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病解剖基础。方法 :48侧 (左右各 2 4侧 )成人防腐固定标本在肉眼或双目放大镜下解剖观察可能构成对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结果 :有 6 6 .6 %的拇长屈肌副头由内上至外下斜过骨间前神经主干前方。横过骨间前神经的结构还有 :尺侧副血管 (48.3% ) ,指浅屈肌发出至拇长屈肌的小肌束或纤维束 (10 .4% )。骨间前神经与桡、尺骨的关系 :77%骨间前神经走在桡骨颈前方下行一段 ,长为 3.9cm(37侧 ,) ;16 .7%骨间前神经在桡、尺骨之间走行 ;6 .3%隔指深屈肌走在尺骨的前方。结论 :拇长屈肌副头、横过骨间前神经的肌束和纤维等结构可能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2.
拇短屈肌形态特点及其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弄清拇短屈肌的神经支配,为临床有关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应用解剖学形态基础。方法:对30只成人手标本拇短屈肌形态和神经支配进行了观测。结果:拇短屈肌浅头受正中神经返支支配,拇短屈肌深头受尺神经深支支配。尺神经深支的拇短屈肌深头肌支出现率占86.7%,肌内平均支数为2.0±0.7支,有10%的拇短屈肌深头肌支既支配拇短屈肌深头,又支配拇短屈肌浅头,并有一交通支与正中神经相连。结论:10%的拇短屈肌具有双重性神经支配。因此,当正中神经损伤,部分病例的鱼际肌中个别肌肉可不出现瘫痪。  相似文献   

3.
在32具成人尸体的64侧上肢中解剖了骨间掌侧神经及其发出的肌支共510支,对其分支平面,分支数目,长度及其走行过程中的受压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旋前圆肌尺骨头的纤维弓,指浅屈肌腱弓,拇长屈肌的异常肌束和骨间掌侧血管的分支血管束是造成骨间掌侧神经受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解剖1具62岁男性标本时发现左前臂肌群中有2块异常屈肌,为积累国人肌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 桡侧变异屈肌和尺侧变异屈肌在肱骨内上髁下方起于指浅屈肌肱尺头的深面,肌腹向下分为2个头,移行后分别以长、短两腱止于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上.桡侧变异屈肌肌腹、肌腱较短,该肌全长115 mm,其中肌腱长15 mm;尺侧变异屈肌肌腹较短,肌腱较长,该肌全长265 mm,其中肌腹长125 mm,肌腱长140 mm,肌腱与指深屈肌腱伴行,穿腕管后与指深屈肌腱融合.  相似文献   

5.
拇长展肌起自桡骨、尺骨的背面和前臂骨间膜,走行于桡侧腕伸肌、指伸肌的深面和拇短伸肌的上方,在伸肌支持带深层,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走行于同一个纤维鞘中,随后拇长展肌腱向下止于第一掌骨底,拇短伸肌腱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我们在局解课上解剖一具男尸时发现一例双侧拇长展肌双肌腹、双肌腱变异。现详细报道如下。1拇长展肌的解剖双侧拇长展肌均于肌腹中下1/3处移行为双肌腹,以双肌腱止于第一掌骨底和大多角骨,分别命名为拇长展肌桡侧腱和拇长展肌尺侧腱。左侧拇长展肌在肌腹中下1/3处移行为双肌腹,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尺侧肌腱共行于…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几乎所有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参数均来自国外研究,尚未见有关国人组织材料参数的测量与报道。 目的:对国人足部的相关肌肉、肌腱材料做测量,获得初步的参数数据。 方法:解剖成年女性左小腿足新鲜标本拇长屈肌及其肌腱、拇短屈肌内外侧头、拇长伸肌及其肌腱、拇收肌横头及斜头、拇展肌,分别测量和计算各试样的截面积和位于夹具之间的长度并记录数值,将标本加载载荷,1个测样反复测量4次,采集强度极限、最大载荷等数据,以及载荷-位移曲线。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各标本的弹性模量。 结果与结论:共得到了包括拇长伸肌、拇长屈肌、拇收肌、拇展肌横头和斜头、拇短屈肌内外侧头、拇长屈肌腱、拇长伸肌腱9个样本的相关测量数据,主要包括长度、宽度、厚度、横截面积、最大载荷、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及易损伤部位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术后大鱼际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与返支易损伤部位。方法:对20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正中神经返支走行中存在的卡压因素以及易损伤部位。结果:(1)拇短屈肌浅头尺侧存在腱弓及腱纤维束结构,对正中神经返支形成卡压;(2)住屈肌支持带远侧返支与掌腱膜关系密切,在此部位掌腱膜可对返支形成卡压或术中易误伤返支;(3)走行中返支与拇长屈肌腱和示指屈肌腱存在交叉走行关系。结论:(1)返支走行中存在易卡压因素,治疗腕管综合征时应常规探查松解返支;(2)涉及拇长屈肌腱,示指屈肌腱和掌腱膜手术时,应注意防止损伤返支。  相似文献   

8.
骨间前动脉发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在参加 2 0 0 2年全国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习班解剖时 ,发现 1例 (双侧 )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 ,现报道如下。本次学习班尸体共 2 8具 (5 6侧 ) ,仅发现 1例 (双侧 )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 ,该尸体年龄约13岁 ,身高 135cm左右 ,体形中。在解剖右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的前臂尺侧皮瓣时 ,发现尺动脉在腕上仅发出两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 ,并没有皮支或肌皮分支至尺侧皮肤 ,但在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间隙中却有蒂血管支配尺侧皮肤 ,逆行寻找蒂血管来源 ,切断尺侧腕屈肌之腱性部将其向近端牵开 ,发现蒂血管来自骨间前动脉 …  相似文献   

9.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间前神经麻痹,从而使其支配的肌肉瘫痪。临床持点为骨间前神经支配的拇长屈肌,支配示指和中指的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无力,但手部皮肤感觉正常。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于1948年首次Parsonage和Tuener描述,他们报告了5例与肩部麻痹病变同时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0岁。因左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一年入院,于1988年6月行前臂屈肌腱转移替代术。术中显露背侧诸肌腱,未见拇长伸肌。伸展拇指的三条肌腱正常分布规律是: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位于解剖“鼻烟窝”的桡侧,拇长伸肌位于尺侧。因未见拇长伸肌,见  相似文献   

11.
第1骨间掌侧肌firstPalmarin-terosseous,有的作者称为拇短屈肌深头deepheadofflexorpolllclsbrevis[1]或拇短屈肌深层deepstratumofflexorPollicisbre-yis,或拇深屈肌[2],意见不一致。国内早在1964年就有人报导了有关第1骨间掌侧肌的调查结果[3],但教科书和有关手的专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鱼际肌肌肌内神经分支和肌梭密度的分布。方法采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和HE染色法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鱼际肌的神经常从肌起端深面入肌,神经入肌后在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收肌横头内与肌长轴垂直走向,拇收肌斜头和拇短屈肌内沿肌长轴平行走形。80%~82.5%的拇短屈肌和拇指对掌肌接受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双重支配。拇短屈肌浅头和深头、拇收肌横头和斜头有独立的神经支配,可分出神经肌肉亚部。4块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密集区多在肌的中部与近端,可见"Y"、"O"、"H"或"U"型等不同的神经吻合形式。鱼际肌肌梭密度高达16.19~27.14个/g,高低顺序为拇指对掌肌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收肌。结论鱼际肌肌内神经吻合丰富,肌梭密度高,除拇对掌肌外,其余肌块可作整肌或半肌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13.
1Neurovascular relationships of the approaches for arthroscopictotal trapeziectomy with ligamentous stabilization S.Durand·O.Gagey·A.C.Masquelet·P.Thoreux大多角骨全切除并韧带成形术关节镜入路与神经血管的关系研究汤普森悬吊成形术大多角骨全切除的关节镜入路与神经血管关系。选择15例术前摄片确诊患有腕掌关节炎的新鲜尸体,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87岁),使用小关节用关节镜。两种入路用于大多角骨-掌骨关节,尺侧入路定位于拇短伸肌肌腱的尺侧缘;桡侧入路定位于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拇长展肌连线的中点。还研究了…  相似文献   

14.
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右侧尺侧浅动脉一例,此种变异较少见。女性标本,14岁左右,身高156cm,体形略胖,四肢无畸形。左侧尺、桡动脉及骨间总动脉未见异常。变异的尺浅动脉,在右侧髁间线上,离桡骨颈约4.0cm处,从肱动脉发出。尺浅动脉外径2.3mm,穿肱二头肌腱膜,于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浅面与深筋膜下之间下行,沿尺侧腕屈肌的桡侧,伴尺神经至腕部,沿途发出数支皮支,肱动  相似文献   

15.
桡掌肌一例     
<正> 尸解一成年女尸时,发现右前臂屈肌多一块桡掌肌(或称副桡侧屈腕肌),现报告如下: 桡掌肌属长肌,以腱性起于旋前圆肌止点下方,桡骨下1/3上份外侧的骨膜上,肌纤维由外上稍斜向内下,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的深面,经腕管后成腱膜止于拇收肌斜头深面第二掌骨底。肌全长9.5cm,肌腹长6.8cm,最宽1.55cm,厚0.6cm,止端腱长2.7cm,宽3.0cm(见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较粗长,与贵要静脉伴行,在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内侧缘或尺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的浅筋膜中下行,分布于前臂掌面尺侧,远侧可达腕横纹;②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尺动脉近段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自尺动脉起始后,先经指浅、深屈肌之间,后沿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下8.7 cm处穿过深筋膜浅出至皮下组织中,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穿支蒂干长( 2.0±0.2) cm, 外径( 0.9±0.2) mm。 结论 可形成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们在解剖1具约65岁的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前臂正中尺动脉型掌浅弓变异。肱动脉沿肱二头肌下行至肘窝平桡骨颈高度分成桡动脉和尺动脉。尺动脉起始处的最大外径为4.0mm。尺动脉全程286.0mm。从肱动脉起始后,斜向内下方,行经旋前圆肌深头与屈肌深层之后,即下行于由指浅屈肌(外侧)和尺侧腕屈肌(内侧)所形成的尺侧沟内,并被尺侧腕屈肌覆盖。下行至腕部时,转向豌豆骨的桡侧,经腕横韧带的浅面到达手掌,于掌腱膜的深面,横行经过指浅屈肌腱的浅面,与正中动脉吻合成掌浅弓。尺动脉自起始处以下25.0mm分支出尺侧返动脉。以下10.0mm分支出骨间总…  相似文献   

18.
带蒂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因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反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按照保留尺侧腕屈肌主要血管和支配切断肌起止两端,经肌下和皮下道转位到肱二头肌正常解剖位置的术式设计,分析了血管神经蒂的选择和保护,讨论了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术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正>在制作一左上肢肌肉标本过程中,见其示指伸肌缺如图。为积累国人肌肉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图)。1正常示指伸肌起自拇长伸肌远侧的桡、尺骨背面及邻近的骨间膜,其肌腱与指伸肌肌腱一起通过伸肌支持带深面,穿过伸肌腱鞘,在第掌骨头对面2与到示指的指伸肌腱尺侧部联合。该标本前臂后群肌指伸肌深面和拇长伸肌内侧无起自桡、尺骨至示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制作一成年男性右上肢标本时,见其桡侧腕长伸肌及桡侧腕短伸肌肌腱分支及融合变异,较罕[1]见,为增加国人解剖学数值,现报道如下。桡侧腕长伸肌起点正常,沿肱桡肌桡侧下行,在距起点92.18mm处分为主肌腹和副肌腹。主肌腹和主肌腱走行及止点正常。副肌腹沿主肌腱向远侧走行143.64mm后移行为长163.50mm,宽4.52mm,厚0.82mm的副肌腱。副肌腱沿主肌腱尺侧贴桡骨体向骨间缘绕行,在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深面绕向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