为提取次数,加水量影响不大.结论 最佳工艺为A3B1C2D3,即加12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优选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复方鳖甲软肝片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对提取工艺有较大影响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及药材粒度4因素3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浸出收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结果:以煎煮1.5h、加水5倍、煎煮3次、药材用最粗粉等工艺条件作为复方鳖甲软肝片小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与中试生产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此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设计实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交试验设计是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对于多因素、多水平的问题,人们一般希望通过若干次的实验找出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和最优搭配条件,用正交表合理地安排实验,可以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又能得到基本满意的实验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在改进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条件及研发新产品等诸多方面广泛应用。但是,很多研究人员在使用该方法时,有些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作者以姜黄素的提取为例,具体阐述这一方法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降脂丸水提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加水量(A)、提取时间(B)和提取次数(C)3个因素,各3个水平,选用L3(34)正交表安排试验.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结果:提取次数有显著影响,其次是加水量,提取时间无明显影响,最佳提取方案应为A1B1C3,即加生药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降脂丸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因素试验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往对这类问题一般用正交设计来安排试验,以期减少试验次数,得到最优结果。但是,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所取水平数,即各因素所考察的试验点,受到很大限制。因为试验次数至少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的 4个因素 :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酸浓度 ,在 3个水平用L9( 43)正交表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这 4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 :提取溶剂、提取次数、酸浓度、提取时间 ;分离采用单一碱液和 pH缓冲液进行对照试验 ,结果表明 pH梯度缓冲液为最佳萃取液  相似文献   

20.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的4个因素: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酸浓度,在3个水平用L9(4^3)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4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溶剂、提取次数、酸浓度、提取时间;分离采用单一碱液和pH缓冲液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pH梯度冲液为最佳萃取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