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12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其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1例使用2次后死于脑出血,1例使用3月后死于心功能衰竭,2例使用9月后出现术肢肿胀,1例使用15个月后内瘘堵塞,7例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做好宣教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12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其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1例使用2次后死于脑出血,1例使用3月后死于心功能衰竭,2例使用9月后出现术肢肿胀,1例使用15个月后内瘘堵塞,7例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做好宣教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4.
5.
6.
总结了5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时机;根据不同的人造血管类型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采取间距式不定点穿刺法,执行严格的穿刺步骤;正确拔针及止血,穿刺失败的处理;日常护理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感染和血栓的出现。认为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针对血管情况进行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在2013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进行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术的6例患者,血液透析时穿刺和护理。结果6例患者共计血液透析198次,其中成功穿刺195次,成功率达98.48%;按照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特殊护理无差错。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良好的护理可延长人造血管的使用寿命,保证充足的血流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使用寿命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及维护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例使用2周后失功,1例使用6个月后死于脑出血,2例分别使用8个月、13个月后出现栓塞,进行处理后功能恢复,其余28例48个月内畅通率为100%。[结论]正确使用和维护人造血管内瘘,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最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年21日至今成功使用了一例人造血管内瘘通路用于血液透析,通过对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观察及保护等方面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7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7例人造血管内瘘患者,从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时机、穿刺前的评估、穿刺方法、止血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几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内瘘穿刺成功率及内瘘使用通畅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进行945例次透析治疗,穿刺成功923例次,成功率97.67%;出现皮下血肿15例次,血栓导致内瘘闭塞2例;2例内瘘闭塞者均重新行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使用至今;1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使用19个月后,因其他疾病死亡;人造血管内瘘使用时间为8~37(23.3±4.8)个月。结论:从穿刺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对人造血管内瘘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肾替代治疗方法,目前随着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变化,终末期肾病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老年透析患者也在逐年增加。我科收治1例老年脑出血透析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67例高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除2例高龄患者通过3次透析后死亡外,其余65例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结论:高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因此好的护理是提高高龄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老年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老年人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情况.方法对3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做回顾性分析,并将AVF的手术成功率及通畅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老年组AVF手术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84.75%、77.97%、67.80%、50.85%、40.68%和20.34%,对照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6.08%、92.16%、84.31%、70.59%、60.78%和41.18%,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AVF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自身器官及其周围组织产生自我消化作用所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1].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粉酶增高,以青壮年居多,老年人少见. 相似文献
18.
<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抗凝,是临床最经济、最实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应用肝素能诱导血小板减少,致凝血功能障碍,存在高危出血情况。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61例,均应用肝素抗凝,其中致1例血小板低下,临床应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Wang SP 《Hu li za zhi The journal of nursing》2006,53(5):93-97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experience of providing nursing care to an eighty year-old patient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The author cared for this patient in the role of clinical geriatric nurse specialist from May 11 to 23 in 2005. Through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careful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contact with family and nursing home healthcare worker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patient's cognition and physical function declines were due to delirium resulting from the last time the patient had been hospitaliz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In order to prevent incidents of delirium, three nursing goals were set: controlling infection, avoidance of delirium recurrence, and recovery of prior levels of physical fun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s used included UTI control, tube and catheter removal as early as possible,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uscle strength and exercise training. After two weeks of care, the patient could take food orally and the nasogastric (NG) tube had been successfully removed. Physical fun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improved from "dependent" to "partial assistance". Although UTI was controlled, removal of the foley tube failed due to prostate hypertrophy. No delirious event occurr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improved. From this experience, earl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for high-risk elderly patients in order to prevent delirious events and declines in cognitive and physical functions. The author hopes this case report will prove a useful reference to nurses charged with car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at risk for deliriu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