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伟兰 《当代医学》2011,17(28):99-99
目的观察微波理疗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月甲状腺疾病手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已行微波理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未行微波理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50人,两组共10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切口感染情况及手术后切口引流量、手术后伤口积液情况。结果实验组无发生切口感染,引流量少,手术后伤口积液发生率少。结论微波理疗甲状腺术后切口能有效地防止切口感染和减少积液,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飞赵国红  周海燕 《吉林医学》2006,27(10):1202-1203
目的:了解老年外科术后手术部位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 ̄2003年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岁患者1091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调查。结果:切口愈合不良率为7.4%,其中浅部感染65.4%,深部感染和切口裂开34.6%;检出的感染病原菌依次为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与切口愈合不良相关的因素有: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和急诊手术;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各种置管引流;术后昏迷;各种瘘(漏);术后再次手术及Ⅱ、Ⅲ类切口等;老年自身身体特点。结论:老年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率提高,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并采取多方面预防、护理、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3~2007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 渗出量较少组术后10~14 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渗出量较多组一般换药3~5 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 d.患者切口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肥胖、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等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1年10月~2013年6月腹股沟疝患者59例的治疗情况。结果:54例患者切口1期愈合,(其中未用抗生素47例,预防用抗生素7例);3例患者术后第4天切口有渗出经换药后2期愈合。1例患者(未预防用药)术后第2天发现切口血肿,予拆除切口缝线,在局部麻醉下重新缝合切口后痊愈。1例患者拆线时切口裂开,予湿润烧伤膏外用切口愈合。全部患者随访1~1.5年,均无迟发感染及复发等并发症。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依赖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和细致的术后护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只是其中1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处理方法、临床效果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单、双膝置换术17例中发生的6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例切口感染原因为:使用激素治疗达2年,并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2例,3例使用激素治疗达5年以上,1例为营养不良。同时围手术期的如手术时间、术中扎止血带的时间等也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换药处置后均未再发。结论切口感染原因去除后,积极清创进行换药处置可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213例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2例患者术后6h出现切口出血,再次手术后继续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引流液较少且术后恢复良好。5例患者术后3d出现皮下积液,用10ml注射器抽吸后甲级愈合。其余206例术后24h内引流管周围敷料有少量渗血,给予切口换药后再无渗血。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结论甲状腺手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减少术后切口出血、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避免切口感染,引流器更换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腰椎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342例腰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对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1) 342例患者中出现28例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切口长度、电刀使用、术前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引流管引流时间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年龄>45岁、手术时间>3 h、糖尿病、高血压、BMI>28、腰背部脂肪厚度>3 cm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切口愈合不良为因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腰背部脂肪厚度是腰椎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28例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中,切口感染最为常见,所占比为57.1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感染细菌,所占比为37.5%。   结论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腰背部脂肪厚度是腰椎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20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经治疗均获满意效果,达到2期或3期愈合。结论对术后切口感染关键在于预防,并及时进行治疗,促使切口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浙江省黄岩区中医院骨科病房骨折患者82例,将早期护理干预前42例作为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后4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骨科术后切口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4例,未发生切口感染38例,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0例,未发生切口感染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甲级愈合22例,乙级愈合15例,丙级愈合5例,干预组甲级愈合30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48±2.58)d,干预组住院时间为(8.57±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35例,不满意7例,干预组患者满意39例,不满意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采用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手术颈部切口愈合好,随访6-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以保证切口小,外形美观,也可很好地避免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防止术后手足抽搐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肿大病人外伤后气管切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大病人外伤后呼吸困难气管切开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病人从颈部解剖、手术体位、切口、手术过程后果进行分析;结果缩短了手术时间,病人无一例死亡,结论全面了解病人受伤前后颈部情况,选择正确手术体位,切口,对成功地抢救病人生命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2.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6-10/2013-09月在作者医院对610例实施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结果 61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颈前感觉异常减退、吞咽不适、24 h疼痛很少发生。绝大部分患者对切口外观的满意度较高。术后出现4例颈部皮下血肿,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需要术者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包括建腔技术、器械配合、操作手法、超声刀使用技巧等。掌握了这些技巧后,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难度下降。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具有安全、微创、美容特点的手术方式,手术变通性好,容易被患者接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屈军  段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58-60
目的 对比研究低位小切口手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在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和CT检查确诊,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6.78±2.46)d]、术中出血量[(40.16±3.02)mL]、手术时间[(40.67±2.45) min]和切口长度[(4.65±0.77) cm]均低于对照组[(7.28±2.54)d、(74.67±2.84)mL、(66.04±2.75)min和(6.35±0.58)cm],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小、出血少、恢复快,且切口小不易被发觉.低位小切口术在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中的运用,不仅满足了广大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美容效果上的需求.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出血、颈部不适、疼痛程度等都比传统手术要少且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颈部切口与传统颈部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25例行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29例行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输血。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剂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均出现1例声音嘶哑,经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48例患者得到3~20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其出血量少、术后止痛剂用量小、切口美观、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最佳手术切口。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1年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应用低位长领状切口的手术效果。结果: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无手术死亡及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3例局部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5a及10a生存率均为100%。结论:低位长领状切口较为隐蔽,兼顾了功能与美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周檎  杨振德  梁廷华  向东   《四川医学》2017,38(10):1176-1178
目的探讨经前上胸壁切口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的可行性,比较该术式与颈部切口手术的差异。方法2010年11月至2014年8月经前上胸壁切口入路对3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并与同期经颈部切口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均痊愈。两种手术入路的疗效、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壁切口与颈部切口的长度比为1.2∶1。切口美观满意度测评,胸壁切口优于颈部切口。结论在超声刀的辅助下经前上胸壁切口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是可行的,该手术入路能避免颈部切口瘢痕,对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8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多中心等方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超声刀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甲状腺的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此外,还需要对试验组患者在学习曲线中和学习曲线后的并发症和切口长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甲状腺的时间、术后引流量,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组中,学习曲线之后,患者的切口长度要明显短于学习曲线中,并且学习曲线后所发生的并发症几率要明显低于学习曲线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超声刀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治疗。但是,在临床上不能盲目应用超声刀进行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传统的丝线结扎手术等进行结合治疗。这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一定剂量咪达唑仑与双侧颈浅丛罗哌卡因区域阻滞两种不同超前镇痛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 组在麻醉后切皮前10 min,以0.25%的罗哌卡因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每侧注射5 ml;B 组在麻醉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推注0.5 mg/ kg咪达唑仑注射液;C 组患者不做处理。三组术后4 h 内均不予任何镇痛处理,4 h 后根据患者要求,给予一定量的杜冷丁。所有病例均不予镇痛泵持续镇痛处理。分别观察并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1、2、3、4 h 患者安静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使用镇痛药的用量等。结果术后观察的各时间点,A 组、B 组 VAS 评分均小于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第4小时VAS 评分,A 组〈 B 组〈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 A 组〉 B 组〉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药用量 A 组〈 B 组〈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术前应用双侧颈浅丛罗哌卡因区域阻滞或静脉注射一定剂量咪达唑仑,患者术后均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降低患者额外镇痛药量,延长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而术前双侧颈浅丛罗哌卡因区域阻滞较静脉注射咪达唑仑,降低患者使用额外镇痛药量更多,延长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9.
邓淼  陈登庭 《中原医刊》2009,(20):15-1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手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1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伴气管旁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20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2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术后1~5年随访无复发。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前行CT和MRI有助手术入路的选择;颈部低位领状切口手术对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一种安全可靠并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赵丽  何磊  商淑梅 《医学动物防制》2012,(11):1265-1266,126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切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2011年在我院行TKA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19例患者,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培养切口分泌物,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60细菌全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K-B纸片法药敏试验,CLSI 2007判读结果,WHONET 5.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2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表皮葡萄球菌44株、大肠埃希菌11株、阴沟肠杆菌6株、其余菌种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以及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唑林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内酰胺类/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米诺环素、氯霉素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我院常用的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等敏感。结论 TKA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2种菌对我院常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建议临床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围术期适宜的抗菌药物,对有效预防和控制TKA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