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刘丹  郑穗联 《当代医师》2013,(11):1470-1473
目的ReteamIII筛查婴幼儿眼底病变,将结果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婴幼儿共1097例,门诊筛查的婴幼儿333例(设为I组),新生儿科住院筛查的早产儿共764例(设为II组),将眼底筛查结果记录,并将ROP与胎数、出生体重、孕周、性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o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ehopulmonarydysplasia,BPD)、新生儿小肠结肠炎(neeroffzingenterocolitis,NEC)等疾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I组中ROP有98例,发病率为12.8%。胎数、出生体重、孕周与ROP显著相关(P〈0.05),ROP与NRDS、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败血症、BPD及NEC呈显著相关(P〈0。05),与PDA、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心脏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RetcamIII是检测婴幼儿眼底病变的重要手段,而ROP仍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眼病,温州地区ROP发病率为12.83%,胎数、出生体重、孕周、NRDS、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败血症、BPD及NEC是ROP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金宏  刘丹  陈如  范芳丽  郑穗联 《浙江医学》2015,37(18):1497-1500
目的 比较分析规范氧疗指导前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4 月至 2006 年 10 月进行了 ROP 筛查的早产儿(体重<2 000g)共 297 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规范氧疗指导前(2002 年 4 月至 2004 年 4 月)的 127 例早产儿作为组一,规范氧疗指导后(2004 年 10 月至 2006 年 10 月)的 170 例早产儿作为组二。分析比较两组 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氧疗方式、相关疾病(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 病、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 ROP 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 组一中早产儿 ROP 总发病率为 22.8%,严重 ROP(3~5 期)发病率为 9.4%,其中<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5.9%,1 500~2 0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0.3%,不同体重组别中严重 ROP 的发病率分别为 10.3%、8.7%。组二中早产儿 ROP 的总发病率为 18.8%,严重 ROP 发病率 4.7%, 其中<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6.9%,1 500~2 0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12.0%,不同体重组别中严重 ROP 的发病率 分别为 7.7%、2.2%。组二中 1 500~2 000g 早产儿 ROP 的发病率低于组一同体重者(P<0.05),而<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和 ROP 总发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 P >0.05)。规范氧疗指导后,早产儿严重 ROP 发病率下降(P<0.05)。胎龄、出生体重、氧疗、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 ROP 发病均相关(均 P<0.05)。 结论 规范氧疗指导后,降低了早产儿严重 ROP 的发病率,对于体重范围在 1 500~2 000g 的早产儿能够降低 ROP 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出生的单胎试管婴儿的基本情况,以评价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出生的248例单胎试管婴儿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自然受孕生产的单胎婴儿264例作为对照,比较出生后婴儿胎龄、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结果 试管婴儿组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体质量和平均身长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婴(P<0.05).结论 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出生的婴儿出生缺陷率较自然受孕的婴儿较高,需进一步提高试管婴儿的质量,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孕周对早产儿出生状况、并发症、近期生长预后的影响。方法:199例极早期和早期早产儿按分娩孕周分3组:<28孕周组(A组)78例、28~29+6孕周组(B组)43例、30~31+6孕周组(C组)78例,对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早产儿的出生状况、并发症、预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①极早期早产儿治愈好转率为60.26%(47/78),极早期和早期早产儿总存活率78.39%(156/199)。②A组和B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率高于C组早产儿(P < 0.05);A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高于B组、C组(P < 0.05);随着孕周增大,早产儿败血症发病率降低(P < 0.05)。③总体失访率3.21%,3组早产儿均进行积极随访及干预,家长对早产儿的总体预后满意率为90.38%(141/156),3组间预后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孕周与早产儿出生状况和并发症情况密切相关。孕30周后出生的早产儿NRDS、NEC、ROP、PDA、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发病率显著降低,因此孕期在积极治疗前提下,尽可能延长至孕30周以优化早产儿结局。产后定期随访、早期干预可以提高极早期和早期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评价试管婴儿的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 方法 选取通过试管婴儿出生的婴幼儿101例(单胎儿65例,双胎儿36例),随机抽取同期自然受孕出生的单胎婴幼儿79例,双胎婴幼儿22例作为对照,对比其出生情况、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 结果 试管婴儿单胎,其出生身长、母亲生产年龄、BMI大于自然出生单胎(P<0.05),而MDI、PDI和家庭情况各项指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出生双胎情况的各项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双胎的出生体重和随访时的BMI比单胎低(P<0.05),但MDI、PDI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百分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亲的职业对MD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对PD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数对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营养情况与低出生体重有关,并受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自然妊娠与试管婴儿出生儿童的精神运动发育指标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胎试管婴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的围产期情况、围产期疾病及母亲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出生的双胎儿318对,其中试管婴儿113对、自然妊娠组205对,对围产儿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母孕期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双胎试管婴儿226例(113对),自然妊娠双胎儿活产409例(205对,其中一胎胎死宫内).两组双胎婴儿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窒息率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率比双胎试管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及败血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管婴儿组孕妇平均年龄比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剖宫产率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自然妊娠双胎婴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孕期并发症,如早破水、妊高征及产后出血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试管婴儿双胎儿与自然妊娠双胎儿出生结局及新生儿总体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受孕(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与自然受孕(natural conception, NC)双胎早产儿出生合并症及出院后体格发育远期结局。方法 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出院后定期随访的双胎早产儿进行研究。根据受孕方式,将其分为ART组(168例)和NC组(54例),收集产母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包括产母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胎儿性别、Apgar评分、是否存在生长差异等)、新生儿出生结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以及纠正月龄(corrected age, CA)6个月、12个月时的身长、体重、头围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早产儿呼吸支持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ART组产母年龄32.15(31.59,32.17)岁,与NC组产母年龄29.65(28.4,30.84)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T组产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以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早产儿出生胎龄、性别、出生方式、Apgar评分、双胎之间是否存在生长差异、喂养时间及呼吸支持情况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新生儿出生合并症(新生儿窒息、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发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婴儿期体格生长指标(身长、体重、头围)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RT没有增加双胎早产儿出生的不良结局。妊娠期糖尿病及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的出生情况并客观地对试管婴儿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期间出生的试管婴儿56例,作为实验组(56例),随机抽取在我院同期出生的56例自然受孕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他们出生时的身体状况(包括Apgar评分、胎龄等)。结果: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体重、身长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的1min.5 min Apgar评分分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的低体重儿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的早产儿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身体状况总体上无明显差异,试管婴儿同样具有与自然受孕儿一样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羽  陈磊  姚丽 《安徽医学》2015,36(9):1086-1089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妊娠、分娩的风险及新生儿结局。方法比较分析61例试管婴儿双胎与77例自然妊娠双胎母亲的一般情况、妊娠并发症、剖宫产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试管婴儿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0.72±4.10)岁,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高龄初产产妇比例高于自然受孕组,试管婴儿组的产次显著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检完成率、孕次及瘢痕子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单绒毛膜性双胎发生率显著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产科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孕妇的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婴儿平均孕龄、活胎比例、低体质量儿与极低体质量比例、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性别方面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妊娠双胎相比,试管婴儿双胎妊娠并不增加孕妇的孕期及分娩的风险,且新生儿的出生结局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试管婴儿 (IVF -ET)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身体状况的差异 ,客观地对试管婴儿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单盲法 ,将 2 0 0 1年 7月~ 2 0 0 4年 3月在我院出生的试管婴儿 6 7例设为实验组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同期的 6 7例自然受孕儿作为对照组 ,比较他们出生时的身体状况 (包括Apgar评分、胎龄等 )。结果 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体重、身长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者的 1min、 5minApgar评分分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者的低体重儿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者的早产儿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身体状况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试管婴儿同样具有与自然受孕儿一样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征和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住院28d以上的早产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是否出现氧依赖(>21%)超过28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其中氧依赖(>21%)超过28d的新生儿纳入BPD组,其余为非BPD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生BPD早产儿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共227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7例发生BPD,160例未发生BPD,BPD的发生率为29.52%。BPD与非BPD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动脉导管未闭(PDA)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和出生体重为保护因素,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为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为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NRDS患儿,随机分为SIMV组和HFOV组,记录两组血气值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PAL)、Ⅲ~Ⅳ级颅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最终完成试验SIMV组25例,HFOV组23例。 HFOV组改善氧合更明显,6、24小时HFOV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D、PAL、IVH、PVL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和HFOV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HFOV的优势是能迅速改善氧合,缩短上机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NRDS患儿分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应用PS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及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应用PS后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EEP)及吸入氧浓度(FiO2)下降(P〈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对NRDS有明显疗效,与单纯机械通气比较,能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5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珂立苏联合应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小时两组患儿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肺部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11/4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17/38例,P<0.05).结论 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轻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患儿早期视力及屈光状态,探讨ROP对早期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眼科检查的ROP患儿共29例58只眼,同时选取正常早产儿46例共92只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对比两组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ROP组视力中位数为2.6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等效球镜度中位数为3.00D,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中位数为0.75D,大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视力与出生时体重及孕龄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轻微ROP患儿在出生后早期主要呈远视状态,其视力发育及等效球镜度并未受到影响,但有更高散光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早产高危孕妇及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来自全国10家产院分娩的673例<34周的早产儿,比较自发早产组、妊娠相关高血压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前出血组、产前感染组中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自发早产、合并妊娠相关高血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出血、产前感染各组间,母亲年龄、初产、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阿氏评分、产房复苏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早产儿结局中,产前出血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支气管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发生率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以自发早产作为参照,多因素结果显示妊娠相关高血压组早产儿NRDS发生风险低于自发早产组(OR=0.424,95% CI:0.215-0.835)。结论 不同早产危险因素对胎龄<34周早产儿并发症存在一定的影响,产前出血增加NRDS、BPD、ROP的发生率,而妊娠期相关高血压可能是NRD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重症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比较2组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脑室内出血(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治疗2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与C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6 h、12 h、24 h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FOV组上机时间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PAL、BPD、IVH发生率、存活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34~35周早产者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42例孕34~35周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8例,分娩前48 h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64例,不进行促胎肺成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头围与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脑室内出血(IVH)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S促胎肺成熟的治疗可降低孕34~35周早产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早产儿的病死率,虽然会对体液免疫造成一定影响,但利大于弊,早期干预不良影响,可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NRDS患儿的撤机过程中,采用NCPAP过渡是否比直接脱机更能提高撤机的成功率.方法:将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随机分成NCPAP过渡组和直接脱机组,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和用氧天数,并观察两组呼吸暂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气漏、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NCPAP过渡组45个患儿有41个成功撤机(占91.1%),直接脱机组36个患儿有25个成功撤机(占69.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用氧时间两组无差别;并发症方面,两组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有显著差别.结论:在NRDS患儿撤机时使用NCPAP过渡模式比直接脱机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