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T1肺鳞癌及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1肺鳞癌及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按Naruke等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162例T1肺鳞癌及腺癌行肺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62例T1肺癌患者中22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N2淋巴结转移),N2转移率为13.6%(22/162)。瘤体直径≤1.5cm组和1.6~3.0cm组的N2转移率分别为2.8%和22.2%,其中瘤体直径≤1.5cm鳞癌组未见N2转移。T1肺鳞癌及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5.6%和20.0%,差异显著。T1高、低分化肺鳞癌及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4.3%和23.2%,差异显著。结论:T1肺癌中,N2淋巴结转移频度与肿瘤瘤体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相关,且存在跳跃式转移的特点。故针对T1肺鳞癌及腺癌行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61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清除淋巴结922枚,阳性率40.8%。原发性肿瘤大小(T)因素中T1、T2、T3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38.4%和55.2%(P〈0.01)。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7%和42.1%(P〈0.01)。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7%和55.9%(P%0.01)。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8%和36.3%(P〈0.01)。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396例肺癌同侧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广泛廓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的临床分期(T1、T2、T3、T4)、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其他)、病变部位(中央型、周围型)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结果:396例中195例(49.3%)存在N1或(和)N2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44例(11.1%),N2淋巴结转移151例(38.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发肿瘤分期、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均会对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部位有影响(P〈0.01)。结论: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T)、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均有密切相关。为达到根治目的,提倡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系统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 2010年1月62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355例,平均年龄50.5岁;腺癌270例,平均年龄49.5岁.比较宫颈鳞癌和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及患者年龄、肥胖、月经情况、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子宫内膜受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卵巢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25例患者中22例(3.5%)有卵巢转移,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 17/270,6.3%)显著高于宫颈鳞癌(5/355,1.4%,P< 0.01).41~50岁、绝经前、Ⅱb、肿瘤直径>4 cm的宫颈腺癌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宫颈鳞癌.宫颈低分化腺癌卵巢转移率高于宫颈低分化鳞癌(P<0.05).子宫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与宫颈鳞癌及腺癌卵巢转移均相关,而宫旁浸润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相关.临床分期Ⅱb期是宫颈鳞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肿瘤超过4cm是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结论]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高于宫颈鳞癌,宫颈鳞癌卵巢转移发生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宫颈腺癌卵巢转移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左侧肺鳞癌和腺癌4L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4L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20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行左侧肺癌切除+4L组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34例,依据病理学类型不同分为肺鳞癌组(60例)及肺腺癌组(74例),分析两组间围术期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用logistic回归探讨4L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4L组淋巴结转移率16.4%(22/13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新辅助化疗、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类型、脏层胸膜侵犯、Ki-67指数、4L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Ⅱ期)有统计学差异,肺鳞癌患者4L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肺腺癌。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鳞癌/腺癌)、肺膜侵犯、脉管癌栓、肿瘤标志物阳性、第5组淋巴结转移、第6组淋巴结转移、第7组淋巴结转移、第8组淋巴结转移、第9组淋巴结转移及第10组淋巴结转移是4L组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理类型(鳞癌/腺癌)(OR=0.120,P=0.025)、第5组淋巴结转移(OR=18.784,P=0.007)及第10组淋巴结转移(OR=5.233,P=0.044)为4L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侧肺癌出现4L组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肺腺癌更易出现,在评估周围结构损伤风险较低,且4L组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后应当予以清扫。   相似文献   

6.
邹俊勇  陆国华  周建英 《浙江医学》2009,31(9):1238-1241
目的探讨Livin与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其中腺癌30例,鳞癌14例)和4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ivin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NSCLC肺组织中的Livin与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和88.6%)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22.7%和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ivin与Survivin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ivin与Survivin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分布也无相关性(r=0.157,P〉0.05)。结论Livin和Survivin基因在NSCLC组织中呈高度表达,但其表达与NSCLC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廓清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肺癌完全性切除,并根据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结果:全组N2转移率22.9%,两组以上N2转移13例,占N2转移的52%。肿瘤不同大小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33.3%和34.0%。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跳跃性N2共12例,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纵隔的转移规律,因此,除T1期高分化鳞癌外,其余分期及类型NSCLC均应行系统性同侧纵隔淋巴结(N2)廓清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37例肺鳞癌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肺鳞癌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肺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及预后参数的关系。结果: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肿瘤直径100%大于3cm,肺门淋巴结转移率为52.6%,3年病死率为78.9%;阴性组肿瘤直径大于3cm者为61.6%,肺门淋巴结转移率为16.7%,3年病死率为38.9%,三者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鳞癌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3年病死率有关。细胞周期蛋白D1参与肺鳞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可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TRIM29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TRIM29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癌组织(其中肺鳞癌127例、肺腺癌124例)和癌旁组织的TR.IM29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25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TRIM29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RIM29表达与肺鳞癌组织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肺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TRIM29在肺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低分化肺鳞癌TRIM29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分化肺腺癌(以上均P<0.01).结论 建议在常规肺癌病理诊断中组合免疫标记TRIM29,可提高病理诊断的正确率,对临床的分期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MPl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手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MMPl2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0例肺癌中MMPl2表达阳性率为70%。MMPl2表达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50岁或〈50岁)、肿瘤大小(≥3cm或〈3cm)、临床分期(Ⅰ、Ⅱ期或Ⅲ、Ⅳ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MMPl2阳性表达率(90.4%)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58.9%),肺鳞癌中MMPl2阳性表达率(87.8%)高于腺癌组(31.5%),吸烟者MMPl2阳性表达率(86.8%)高于不吸烟者(40.9%),MMPl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MMPl2阴性表达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MMPl2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TNM分期无关;MMPl2与肺鳞癌及吸烟关系密切;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密切相关:MMPl2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50例肺癌中,p53总阳性率为46%(23/50),其中肺鳞癌为44%(11/25),肺腺癌为46.67%(9/21),未分化癌为75%(3/4),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局部淋巴结有无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及鳞癌的分化程度无关。在肺腺癌中p53表达越高,预后越差。未分化癌中p53强阳性均伴有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2)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外科治疗选择。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约为6/32。鳞癌高于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1~3枚者也有〉3枚者。所有T3、T4及M1患者均无5年生存率。结论对于N2 NSCLC肿瘤为T1或T2、病理类型为非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4枚者,应积极争取外科治疗。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及肺门和纵隔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是病变分期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术后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对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肿瘤分化程度对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412例胸段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淋巴结转移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患者5年随访率为94.9%,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34.0%。按淋巴结转移个数分组:无淋巴结转移、1~2个淋巴结转移、3~6个淋巴结转移、≥7个淋巴结转移,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瘤分化程度分组,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低分化及未分化鳞癌,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9年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中的淋巴结转移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更为合理并能更好地反映食管鳞癌切除手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肺鳞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鳞癌伴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 NE)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方法:2003-01-2005-01收受手术治疗且病理为肺鳞癌的患者共67例。收集手术切除标本以及患者临床和术后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n)的表达。结果:肺鳞癌组织中NE标记NSE和Sy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76%、31.34%,肺鳞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NSE和Syn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伴NE分化的肺鳞癌与其临床分期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伴有NE分化的肺鳞癌更容易出现淋巴结的转移,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其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5.
CI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达  刘继先 《吉林医学》2008,29(19):1627-1629
目的:探讨CI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合理的廓清范围。方法:回顾性研究112例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的CI期周围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N2,占14.3%,腺癌、鳞癌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19.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IA期、IB期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7.5%、1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上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77.8%在上纵隔,下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71.4%在下纵隔,上、下叶肿瘤均可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结论:CI期周围型NSCLC应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选择性区域纵隔淋巴结廓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外科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表浅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T1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及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行食管鳞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估计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P=0.004)、浸润深度( P=0.009)、分化程度( P=0.030)和淋巴管肿瘤浸润(( P=0.00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 P=0.007)、浸润深度( P=0.003)、分化程度( P<0.050)和淋巴管肿瘤侵润( P<0.001)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3 cm的高/中分化黏膜内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小,有行内镜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肿瘤直径≥3 cm的高、中、低分化黏膜内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大,如行内镜切除术,需关注术后病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K2、p27kipl蛋白与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ⅡcelIlungCancer,NSCI.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宣威和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距癌组织边缘距离〉5cm)CDK2、p27kipl蛋白的表达.结果CD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胞浆.CDK2在宣威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明显高于CDK2在宣威鳞癌、非宣威鳞癌、非宣威腺癌以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5);CDK2在宣威鳞癌中的表达也高于其在非宣威鳞癌中的表达(P〈0.05);CDK2在非宣威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其在非宣威鳞癌和非宣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5);但CDK2在非宣威鳞癌中的表达与其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D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实验组的病理类型有关,实验组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kipl蛋A的表达主要位于胞浆;p27kipl在不同地区(宣威或非宣威),不同病理类型(腺癌、鳞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27kipl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O.05);p27kipl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K2蛋白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K2蛋白在宣威癌组织的表达高于非宣威癌组织;CDK2在非宣威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非宣威鳞癌和正常肺组织;CDK2蛋白和p27kipt蛋自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CD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层粘蛋白表达与肺鳞癌和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内层粘蛋白的表达与肺鳞癌和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79例肺鳞癌和腺癌间质中层粘蛋白的表达。③结果层粘蛋白的表达类型在不同分化的肺鳞癌中差异具有极显著性(Hc=10.29,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肺鳞癌的层粘蛋白表达类型明显不同于转移阴性组(χ2=11.13,P<0.05),层粘蛋白的表达类型在术后不同生存期的肺鳞癌病人间差异具有显著性(Hc=8.67,P<0.05),5年以上生存组明显不同于0.5年内死亡者(t=2.85,P<0.01)。但层粘蛋白的表达类型与肺腺癌的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术后生存期间均差异无显著性(Hc=1.56,0.49,2.60,P均>0.05)。④结论层粘蛋白的表达类型可作为判定肺鳞癌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T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原发部位的关系,探讨NSCLC术后放疗靶区的合理勾画.方法 回顾性分析335例Ⅲa(N2)NSCLC行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35个病人共清扫5976个淋巴结,阳性为1970个,转移率为28.7%.原发肿瘤T1,T2,T3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9.2%,33.2%,41.8%;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鳞癌.中央型与周围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3.6%,22.4%;原发肿瘤部位不同,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区域不同:左上肺癌最易出现4L,5,6,7,10,11区,左下肺易出现5,7,9,10,11区;右上肺易出现1R,2R,3,4,10,11区;右中肺易出现2R,3,7,10,11区;右下肺易出现2R,3,7,9,10,11区.发生跳跃式N2转移107例(31.9%),其中上叶肺癌多出现上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下叶肺癌及右中叶肺癌则可出现上、下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结论 Ⅲa(N2)期NSCLC胸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T分期、病理类型、原发部位有关,术后放疗临床靶区范围要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选择高危淋巴结引流区进行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抑制基因-1 (kangar 1,KAll)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间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S-P法检测胃腺癌中KAll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软件SPSSl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例胃腺癌中KAll的阳性表达率为55.6%(45/81)。KAl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转移阴性组表达率高于阳性组(P〈0.05);KAll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有关,高、中分化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KAII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375,p〈0.01)。KAll蛋白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6%)高于阴性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ll蛋白表达情况对胃腺癌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KAll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长径、浸润深度无关。蛋白表达阳性提示高生存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