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糖尿病患者血、尿微球蛋白变化及血微球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水平变化 ,探讨血 β2 MG与肾小球滤过率 (GFR)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对 44例糖尿病患者和 2 0名正常人进行血 β2 MG、尿 β2 MG、尿α1 MG及GFR检测及对照分析。结果 (1)病程 <1年和 >10年糖尿病患者血 β2 MG与GFR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P <0 .0 1) ;(2 )糖尿病患者血、尿 β2 MG及尿α1 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其尿α1 MG水平增高更明显 (P <0 .0 1) ;(3)病程 <1年的糖尿病患者其GFR值高于对照组 ,病程 >10年者其GFR低于对照组。结论 GFR与血 β2 MG具有一定相关性 ,尿α1 MG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其灵敏性高于血、尿 β2 M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排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为存在白蛋白尿或者eGFR60 ml/(min·1.73 m2)。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采用多项式回归及曲线拟合分析eGFR与尿ACR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纳入15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12.0)岁,CKD及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1.0%和28.9%。eGFR≥90、60~89、30~59、15~29 ml/(min·1.73 m2)患者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19.9%、34.5%、65.6%和100%。在正常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比率分别为3.0%、9.3%和40.4%。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当患者尿ACR90 mg/g时,eGFR下降缓慢且稳定保持在90 ml/(min·1.73 m2)以上,而当尿ACR≥90 mg/g时,eGFR则迅速下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KD及白蛋白尿发生率高,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CKD的筛查应该同时检测尿白蛋白与eGFR,为了延缓CKD的进展,应尽早对白蛋白尿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9)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与肾小球滤过率(e GF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57例T2DM的患者,测算ABI及e GFR,并根据修正肾脏病饮食(MDRD)公式计算估算e GFR。按照ABI分为ABI正常组与ABI下降组,检查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等水平,分析两组ABI及e GFR的关系。结果 ABI降低组的T2DM患者病程较长、T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 GFR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e GFR是ABI下降的主要因素,并与糖尿病病程、TC、hs-CRP相关。结论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T2DM患者的ABI逐渐减低,低水平的e GFR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危险因素,并与糖尿病病程、TC、hs-CRP相关。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肾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3例为研究对象,按eGFR分为肾小球高滤过组(133例)、肾功能正常组(194例)、肾功能轻度下降组(125例)、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71例).比较各组TBIL、DBIL、IBIL水平,并行相关因素分析,多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肾小球高滤过组各胆红素水平较肾功能正常组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为TBIL:(10.9±4.0)比(12.5 ±4.5)μmol/L、DBIL:(3.8±1.6)比(4.4±1.7) μmol/L、IBIL:(7.1 ±2.8)比(8.0±3.1)μmol/L,均P<0.05].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TBIL、DBIL、IBIL水平较其他3组均明显下降(F=15.296、15.024、11.609,均P<0.05).在eGFR< 130 ml/min的人群中,eGFR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eGFR与年龄、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07、-0.203、-0.149、-0.111,均P<0.05),与TBIL、DBIL、IBIL呈正相关(r=0.291、0.275、0.254,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RIA测定了77例糖尿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浓度。结果表明血清β_2m浓度在糖尿病蛋白尿组(15例)最高,为5.65±0.80μg/ml(M±SE),在单纯视网膜病变组(22例)高于无并发症组(40例),分别为3.01±0.12和2.44±0.06μg/ml,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34例)比较无差异,后者为2.44±0.08μg/ml。糖尿病蛋白尿组血BUN和Cr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1)
目的评估无排尿症状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肾病(DN)患者残余尿量(PVR)与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相关性。方法调查收治的门诊随访无排尿症状的T2DM患者42例,年龄53~85岁,平均(58.2±3.6)岁,其中男19例,女23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0~11分,平均3.7分,病程1~34年,平均11.9年。对患者的泌尿系统、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膀胱扫描仪测量PVR,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e GF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病变患者与视网膜病变患者较非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患者的PVR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患者的PVR较非DN患者高(P=0.04)。7例(16.7%)患者的PVR50 ml,平均e GFR显著降低,其中1例(14.3%)为微量白蛋白尿,6例(85.7%)伴有明显蛋白尿。e GFR和PVR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33,P=0.03),e GFR升高则是PVR50 ml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OR=:0.94;95%CI:0.88~0.99;P=0.04)。结论 e GFR下降是PVR50 ml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可通过早期测量PVR预测DN的发生,降低e GFR早期预防及治疗DN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新世界》2018,(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TCG)后总C肽(T-CF)、总胰岛素(T-RI)、总血糖(T-GLU)及血β-微球蛋白(β2-GM)、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尿酸(U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门诊就诊新发T2DM患者85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根据糖尿病肾病(DN)病理损伤高血流动力学特点分为3个组,依GFR-降低组;GFR正常组;GFR-高滤过组。肾脏损伤程度:GFR-降低组GFR正常组GFR高滤过组。比较各组胰岛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GFR水平与胰岛功能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不同指标对GFR的相关性及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血总胰岛素水平、血β-GM与GFR明显相关(P0.000 1);血HbA1c、血T-CF、血TG、血UA与GFR明显相关(P0.000 1);血糖(GLU)、血胆固醇(CHO)与GFR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血T-RI、血β2-GM、血T-CF、血UA、血TG、HbA1c与糖尿病肾病GFR密切相关,临床应积极干预。单纯高血糖、血CHO水平与糖尿病肾病GF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病变(WML)的特点,及其与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3例,分为糖尿病组76例和非糖尿病组77例.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患者WML严重程度.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高血压及中-重度WML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7.9...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诊断在糖尿病肾脏病变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9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行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和UACR检查。结果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分别有9.6%(15/157)、25.3%(23/91)、45.7%(21/46)出现了GFR的下降;以UACR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59.3%,以GFR为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6%、88.8%,而联合UACR与GFR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4%、54.3%;结论UAC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已有部分出现肾功能下降,联合GFR有助于更好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流行合作组(CKD-EPI)方程、糖尿病膳食改良实验(简化MDRD)方程及苦味酸法校正至酶法(MDRD-IDMS)方程估算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 方法 T2DM患者188例,用上述方程计算eGFR,与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进行比较,分析eGFR在不同肾功能分期的适用性. 结果 CKD-EPI方程的偏差[-9.40 ml/(min·1.73 m2)]小于简化MDRD[-12.61 ml/(min·1.73 m2)]及MDRD-IDMS[-10.20 ml/(min·1.73m2)].其30%、50%符合率(53.7%、80.3%)高于简化MDRD(45.7%、71.3%)及MDRD-IDMS(50.7%、76.1%)(P<0.01).诊断肾功能不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以CKD-EPI方程最高(0.928),效能最好.在不同肾功能分期中,CKD-EPI方程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1~2期有较低的偏差及更好的准确性,MDRD-IDMS与简化MDRD方程分别在CKD 3期、CKD 4~5期为优. 结论 3种方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相对而言,CKD-EPI方程可能更适合评估T2DM患者的eGF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421例,计算其GFR估计值(eGFR),按eGFR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肾小球高滤过组(B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C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D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比较各组间胰岛8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敏感性(IS)相关指标间的差异,并对eGFR与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组和D组HOMA-IR高于A组,IS指数(ISI)、葡萄糖处置指数(DI)低于A组(P〈0.05);D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AUCG)、AUCI高于其他三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与收缩压、病程、AUC1/AUCG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T2DM中,IR与eGFR呈负相关,IR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HRV频谱分析技术检测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HRV.按照估算GFR将89例患者分为A组(GFR≥60 ml·min-1.1.73 m-2)和B组(GFR<60ml·min-1.1.73 m-2).比较三组之间的HRV,并与GFR作相关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HRV各项指标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B组的HRV各项参数小于A组(P<0.05).GFR与HRV各参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GFR下降与HRV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估测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简化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RF),根据eGFR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eGFR>90 ml·min-1·1.73 m-2,B组eGFR 6090 ml·min-1·1.73 m-2。比较两组间baPWV的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aPWV与eGFR及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尿病病程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B组baPWV明显高于A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eGFR呈负相关(r=-0.532,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年龄、收缩压、HbA1c、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尿病病程等因素后,baPWV与eGFR仍呈显著负相关(r=-0.253,P=0.0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aPWV与年龄、收缩压及eGFR独立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年下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4-2008年进行两次核素测定GFR的T2DM住院患者309例,根据基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Sc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大量蛋白尿(L-UAlb)组;根据末次测定GFR时的UAER和Scr各组再分为无进展组与有进展组,计算GFR年下降率。结果3组GFR末次值与基线值比较,有进展组与无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GFR年下降率:N_UAlb无进展组为1.5±7.3ml/min,有进展组为3.2±3.9ml/minM.UAlb无进展组为2.7±9.2ml/min,有进展组为4.1±8.5ml/min;L-UAlb组为9.4±11.9ml/minN—UAlb组、M—UAlb组与L_UAlb组比较,GFR年下降率有进展组与无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HbA。C、收缩压与GFR年下降率呈独立正相关(r=0.92、0.06,P〈0.05)。结论T2DM患者GFR年下降率随UAlb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增加,HbA1c、收缩压是GFR年下降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收集本院1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基于肌酐的。肾脏病饮食改良方程(MDRD)计算,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按eGFR不同分为eGFR≥90ml·min-1·1.73m-2(A组,75例)、eGFR60—90ml·min-1·1.73m-2(B组,40例)、eGFR〈60ml·min-1·1.73m-2(C组,15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显著升高(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显著降低(P〈0.05),C组收缩压、TC、LDL-C显著升高(P〈0.05);B、C两组之间比较,C组肌酐、尿酸、尿素氮、收缩压显著升高,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与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号眭别、身高、体重、白蛋白、血脂、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联合血肌酐检测及测算eGFR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BMI、血压及TC、LDL—C,积极降低血尿酸、尿素氮水平,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一氧化氮和cGMP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糖尿病患者中 ,全身性的内皮功能障碍不仅存在于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中 ,而且也存在于尚无微血管病变者或以此预测微血管病变的发生〔1〕。糖尿病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是一氧化氮 (NO) /环鸟苷一磷酸 (cGMP)途径的障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正常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NO和cGMP的变化 ,探讨NO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74例 ,男 31,女 43,年龄 (5 9.6± 1.3) (30~ 79)岁。病程 (5 .7± 0 .6 )年。无急、慢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