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栽培和野生黄芩共30余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芩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对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国药典》方法对黄芩的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河北和内蒙古产的野生黄芩的液相指纹图谱色谱峰数较栽培品多;在95%的置信区间内,栽培黄芩含黄芩苷(15.89±1.52)%,黄芩素为(1.04±0.26)%,汉黄芩素(0.27±0.07)%;野生黄芩含黄芩苷(11.93±1.62)%,黄芩素(1.03±0.26)%,汉黄芩素(0.27±0.06)%;栽培黄芩的浸出物为(52.07±3.05)%,野生黄芩(41.21±2.86)%。结论: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的指纹图谱略有差异;栽培黄芩中黄芩苷和浸出物的含量高于野生黄芩。  相似文献   

2.
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芩的解热作用是其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在药理学上的体现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解热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茎叶提取物),对感染性发热(内毒素、酵母致热)及非感染性发热(松节油致热)都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目前只有黄芩苷及野黄芩苷解热机制的报道,其主要机制均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的升高,从而发挥解热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1引言 黄芩是唇形科(1abiate)植物草黄芩(Scutellaria b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在黄芩中含量较高,约占黄芩中总黄酮的76.49%,黄芩苷含量最高。药理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离体大鼠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量效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脑组织切片分为7组:(1)正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正常组);(2)10%百日咳菌液脑组织切片培养组(模型组);(3)黄芩甙预处理后10%百日咳菌液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组),根据预处理黄芩甙的不同剂量又将本组分为5个亚组;(4)谷氨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谷氨酸组);(5)黄芩甙预处理后谷氨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加谷氨酸组);(6)过氧化氢(H2O2)脑组织切片培养组(过氧化氢组);(7)黄芩甙预处理后过氧化氢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加过氧化氢组)。收集各组脑组织切片培养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脑切片组织作蛋白质(pro)定量检测。结果:模型组、谷氨酸组和过氧化氢组的LDH释放量明显升高,分别依次为(15.10±4.89)、(15.49±5.66)、(16.54±5.47)u/g·pro,与正常组(6.10±2.87)u/g·pr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黄芩甙加谷氨酸组[(9.93±2.89)u/g·pro]和黄芩甙加过氧化氢组[(9.54±2.82)u/g·pro]培养液中的LDH释放量明显降低,与谷氨酸组和过氧化氢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芩甙预处理后对百日咳菌所致的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芩甙对减少谷氨酸和过氧化氢对离体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芩和黄芩苷对脂多糖(LPS)/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IMA相关蛋白激酶7(NEK7)和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小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黄芩苷组和黄芩血清组,按分组相应药物预处理细胞24 h,然后用1 μg/mL LPS 刺激细胞24 h,再用5.5 mmol/L ATP刺激细胞4 h后检测各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均相竞争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总硝酸盐(NOx)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NEK7、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裂解型胱天蛋白酶1(cleaved-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血清组、黄芩苷组、阿托伐他汀组LPS/ATP诱导的细胞活力升高,ET-1水平降低、NOx水平升高,NEK7、NLRP3、ASC、cleaved-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或P < 0.01),且黄芩血清组、黄芩苷组的作用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组。【结论】 黄芩和黄芩苷可以抑制LPS/ATP诱导HUVECs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引起的细胞焦亡而保护内皮,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EK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我国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中的黄芩茶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探讨。黄芩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促消化等作用,其原植物来源主要为唇形科黄芩属黄芩(Scute 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并头黄芩(S.scordifolia Fisch)、粘毛黄芩(S.viscidula Bunge)和滇黄芩(S.amoena C.H.Wright)的地上部分经加工而成;黄芩茶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其饮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对黄芩茶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文章还对黄芩茶的应用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刘影  于治国 《中成药》2007,29(5):I0016-I0018
茵栀黄(粉针)由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和退黄功能,用于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肝炎的治疗。茵栀黄(粉针)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有文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但尚未见测定茵栀黄(粉针)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本试验采用RP-HPLC法测定茵栀黄(粉针)中的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苷元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脂质过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CC1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肝组织MDA含量、总氧化能力(T—AOC)和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黄芩苷元能保护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使血清ALT、AST活力下降,SOD活性和T-AOC水平提高。黄芩苷元还能降低小鼠肝脏MDA含量下降。并降低肝组织的NO和T-AOC,并且其肝脏病变较模型组为轻。结论:黄芩苷元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滴通鼻炎水由蒲公英,黄芩,麻黄,白芷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祛风清热,宣肺通窍的功效,用于伤风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渊(鼻窦炎)等病。原标准中仅对白芷进行薄层鉴别,为了更好的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麻黄、辛夷及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研究,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芩苷对乳腺癌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Vessel Permeability,CVP)、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可能的抗乳腺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在裸鼠皮下接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黄芩苷组、阿霉素组、黄芩苷+阿霉素组。于接种第7日开始:黄芩苷组每天灌胃黄芩苷水溶液(100 mg·kg-1),连续14天;阿霉素组每3天腹腔注射一次阿霉素(5mg·kg-1),共用药5次;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14天;黄芩苷+阿霉素组每天灌胃黄芩苷水溶液(100 mg·kg-1),连续14天,并每3天腹腔注射一次阿霉素5 mg·kg-1,共5次。给药期间监测移植瘤体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20 nm下测OD值来反映黄芩苷对肿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裸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赖氨酰氧化酶(LOX)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阿霉素组、黄芩苷+阿霉素组瘤体重量均明显减轻(P<0.05);黄芩苷+阿霉素组瘤体重量较阿霉素组明显减轻(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降低乳腺癌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阿霉素组则增加肿瘤组织中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黄芩苷组能够明显抑制荷瘤裸鼠血清MD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阿霉素组促进MD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芩苷+阿霉素组促进MD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裸鼠乳腺癌组织LOX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阿霉素组肿瘤组织中LOX表达增加(P<0.05);黄芩苷+阿霉素组能下调裸鼠乳腺癌组织LOX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黄芩苷降低肿瘤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裸鼠血清中丙二醛、乳腺癌组织中赖氨酰氧化酶的表达,从而改变肿瘤缺氧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及制剂中黄芩甙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及制剂中黄芩甙含量孙德峰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丁淑华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阳110032)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为了确保黄苓及其配伍制剂质量,笔者对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甙加以测定,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  相似文献   

12.
15批黄芩饮片质量分析山东中医学院(250014)李海鹰,陈俊英齐河县人民医院(251100)刘琴英关键词黄芩,性状鉴别,黄芩甙黄芩为唇科植物黄芩Scuti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抗菌成分为黄酮衍生...  相似文献   

13.
黄芩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中药黄芩道地性与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分析(RAPD)方法,对13个居群62个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和并头黄芩S.scordifolia样本,进行遗传多样必琢黄芩居群遗传变异测定。结果:用14个随机引物,共获得11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黄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值为95.5%,居群水平的平均PPB值为41.9%,黄芩样本RAPD聚类分析(UPGMA)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分支,但显示出与地理位置有关三个类群。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黄芩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8.83%,居群内变异占81.17%。结论: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黄芩地性与遗传变异和地理环境有关系,并提出黄芩栽培选种的策略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黄连为广谱抗菌药,临床应用广泛,且多与黄芩、大黄、甘草等药配伍。如在葛根芩连汤中就有黄芩、黄连、甘草等;黄连阿胶汤、黄连解毒汤中都有黄连、黄芩配伍。再如现代制剂牛黄上清丸(黄连、黄芩、大黄、甘草……)、三黄片(小檗碱、黄芩、大黄)、双黄片(小檗碱、黄芩)等。值得注意的是,黄连在与黄芩、甘草、大黄等这些含大分子有机酸及鞣质的中药配伍时,不能混入群药煎煮,  相似文献   

15.
中药黄芩航天育种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药黄芩的普通与航天种子进行了下列实验:(1)种子萌发对比实验;(2)在同一条件下的栽培实验;(3)遗传物质--染色体形态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航天种子与普通黄芩种子对比,根长、根粗、株高都明显增加,染色体类型也发生了畸变,出现了染色体裂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先行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半仿生法提取黄芩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立  周芳  刘敏  池汝安 《中成药》2007,29(10):1527-1529
黄芩为唇形科(1abiatac)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t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含有大量的黄酮及多糖类活性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主要药用成分为黄芩苷(C21H18O11),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7.
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芩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其原植物主要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变态、抗菌、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广泛药理作用。黄芩中主要含有黄酮,本文将近年来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黄芩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和科学评价黄芩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黄芩用甲醇超声处理,提取液采用RP—HPLC法进行测定。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黄芩药材RP—HPLC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与评价,精密度、重复性与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和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符合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黄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可作为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辛芩冲剂由细辛、黄芩、荆芥等十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等效用,用于肺气虚证之鼻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症。黄芩是辛芩冲剂中主药之一,故选择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甙作为测定指标,以期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参考罗集鹏等的方法(《中药材》1990年10期第31页),并研究了辛芩冲剂中黄芩甙的提取方法及层析条件等,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岑甙含量,取得满意效果。一、仪器与试剂751G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岛津UV260紫外分光光度仪;微量进样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辛芩冲剂及去黄…  相似文献   

20.
黄芩黄酮浸提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英  韩鲁佳  任成才  姜宁  唐福军 《中成药》2008,30(7):1068-1070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黄芩苷多采用回流水提,此法得率较低,产品纯度也不高,造成资源浪费。然而,黄芩黄酮易溶于低浓度的乙醇中,本试验以50%乙醇为浸提溶剂,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黄芩黄酮回流浸提法进行系统研究,以优化黄芩黄酮浸提的工艺条件,为黄芩黄酮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