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钙蛋白酶在实验性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脑内注射自体血液法制作小鼠脑出血模型,将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
组:0 h组(对照组)、2 h组、12 h组和24 h组,每组10只小鼠。收集血肿周围脑组织后检测血肿周围组
织钙蛋白酶活性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突触蛋白Ⅰ表达水平。重组的突触蛋白Ⅰ与钙蛋白酶共孵育后
检测其降解过程,并观察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和MDL28170的作用。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样大鼠肾上
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中加入钙蛋白酶,观察其细胞损伤作用和对突触蛋白Ⅰ的降解。
结果 脑出血后2 h血肿周围脑组织钙蛋白酶活性升高,至24 h达到高峰。脑出血0 h、2 h、12 h和24 h
后钙蛋白酶活性读数分别为234.32、343.87、425.29和597.36,12 h组和24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
有显著性(P<0.05)。同时突触蛋白Ⅰ水平逐渐降低,提示其降解。至血肿形成后24 h下降到对照组
的67.00%(P<0.01)。纯化的重组突触蛋白Ⅰ与钙蛋白酶共孵育后出现降解,孵育30 min后突触蛋白Ⅰ
含量下降至对照组(0 h组)的57.75%(P =0.001),在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50 μmol/L)和MDL28170
(10 μmol/L)存在的情况下,突触蛋白Ⅰ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87.00%和84.75%(与单纯钙蛋白酶处
理组30 min组相比,P<0.05)。外源性钙蛋白酶与PC12细胞共孵育12 h后细胞活力下降到对照组的
58.25%(P<0.01),而ALLN和MDL28170处理组细胞活力升高到对照组的83.00%和80.25%(与单纯钙
蛋白酶处理组相比,P<0.01)。
结论 钙蛋白酶通过降解突触蛋白Ⅰ参与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神经损伤,有可能成为脑出血的治疗靶
点。  相似文献   

2.
沈伟  孙圣刚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5):281-283,287
目的在离体细胞培养中探讨美满霉素(Minocycline,MC)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凋亡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C或MPP 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代谢活性,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PP 浓度为10μmol/L时建立多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C 100 μmol/L预处理可明显升高MPP 处理的PC12细胞活性;MC MPP 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MPP 组(P<0.01),但仍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MC对MPP 诱导的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重新启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MPP+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RK/MAPK通路活化水平。结果经MPP+处理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经25、50、75、100、150 mmol/L MPP+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97.32±2.41)%(、67.69±3.03)%、(56.00±3.12)%、(47.23±2.55)%、(40.00±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75 mmol/L MPP+处理后出现早期凋亡细胞,随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其处理4、8、16和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6±3.43)%、(8.34±3.55)%(、20.04±2.64)%和(28.46±2.35)%(P<0.01)。同时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P<0.01),细胞内ERK1/2通路活化。结论MPP+可通过活化ERK1/2通路重新启动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周期,并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福平对1-甲基-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形态、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MPP+诱导分化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正常细胞组PC12细胞形态完整,线粒体结构完整清晰;MPP+作用后,凋亡细胞数量增多,核固缩、碎裂明显,线粒体空泡化明显,部分细胞见凋亡小体形成;利福平作用后,随着利福平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程度及线粒体空泡化现象明显减轻,且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 利福平可减轻MPP1+所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程度,推测可能是通过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来减轻MPP+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的凋亡,但其作用的具体途径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满霉素(MC)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凋亡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10、50、250、500μmol/L)MPP+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选择最适当浓度的MPP+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PP+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经不同浓度(0、10、50、100、200μmol/L)MC预处理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的活性,以此筛选出具有最佳保护作用MC浓度建立MC+MPP+组;用电泳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MPP+组、MC+MPP+组细胞的凋亡率,以及此2组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1)在MPP+为10μmol/L时可见细胞凋亡最典型的梯状DNA条带,以此浓度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PP+组);用100μmol/LMC预处理的MPP+组细胞活性最高(P<0.05),以此作为此后实验用MC浓度。(2)MC+MPP+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mRNA的灰度比值分别为(22.83±2.10)%及68.08±1.14,极显著低于MPP+组的(45.89±2.28)%及86.50±1.43(均P<0.01),但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1.05±1.02)%及53.75±1.23(均P<0.05)。结论MC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mRNA表达保护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99mTc-Annexin V检测早期凋亡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与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结合特性,探讨使用凋亡显像剂99mTc-Annexin V早期活体显像诊断帕金森病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MPP+)处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以诱导其凋亡(PC12 0~200 μm/L, SH-SY5Y 0~500 μm/L),FITC -Annexin V及碘化吡啶(propidiumiodide, PI)双染进行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以99mTc-Annexin V与凋亡的细胞进行饱和结合实验及细胞摄取实验,研究凋亡细胞与Annexin V的亲和力及其摄取99mTc-Annexin V的动力学.结果 MPP+可诱导PC12细胞及SH-SY5Y细胞发生凋亡,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凋亡细胞可特异性与99mTc-Annexin V结合,亲和力可达(7.16±1.78)nmol/L,每个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的结合位点可达到(179±33)fmol/106cells (PC12)及(220±26)fmol/106cells (SH-SY5Y),且神经元的凋亡水平与其膜结合的99mTc-Annexin V放射性强度有相关性(P<0.001).结论 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与99mTc-Annexin V有高度亲和力,其所结合的99mTc-Annexin V放射性强度与细胞的凋亡水平相关,99mTc-Annexin V可用于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7.
6羟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帕金森病(PD)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本文用DNA末端标记法,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6羟多巴胺对儿茶酚胺细胞株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范围内的6羟多巴胺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而单胺摄取抑制剂脱甲丙咪嗪则可抑制其诱导的细胞凋亡。本文提示凋亡可能参与了PD早期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重新启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MPP 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RK/MAPK通路活化水平。结果经MPP 处理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经25、50、75、100、150 mmol/L MPP 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97.32±2.41)%(、67.69±3.03)%、(56.00±3.12)%、(47.23±2.55)%、(40.00±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75 mmol/L MPP 处理后出现早期凋亡细胞,随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其处理4、8、16和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6±3.43)%、(8.34±3.55)%(、20.04±2.64)%和(28.46±2.35)%(P<0.01)。同时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P<0.01),细胞内ERK1/2通路活化。结论MPP 可通过活化ERK1/2通路重新启动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周期,并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250μmol/L的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MPP+组,IGF-1+MPP+组和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再分为:(1)空白对照组;(2)MPP+组;(3)IGF-1组;(4)IGF-1+MPP+组;(5)MPP++LiCL组;(6)IGF-1+MPP++LiCL组。孵育24h后采用AO-EB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孵育4h之后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hospho-GSK-3β蛋白表达。结果(1)100nmol的IGF-1对MPP+处理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减少了MPP+所致的细胞凋亡。(2)LiCL起到了与IGF-1相似的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3)总GSK-3β含量各处理组没有太大改变,但磷酸化的GSK-3β含量IGF-1组高于与MPP+单独处理组。结论IGF-1可减少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磷酸化的GSK-3β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50μmol/L的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MPP+组、IGF-1组、IGF-1+MPP+组、IGF-1+MPP++LY294002组。孵育24 h后采用AO-EB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孵育4 h之后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Akt、磷酸化-Akt(phospho-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1)100 nmol的IGF-1能够显著抑制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总Akt含量蛋白表达水平各处理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磷酸化的Akt在IGF-1+MPP+组表达高于MPP+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 IGF-1可减少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磷酸化的Akt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含巯基抗氧化剂对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的抗氧化剂对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 应用TUNEL染色及电泳技术,观察4种不同的抗氧化剂对多巴胺(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结果 适当浓度的多巴胺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抗氧化剂GSH及N-AC在10mmol/L浓度下能显著抑制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P<0.05),而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E则无保护作用.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适当的抗氧化剂对于DA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hole)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MPP+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预处理细胞(0.01、0.05、0.1mmol/L)。处理24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以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反映细胞的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Bax/Bcl-2比值变化,以及检测细胞色素C的改变。结果蛇床子素可以明显减少MPP+诱导的PC12细胞活性的降低,LDH的释放,Bax/Bcl-2比值的增高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P〈0.05)。结论蛇床子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溶酶体和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及联合应用溶酶体抑制剂E64、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PC12细胞内硫黄素S、α-synuclei蛋白阳性聚集包涵体的形成,及应用Hoechst33258观察α-synuclei蛋白、硫黄素S双标阳性细胞的凋亡. 结果应用上述抑制剂后细胞活性下降(呈浓度依赖性)而细胞凋亡率上升;经药物处理后PC12细胞出现α-synuclei蛋白聚集和包涵体形成,E64组为(7.94±0.97)%,lactacystin组为(20.33±2.40)%,合用组为(36.77±3.50)%,与对照组比较及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ynuclei蛋白阳性包涵体细胞存在明显凋亡改变(17.29% ±1.54%).结论 溶酶体和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有可能通过诱导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内α-synuclei 蛋白异常聚集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变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MPP+处理PC12细胞制作帕金森病细胞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暴露于不同浓度EPO后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与DNA断端原位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nick end labeling, TUNEL)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并采用荧光法观察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以及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 MPP+可以使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增高;同时PC12细胞内ROS增多,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PP+还可以明显地提高Bax/Bcl-2比值并激活caspase-3。而EPO可以抑制这些由MPP+引发的改变,并在1 U/mL时发挥最大保护作用。结论 EPO可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自身抗氧化和抗凋亡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重启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RT-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经lactacys-tin处理后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出现早期凋亡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CyclinA和CyclinD1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Cy-clinB1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过度表达而重新启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周期,并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凋亡,产生神经元变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α-synuclein蛋白细胞内溶酶体途径降解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PC12细胞作为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载体,应用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建立α-synuclein蛋白细胞模型.使用溶酶体途径降解抑制剂E64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PC12细胞内硫黄素S、α-synuclein蛋白阳性聚集包涵体形成情况,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用E64处理鱼藤酮预处理过的PC12细胞后α-synuclein蛋白聚集且较多包涵体形成(15.36±0.8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酶体自噬途径可能在α-synuclein蛋白降解、聚集和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在离体的细胞培养物中 ,雌激素 (estrogen ,E)对 1 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的帕金森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以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将MPP+ 或E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 ,SABC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 (TH)的含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随MPP+ 浓度增加 ,细胞活性下降 ,MPP+ 浓度为 2 5 0 μmol/L时 ,吸光度A570 值为 0 30± 0 0 7,符合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随E浓度增加 ,细胞活性升高 ,呈量效依赖关系 ;当雌激素浓度 >10nmol/L ,细胞活性无明显增加。单纯用E组A570 值为 0 6 1± 0 17,比空白对照组 (0 4 9± 0 11)、MPP+ 组 (0 30± 0 0 7)、E +MPP+ 组 (0 5 6± 0 16 )细胞活性高 (P <0 0 5 ) ;TH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E组 (0 4 6± 0 0 6 )比空白对照组 (0 2 2± 0 0 7)、MPP+ 组 (0 10± 0 0 3)、E +MPP+ 组 (0 2 4± 0 0 4 )高 (P <0 0 5 ) ;凋亡率E组(11 5 % )比对照组 (31 3% )、MPP+ 组 (6 3 5 % )、E +MPP+ 组 (33 6 % )低 (P <0 0 5 ) ,每组细胞数为 2× 10 5个 /ml。E +MPP+ 组比MPP+ 组细胞活性高 ,TH含量高 ,凋亡率低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对PC12细胞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福平对1-甲基-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形态、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MPP+诱导分化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细胞组PC12细胞形态完整,线粒体结构完整清晰;MPP+作用后,凋亡细胞数量增多,核固缩、碎裂明显,线粒体空泡化明显,部分细胞见凋亡小体形成;利福平作用后,随着利福平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程度及线粒体空泡化现象明显减轻,且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利福平可减轻MPP+所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程度,推测可能是通过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来减轻MPP+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的凋亡,但其作用的具体途径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0.3 mmol/L的MPP+处理SK-N-SH细胞作为PD细胞模型,记为MPP+组,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用浓度分别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的黄连碱预处理4h后再用0.3 mmol/L的MPP+处理作为不同浓度黄连碱处理组。将miR-con、miR-146a-5p转染至SK-N-SH细胞后再用0.3 mmol/L的MPP+处理记为MPP++miR-con组、MPP++miR-146a-5p组;将anti-miR-con、anti-miR-146a-5p转染至SK-N-SH细胞后用20μmol/L的黄连碱预处理4h及0.3 mmol/L的MPP+处理记为MPP++Cop+anti-miR-con组、MPP++Cop+anti-miR-146a-5p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46a-5p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P+处理后SK-N-SH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yclinD1、miR-146a-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碱处理及miR-146a-5p过表达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CyclinD1、miR-146a-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miR-146a-5p逆转了黄连碱对SK-N-SH细胞增殖促进和凋亡抑制的作用。黄连碱处理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p-AKT、p-PI3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低表达miR-146a-5p逆转了黄连碱对p-AKT、p-PI3K表达水平的促进作用。结论黄连碱可促进细胞存活,抑制MPP+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46a-5p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β抑制剂齐墩果酸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MPTP腹腔注射法制作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在MPTP注射前后分别给予DNA聚合酶β抑制剂齐墩果酸干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免疫印迹法检测中脑腹侧TH蛋白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HPLC法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MPTP后出现行为学异常,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脑腹侧TH表达降低,活化的caspase-3水平增高,同时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降低.齐墩果酸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行为学评分,增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抑制caspase-3活化,并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水平.结论 齐墩果酸可能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