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囊止血方案,观察组则服用奥美拉唑配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0.05。结论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对人体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测定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34例肝硬化非出血组患者及22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肝硬化并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表现:红血球压积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和血沉增快。出血可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又可加重出血,提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输新鲜血或/和浓缩红细胞,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作为改善病情和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因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而易致止血困难,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临床医师可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止血,并输注红细胞悬液提高携氧能力。合理输血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输血启动阈值、输血剂量尚存争议,近年仍在不断研究和探讨,本文现对近年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制定科学的输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可达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25%左右.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的急性病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对现今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研究做一综述,通过讨论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止血护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减少出血后肝性脑病及继发感染的发生以及防止因大出血导致的休克,降低病死率,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的谤因,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中有明显诱因74.0%,无明显诱因26.0%,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良好.50例患者痊愈出院82.0%,死亡18.0%,B组较A组死亡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因谤因复发而大出血,积极有效的护理,避免诱因复发,可减少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输液护理的更好方式。方法:将8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按常规依次输完每一组液体,生长抑素另建通路250ug静脉推注后,以250ug/h速度持续点滴4-6d。实验组分三期采用不同的输液方式:急性出血期用快速输液方式;血压稳定期用稳定的输液方式;药物维持期用慢速输液方式。生长抑素250ug静脉推注后,用微量输液泵以250ug/h持续泵入4-6d;观察24、48、72h有效止血率,出血复发率和肝腹水诱发率。结果:实验组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及肝腹水诱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输液护理方式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奥曲肽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8例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同时两组给予吸氧、禁食、补充血容量等常规疗法,再加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中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奥曲肽治疗)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7%。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奥曲肽在临床上对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陈学君  邹文英  史华兰 《医学信息》2010,23(16):2599-2601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的诱因,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中有明显诱因74.0%,无明显诱因26.0%,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良好。50例患者痊愈出院82.0%,死亡18.0%,B组较A组死亡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因诱因复发而大出血,积极有效的护理,避免诱因复发,可减少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外在成因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20例患者与20例乙肝肝硬化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生活、工作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便秘的发生与出血呈正相关(P<0.05).经治疗与护理后,本组20例治愈12例,好转6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90.0%.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高,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便秘的发生是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重要原因,而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胃镜检查的推广,门脉高压性胃病已被确认为引发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几个关键的护理环节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以预防出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00例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并作ROC曲线。结果病例组患者的TG、TC、HDL-C、LDL-C、ApoA1、ApoB、Apo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呈负相关(P<0.05),TG、ApoE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无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C、LDL-C低水平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LDL-C作为上消化道出血预测因子的准确性高于TC,当LDL-C水平低于2.565 mmol/L时(AUC=0.861,灵敏度82%,特异性73%),及TC水平低于3.995 mmol/L时(AUC=0.736,灵敏度75%,特异性64%),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明显增加。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TC、LDL-C低水平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当LDL-C水平低于2.565 mmol/L、TC水平低于3.995 mmol/L时,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指标结果,探讨分析肝硬化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比较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肝硬化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生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和平均病程分别为(49.7±9.4)岁、3.1875:1和(125.3±79.9)服务月,而死亡组只有平均病程(147.6±81.6)个月与之差异明显,是危险因素;相关生化指标中,生存组患者的肌酐和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81.77±70.84)umol/L和(108.3±266.83)umol/L,而死亡组为(189.5±176.3)umol/L和(274.9±301.7)umol/L,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肌酐和总胆红素是明显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病程、肌酐、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和血清钠离子水平,是其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门静脉高压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而侧支循环开放主要表现为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道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黑便、呕血、头昏、心悸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不仅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还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5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了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可使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研究表明,如何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目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内镜、介入治疗等。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病情、原发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子[尤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发病特点、诊治要点、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8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5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信息,进行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全面分析、探讨.结果 脑梗死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65.8%,单纯脑梗死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出血多出现在该病发生7d内,且多见梗死部位位于脑干及基底核;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死亡率(57.1%)远高于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需早日诊断,早日抗HP治疗.临床上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不低,需格外重视脑梗死这种并发症,尽早积极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5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激性溃疡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的高危因素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重症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结论应尽早去除应激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减少围产期窒息,积极治疗原发病,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张芝  赵建兰 《医学信息》2010,23(1):205-205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起病急,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病死率高达50%。我院自2006年~2008年使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临床获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俊 《医学信息》2010,23(4):1029-1030
2002年至2006年,我科收治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23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