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MR、多层螺旋CT(MSC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40例乳腺疾病患者接受检查,72例接受MR检查,68例接受MSCT检查.结果 140例乳腺疾病共152个病灶分为两组,MR组72例80个病灶,MSCT组68例72个病灶.MR、MSCT两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均呈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对乳腺癌MR、MSCT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38/40)、93.33%(42/45),特异度分别为90.00%(36/40)、85.19%(23/27),准确度分别为92.50%(74/80)、90.28%(65/72).MS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术前检出率为71.43%(5/7),MR为10.00%(1/10).结论 MR、MSC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程国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43-5244
卵巢肿瘤种类多,影像表现多有重叠,定性诊断多有困难。现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8例,共计22例。回顾性分析其CT、MRI征象,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3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GMS的乳腺钼靶X线、CT、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诊断。结果 12例中,男4例,女8例,中位年龄44岁;11例单发,1例多发。12个病灶呈分叶和(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瘤周水肿不明显,1个病灶呈浸润性生长。病灶大体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较高信号,内可见多条低信号分隔,偶有囊变、出血,增强后呈明显厚壁花环样强化。CT平扫病灶大体呈中等稍低密度,可见大片状钙化,实质部分CT值为30~47HU;增强后呈渐进性均匀或环形强化;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为分叶状中等稍高密度影。12例中,2例发生远处转移,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8次。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LGM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及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材料与方法:复习180例儿童尿崩症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做过CT或MRI检查的105例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原发性尿崩症59例,继发性尿崩症46例。结论:儿童中枢性尿崩症中继发性尿崩症占有相当高比例,一些开始诊断为原发性尿崩症者,若干年后可能出现鞍区肿瘤。鞍区影像学检查对儿童中枢尿崩症的病因分析起决定性作用,影像学随访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骨恶性淋巴瘤13例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13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原发骨恶性淋巴瘤中下颌骨、锁骨、胸椎、腰椎及尺骨各1例,胫骨及髂骨各2例,股骨3例,其中2例发生胸椎转移,4例合并病理性骨折,另1例为纵隔恶性淋巴瘤继发骨转移。X线及CT表现为溶骨型5例,浸润型4例.硬化型2例(其中1例呈象牙椎改变),混合型2例。MRI检查2例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扫描仍为稍高信号。注入造影剂后,病灶呈轻至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X线对骨恶性淋巴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象牙椎、椎体多骨多灶性破坏、长骨溶骨性破坏、母子灶存在等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CT对本病的骨质破坏、硬化反应、骨膜反应、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线。MRI对淋巴瘤侵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病(HE)的CT和MRI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临床诊断为HE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38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22例同时接受CT和MR检查. 结果 20例患者未发现异常;45例患者发现异常,其中26例表现为典型的顶枕部水肿,19例为弥漫性水肿. 结论 HE患者的头部CT、MRI可表现为无明显异常改变或典型的顶枕叶水肿及弥漫性脑水肿.CT、MR头部扫描及定期复查对HE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恶性外耳道炎(MEO)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确诊的ME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MEO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耳痛(13/13,100%)、外耳道流脓(10/13,76.92%)及听力下降(5/13,38.46%)。HRCT主要表现为外耳道和中耳鼓室内异常软组织影及周围骨质受累,13例(13/13,100%)外耳道和10例(10/13,76.92%)中耳鼓室见异常软组织影,7例(7/13,53.85%)颞骨鼓部、9例(9/13,69.23%)岩鼓裂、7例(7/13,53.85%)茎突、6例(6/13,46.15%)乳突、3例(3/13,23.08%)下颌骨髁突、3例(3/13,23.08%)颈静脉孔见溶骨性骨质破坏。MRI表现为外耳道和中耳鼓室及周围软组织受累,8例(8/8,100%)外耳道、7例(7/8,87.50%)中耳鼓室、8例(8/8,100%)乳突、7例(7/8,87.50%)颞下颌关节、7例(7/8,87.50%)颞下窝、8例(8/8,100%)咽旁间隙、5例(5/8,62.50%)腮腺平扫可见异常软组织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7例颅内侵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肩胛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肩胛骨病变51例,分析其发病情况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肩胛骨病变共51例,占同期全身骨肿瘤的2.15%,涉及15种病变。其中良性肿瘤22例(43.1%),肿瘤样病变6例(11.8%),恶性肿瘤23例(45.1%)。良性肿瘤以骨软骨瘤最为多见(17例,占肩胛骨良性肿瘤的77.3%),其次是软骨瘤2例;肿瘤样病变主要为嗜酸性肉芽肿和邻关节骨囊肿,各2例;恶性肿瘤主要为转移瘤(14例,占肩胛骨恶性肿瘤的60.9%),其次是软骨肉瘤4例(占肩胛骨原发恶性肿瘤的44.4%)。除1例软骨母细胞瘤涉及盂部外,余软骨类肿瘤均位于体部和骨突部。肩胛骨骨突部的病变种类分布与体部相似。体部中心区多为恶性肿瘤,边缘区多为软骨类良性肿瘤;盂部主要为转移瘤,良性病变中邻关节骨囊肿是该处较具特征性病变。肩胛骨恶性肿瘤具有边界不清、骨皮质破坏、软组织内蔓延征象,除软骨肉瘤可见肿瘤软骨钙化征象,余恶性肿瘤缺乏影像特征性。肩胛骨良性病变多边界清楚,常伴有硬化边。结论:肩胛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相对少见,以软骨类肿瘤及转移瘤为主。病变分布有一定规律,与相应病变在长骨的分布有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斜颈的罕少见病因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本院临床诊治的罕少见病因引起的急性斜颈患儿的颈椎正位及张口位片、颈部或头颅CT及MRI表现。结果 影像学诊断颈椎骨折3例,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9例,咽部脓肿5例,4脑室区肿瘤7例,颈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川崎病、咽部淋巴结炎、颈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寰椎骨母细胞瘤及食道异物各1例。结论 儿童急性斜颈并非某些疾病的特异性表现,应以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积极寻找病因。  相似文献   

10.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骶骨肿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骶骨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CT检查32例,MRI检查20例,CT和MRI均检查13例。结果:早期骶骨肿瘤X线平片不易诊断,CT、MRI可清楚显示骶骨肿瘤破坏范围、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骶骨肿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对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表现。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BFH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且其中4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接受CT检查。结果 9例BFH均为位于下肢的单发病灶,其中胫骨5例,股骨3例,腓骨1例。X线片均表现为偏心溶骨性骨破坏区,边界清晰,骨皮质变薄,可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缘;CT平扫显示骨质破坏区为与肌肉密度相仿的软组织密度影,2例病灶位于膨胀的骨壳内,2例位于胫骨的病灶穿破骨皮质,未见软组织肿块;所有病灶均未见骨膜反应。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MRI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 长骨BFH的影像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脏富血供良性占位的CT及MR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肝脏富血供良性占位患者的资料,包括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24例(FNH组)、肝腺瘤(HCA)6例(HCA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7例(HAML组);对比观察各组CT及MR征象。结果 3组间中央瘢痕(有、无)、病灶内脂肪(有、无)、供血动脉(有、无)、引流静脉(有、无)及动脉期强化程度(是否明显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假包膜(有、无)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67)。结论 中央瘢痕、病灶内脂肪、动脉期明显强化、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可作为FNH、HCA及HAML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10例,回顾性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均摄X线平片,7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髂骨2例,胫骨骨骺3例,股骨远端骨骺1例,髌骨2例,肱骨大结节骨骺1例,股骨大转子骨骺1例,1例合并动脉动瘤样骨囊肿,X线平片显示3例有钙化,CT检查5例有钙化灶,7例行MRI检查均提示病灶内有软骨样基质T2WI较高的信号和肿瘤边缘有MRI的T,WI及T2WI上均为低信号的环形硬化边。结论:掌握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对软骨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肾脏罕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罕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肾嗜酸细胞腺瘤5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孤立型纤维瘤3例,后肾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和球旁细胞瘤各1例;其中12例接受CT检查,3例接受MR检查.结果 11例CT或MR平扫显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肾嗜酸细胞腺瘤明显不均匀强化,体积较大者可出现中央瘢痕.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R 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内夹杂索条状、斑片状高信号以及流空信号.血管瘤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易发生囊变;孤立型纤维瘤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后肾腺瘤、平滑肌瘤和球旁细胞瘤缺少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 肾脏罕见良性肿瘤大多边界清晰,影像学表现多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11例中8例接受B超检查;5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接受CT平扫,其中8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中,病灶位于右侧者7例,位于左侧者4例.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5例.CT平扫8例病灶密度均匀,与囊性病变密度接近,3例密度不均,可见少许斑点状,小条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可见渐进性强化.T1WI病灶呈较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可见不均匀轻或中度强化.结论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骨BF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9例均接受X线检查,15例接受CT检查,17例接受MR检查。X线平片BFH表现为不同程度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呈单房或多房状,骨皮质变薄。CT示BFH病灶边界相对清楚,周围可见硬化边,其内见不连续的骨性分隔,CT值0~75 HU,其中2例病灶中心可见新生骨。MR检查显示5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TIRM)呈高信号;8例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其间夹杂散在斑点状稍高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及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4例T1WI及T2WI呈索条或斑片状低信号。术中见瘤体为黄褐色肉芽组织,镜下见5例BFH病灶以大量组织细胞为主;8例组织细胞、泡沫细胞、成纤维细胞混杂存在;4例以大量成纤维细胞为主;2例见大量新生骨小梁。结论 骨BFH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与其病理学特点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5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均可见囊变,边缘清晰.免疫组化突触素(Syn)均为阳性表达,2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1例S-100呈阳性表达,3例Ki-67阳性表达.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诊断,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腹内型隐睾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内型隐睾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内型隐睾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CT、超声及MRI特征。结果6例行CT扫描,呈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物,强化不均匀。4例行超声检查,均呈不均匀低回声。1例行MRI检查,信号不均匀,呈不均匀强化。3例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全部病例病理结果均为精原细胞瘤。结论腹内型隐睾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医生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