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娜  刘敏  王志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63-2063
腰椎间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可能与纤维环内层和髓核缺乏血运有关。感染后,患体温多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三四周后X线平片才显示感染间隙变窄。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监测手段,众多学曾将血沉作为椎间隙感染的筛选和监测指标。因为引起血沉加快的临床因素较多,血沉在感染中的诊断作用已受到质疑。通过对C—反应蛋白(CRP)进行监测,证实CRP是急性相蛋白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林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28-772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的患者53例,采用免疫比浊度散射速率法,测定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与体温、血白细胞总数、血沉、痰菌培养、X线胸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CRP明显升高,抗感染治疗2周后CRP接近正常。结论 CRP可作为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可及早发现AECOPD,也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评价抗生素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测定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测定在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 (CRP)浓度、血沉 (ESR)、血白细胞总数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N)、痰培养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RP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患者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显著降低 (P <0 .0 1) ,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SR、WBC、N和痰培养。结论 CRP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汪洪  魏芳 《华西医学》2010,(5):825-82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8年1月9月住院治疗的80例AECOPD患者,分别测定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后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沉和体温,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ECOPD患者在感染期CRP总阳性率为100.00%,显著高于治疗前WBC、N%、血沉和体温的阳性率(P〈0.05);也显著高于感染控制后(P〈0.05)。结论 CRP作为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也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评价抗生素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以下简称CRP)是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为急性时相蛋白,分子量为100000-144000,正常情况下含量甚微,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或组织损伤和术后,CRP血中浓度会急剧升高,在炎症开始后6-12h就可检测到。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沉等反映感染情况的实验室指标相比,CRP具有辅助诊断和检测快速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尤其近年来,国内引入Quick Read CRP分析仪不仅可以检测血清CRP浓度,而且在门诊化验室,与多项血常规测定同时进行指血CRP浓度测定,为全面评估患儿现状感染情况和抗生素应用提供了更多实验学依据。2002年3月我科开展快速CRP检测项目,对其方法学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幸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302-1302
血沉(ESR)是全身或局部急性感染的非特异性、有临床价值的实验室急性时相反应检测方法。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机体感染的敏感指标。为比较两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作对89例新生儿感染患儿治疗前后CRP、ESR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董春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5):572-572,588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期蛋白.在创伤和感染等应激反应时其血中浓度升高,是急性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CRP与血沉(ESR)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我们对22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RP和ESR进行了检测.探讨其对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年至今978例腰椎间盘手术病人中发生椎间隙感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评价,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6例均表现为术后痉挛性腰痛,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CRP)增高,5例早期MRI即有特异性改变。16例椎间隙感染的病例采用3种治疗方法:5例保守治疗,7例通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进行病灶清除置管冲洗,4例手术治疗,均获痊愈。【结论】根据术后持续性痉挛性腰痛,CRP-血沉及早期MRI改变可对该病作出明确诊断,虽正确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本病,但PLD有较多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改变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健康对照10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分成2组(细菌性感染组及混合性感染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和发病后12h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化脓性扁桃体炎早期CRP明显增高,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发病后12h,CRP正常或轻度增高,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P<0.01)。对于混合性感染的患者,早期CRP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发病12h后CRP正常,而白细胞计数增高,单核细胞百分数增高(P<0.01)。结论 CRP与白细胞变化是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病程判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监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对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分为感染组(A组,30例),非感染组(B组,30例),术后行CRP动态监测(术后1个月),观察CRP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CRP水平均升高,B组患者在术后3d达到峰值,14d时回落至正常水平;A组患者中12例CRP持续升高,18例术后7d逐渐下降,2周后再次升高。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通过动态监测CRP,能够发现术后早期感染,并可作为判断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外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C),并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中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炎症指标高于对照组(P〈O.01)。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阳性患者血清CRP水平、血沉、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外周炎症反应,并与其他卒中因素共同引起急性期外周炎症指标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监测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3侧MP感染患儿SIRS发生率及与肺外损伤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心肌酶谱等指标的变化,及年龄、热程与发生SIRS的关系。【结果】MP感染常导致不同程度的SIRS,SIRS与肺外损伤相关,热程及年龄是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CRP、心肌酶谱是监测SIRS程度的敏感指标。【结论IMP感染患儿需密切监测SIRS的发生及进展,在正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基础上,适时及时应用短程激素及大剂量丙球阻断sIRS的进程,防止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CRP、血沉指标情况。方法选择65例强直性脊柱炎作为调查组,以65例正常群体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HLA-B27、CRP、血沉指标情况。结果调查患者HLA-B27、ESR、CRP指标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正常群体相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体内HLA-B27、CRP、血沉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群体,可作为临床诊断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2月至2010年8月治疗的8例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L4~54例,L5~S13例,L4~5/L5~S11例,保守治疗3例,5例行后路清创、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血沉、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恢复正常。8例患者获得8~36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感染无复发。细菌培养:金葡菌2例,表葡菌1例,其余阴性。结论血沉、C反应蛋白、MR I对本病早期诊断有帮助,保守治疗应严格卧床制动、抗感染,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和重症感染者行1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在细菌性感染患儿诊断、治疗、监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该院儿科细菌性感染患儿96例作为感染组,另选择同期非细菌性感染患儿96例作为非感染组,分析2组患儿体内PCT、CRP、WBC、Neu%水平及治疗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非感染组PCT、CRP、WBC、Neu%水平明显低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感染组血清PCT、CRP、WBC、Neu%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入院72h后,PCT、CRP、WBC、Neu%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细菌性感染患儿及疗效监测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其中CRP敏感度高,PCT特异性高,有利于细菌性感染患儿的鉴别诊断,结合WBC和Neu%进行检测,可作为细菌性感染患儿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常规指标模组。  相似文献   

16.
Micro-Test1血沉仪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蔚  熊立凡  徐燕萍  张巍 《检验医学》2007,22(3):254-256
目的初步评价Micro-Test1血沉仪并观察在免疫性疾病中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测定Micro-Test1血沉仪的精密度,比较血沉仪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相关性及正常对照组和疾病组的ESR和CRP指标。结果Micro-Test1血沉仪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与魏氏法测定ESR结果比较,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43)。结论Micro-Test1血沉仪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评价Micro-Test1血沉仪并观察在免疫性疾病中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测定Micro-Test1血沉仪的精密度,比较血沉仪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相关性及正常对照组和疾病组的ESR和CRP指标。结果Micro-Test1血沉仪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与魏氏法测定ESR结果比较,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43)。结论Micro-Test1血沉仪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内血浆中的一种正常蛋白组分,含量甚微当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CRP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增加,血浆中的CRP浓度会显著上升,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物,在临床上CRP浓度的测定非常有助于炎症和感染的检测,检测CRP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最灵敏指标之一[1].  相似文献   

19.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来的研究表明:C 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 ,CRP)是人体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CRP在健康人群中的浓度很低,但在人体受到相应的刺激(如炎症组织损伤等)后,CRP浓度迅速增加,并在1 8~2 4h后达到峰值。随着病情的转缓,CRP值迅速下降。由于其半衰期短(只有5~7h) ,在达到峰值后,以每天近5 0 %的速度迅速趋向正常(速度比白细胞、血沉快得多) ,这种特异性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了大量的诊疗信息。CRP作为炎症标志物,本身尽管为非特异性的,但对于细菌感染、各种炎症过程及组织坏死与组织损伤(如外科手术后)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  相似文献   

20.
血清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丙种反应性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表明病变活动在继续。炎症缓解期转阴或消失。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