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贯煎及其加味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6 MV X直线加速器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造成辐射损伤,观察一贯煎及其加味对小鼠外周血象、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及免疫功能(胸腺、脾指数)、骨髓细胞计数、血浆与骨髓环磷酸腺苷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推测其对小鼠造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成功制备辐射损伤小鼠模型。一贯煎原方及其加味能升高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骨髓细胞计数(P<0.05),提高胸腺、脾指数(P<0.05),升高骨髓环磷酸腺苷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各指标在原方组与加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原方及其加味对小鼠辐射损伤有较好防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与免疫功能恢复,抗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梁金菇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梁金菇多糖(LJPS)对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用造血祖细胞克隆法,内源性脾结节形成法,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面观察了LIPS对60^Coγ射线照射5.5Gy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辐射骨髓及脾脏细胞的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LJPS辐射后第7天骨髓CFU-GM,CFU-E,CFU-F数量增加,辐射第14天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CFU-S明显增多,辐射第3,7,14天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上升。结论:LJPS对小鼠造血功能辐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理与调节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一例误受铯137放射源连续134天不均匀照射(估计相当一次全身照射4.1Gy)引起的亚急性放射病死亡的尸检结采.造血功能损伤是本例的基本病变.骨髓造血组织、脾及淋巴结示萎缩性改变.骨髓纤维化及肝、脾、淋巴结内髓外造血是骨髓再生障碍的后果.多器官的炎症性病变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则是本例的重要继发病变.肝血窦的囊性扩张、脑实质内散在性小灶状坏死是本例具有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目的在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复制出相当于活体内骨髓“间质性细胞”微环境对造血细胞的影响。妊娠10~11天以后的小鼠胚胎肝脏是个重要的造血器官,生后1周造血功能停止。在成年小鼠肝内存在有造血先质(祖)细胞。它们可能是来自血中的CFUs移植到支持它们生长的肝脏微环境,或者可能来自胚胎肝内持续性存在的CFUs在肝内激活。胚胎肝脏及成年期肝脏在体内提供造血细胞增殖的良好微环境。本文用小鼠胚胎肝、成年小鼠脾脏、骨髓及胚胎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底细胞层(贴附细胞层,Adheremt Cell Layer)作为条件培养基Condition Mdiun,(M)来观察骨髓  相似文献   

5.
一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骨髓象观察骈淮媛王桂林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北太平路医院造血功能损伤是急性放射病(ARS)的基本病变之一,骨髓象动态观察能客观反映造血系统的损伤与修复规律,并为ARS分度、分期提供依据及指导治疗。作者对1例中度骨髓型ARS...  相似文献   

6.
王琳 《临床军医杂志》2001,29(2):126-126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又称再生障碍危象或急性单纯红细胞系再生障碍。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感染和药物是常见致病因素。但甲巯咪唑引起者少见报道。患者 ,女 ,6 2岁 ,因发热、头晕、乏力 1周入院。查体 :体温 39℃ ,贫血貌 ,心肺正常 ,肝脾未触及 ,皮肤未见瘀点。患有甲亢 ,现正服用甲巯咪唑 ,总剂量 2 0 0 0mg。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Hb 40 g/L ,WBC 0 .6× 10 9/L ,PLT 12 4× 10 9/L ,Ret 0 .0 0 4,分类 5 0个白细胞 ,全为淋巴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正常。 (2 )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脾结节生成细胞增殖与分化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个脾结节和性染色体作为天然的细胞遗传学标志,证明存在于纯系LACA或C_(57)胎鼠肝脏和成年小鼠骨髓中的脾结节生成细胞(简称CFU-S)大多具有重建照射小鼠髓系与淋巴系细胞的功能。因而,是一类淋巴-髓系干细胞。然而,存在于正常成年小鼠外周血中的CFU-S,虽然它们也可以在照射小鼠脾脏上生成由各系血细胞组成的脾结节,但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已经失去了重建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能力,反映了CFU-S在功能上的不均一性。脾结节测试技术是目前测定造血干细胞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能够生成脾结节的细胞,不一定都具有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性,一些由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多向性造血祖细胞也可能在照射的小鼠脾脏上生成脾结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体外液体培养方法建立小鼠胎肝和骨髓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在贴壁细胞层上做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GM-CFU-C)培养,观察胎肝造血基质细胞和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对粒系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1~2周的胎肝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能抑制 GM-CFU-C 的集落生成,此抑制作用可被消炎痛拮抗。随贴壁培养时间的延长,胎肝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转而增加 GM-CFU-C 产率。不同培养时间的骨髓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均能明显地促进 GM-CFU-C 的生长。文中讨论了造血基质细胞与造血的关系以及两种来源造血基质细胞作用不同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对137Csγ射线和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8.0 Gy 137Csγ射线和CTX建立C57BL/6小鼠动物模型,观察DHEA低、中、高3个剂量对两个模型小鼠的造血干细胞脾结节形成细胞(CFU-S)数、外周血WBC、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 DHEA各组对小鼠137Csγ射线照射所致的外周血WBC、CFU-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的降低具有保护作用,并增大了脾脏指数。DHEA各组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WBC、CFU-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降低有抑制作用。结论 DHEA能减轻辐射和环磷酰胺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极重度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以C57BL/6(H-2b)雄性小鼠为供体制备MSC单细胞悬液.取雌性BALB/c(H-2d)小鼠120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MSC-A组、MSC-B组、MSC-C组和PBS组(n=30).均接受60Co γ射线致死剂量(8Gy)照射,前3组小鼠于照射后2h分别经尾静脉输注MSC 1×106、1×105、5×104/R,PBS组在相同时间点经尾静脉输注等体积(0.4ml)PBS.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变化,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粒-单系祖细胞(CFU-GM)及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计数,对Y染色体进行检测,并观察小鼠股骨骨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各组小鼠经致死剂量照射后,WDC、HGB和PLT均迅速下降,PBS组小鼠于照射后17d内全部死亡.MSC-A、MSC-B、MSC-C组小鼠的外周血WBC、HGB、PLT在2周左右开始逐渐恢复,观察至56d,各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61.9%、47.6%、38.0%.MSC各治疗组小鼠的生存率、骨髓单个核细胞、CFU-GM、CFU-S均明显高于PBS组(P<0.05),前述各项指标均随MSC输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移植后10d,MSC各治疗组小鼠骨髓中均可检测到Y染色体,但仅在移植后初期短暂植入.MSC输注后42d,MSC各治疗组骨髓增生活跃.结论 异基因来源的骨髓源MSC单独输注可促进极重度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随着MSC输注数量的增加,其促造血重建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南京192Ir源放射事故中患者的血液系统进行观察研究,探讨造血系统损伤规律,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的救治和随访提供临床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动态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取其双侧髂骨骨髓涂片观察骨髓象的改变,采用PCR-以测序为基础的分型技术(PCR-SBT)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突变情况;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含量,评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 患者骨髓造血轻度障碍,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受照后约40 d进入恢复期;受照侧骨髓增生低下;融合基因检测未检测到突变;局部感染导致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功能下降。结论 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造血系统损伤较小,病程分期不明显,造血功能恢复较快,尚未造成免疫抑制,但局部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临床医生需注意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骨髓微血管是骨髓细胞接受营养,调节物质,输出血细胞和废物的主要管道。骨髓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完成造血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本实验探讨测量大鼠骨髓静脉血流量的方法并观察照射后骨髓循环的改变,为进一步认识照后造血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CD34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辐射所致造血功能障碍时造血干/祖细胞表面CD34抗原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斑点杂交的方法,初步检测了昆明种小鼠受6.0Gy辐射后不同时相点时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表达量的变化,并对其可能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 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表达在受照后24h即明显增高,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至照后15d时仍较正常时高50%。结论 在此照射剂量时小鼠骨髓内残存的、具有造血功能的早期造血祖细胞在骨髓造血的内稳态遭到破坏后,可代偿性地迅速增加其增殖能力和细胞数量,以加速造血的恢复过程。这可能是机体对损伤导致造血功能低下时的一种代偿性增生机理。  相似文献   

14.
增殖期造血细胞是机体中对辐射最敏感的细胞。各种急、慢性放射病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造血功能的改变 ,包括因造血功能衰竭所引起的出血和感染有关 ,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是改善急性放射损伤所致造血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骨髓基质细胞是组成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主要细胞成份 ,由其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对造血细胞归巢、增殖和分化产生关键的作用。有研究报道[1 ,2 ] 基质细胞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HSC)联合回输可加快骨髓造血重建 ,但由于基质细胞来源困难 ,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笔者应用rhM CSF体外有效地扩增小鼠骨髓来源基质细胞 ,继…  相似文献   

15.
同基因骨髓移植55d后,受体小鼠免疫功能严重缺损,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等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经连续腹腔注射猴头菌多糖和胸腺肽15d后,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对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均显著增强:抗羊红细胞抗体(IgM)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加。实验结果提示:猴头菌多糖和胸腺素合并使用能明显促进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的早期恢复,且优于单独使用猴头菌多糖或胸腺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在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后,移植体外扩增并已获标记的同种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观察移植的MSCs在受体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布情况,揭示MSCs治疗急性辐射造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受体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1、2、3周组和照射对照组。在体外对同种小鼠MSCs进行培养、扩增,取第三代MSCs,用Hoechst 33342标记后,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已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的小鼠体内,于移植后1、2、3周取受体小鼠心、肝、脾、肺和肾做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MSCs在小鼠体内主要脏器的分布。结果接受MSCs移植的小鼠均存活至处死前,照射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内有3只死亡。在移植后各个时间点,几乎未见MSCs在受体小鼠心、肝、肺、肾内分布,而大量的MSCs则集中分布于受体小鼠脾表面。结论静脉移植的同种异体MSCs能在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体内长期存活,具有向特定损伤部位迁移的能力,参与了急性辐射损伤后造血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rhBMP-2m)对小鼠经6.5~7.5Gyγ射线全身照射引起的放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小鼠照射后1~6天于腹腔内注射rhBMP-2m生理盐水溶液,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0.5~2.0mg。观察动物的30天存活情况及几种造血指标。结果治疗组的30天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CFU-GM集落形成数,骨髓细胞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脾结节形成数,脾体比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较照射对照组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rhBMP-2m对小鼠的放射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同诱导造血因子释放,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8.
银耳多糖注射剂保护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银耳多糖注射剂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内源性脾结节形成,股骨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法观察银耳多糖在6mg/kg、12mg/kg、24mg/kg三个剂量时对137Csγ射线照射7.5Gy后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照射前连续3d给药,照后第9天受照小鼠的股骨有核细胞数、脾结节和脾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耳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方对放射损伤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髓基质细胞在调节造血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中起活性作用 ,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1 ] ,放射诱导造血功能障碍的主要机理是基质细胞的损伤[2 ] 。本研究观察不同类型中药对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集落 (CFU-F)形成能力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 :1 动物 清洁级昆明小鼠 2 0 0只 ,雌雄各 1 0 0只 ,体重2 5~ 30 g ,随机分成治疗组及照射对照组 ,各组均为 40只。2 药物 按健脾益气、补肝肾、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治疗原则分别组成a、b、c、d方剂。各方药物组成如下 :a 黄芪 30g、山药 1 5g、太子参 30 g、茯苓、…  相似文献   

20.
朱舜明  郭卫平  田琼  张洪新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260-263,F0004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MSC)同种异体移植对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小鼠造血修复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扩增,并将第三代细胞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同种接受全身大剂量射线照射的小鼠,测定移植后不同时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值,观测各组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S),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急性辐射造血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经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的小鼠,其WBC、RBC、PLT、HGB在移植后15-20 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WBC、PLT、HGB:P〈0.01;RBC:P〈0.05),移植组CFU-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能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在脾脏定居,增强造血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细胞数量,促进损伤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