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证实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在湖北省荆州市和石首市现场接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菌80000人份,观察48h内体温、局部红肿等副反应和一年内接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者发病情况,同时设对照组。结果:所有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接种者未见严重副反应和异常反应,仅2例菌苗接种者有低热和局部红肿,48h后消失,安全性良好。接种组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2例,对照组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47例,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保护效果95.57%,95%可信限为85.43%-98.20%;对照组发生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人15例,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有效率100.00%,95%可信限下限77.08%。结论: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安全性良好,接种与疫区流行菌群一致的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在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新一代疫苗开发的主要候选者。本文主要对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基因结构、在感染动物中的表达状态、致病机制、在免疫保护中的特性以及在血清诊断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 6 0年代研制成功的钩端螺旋体全菌体菌苗 (简称菌体苗 ) ,一直沿用至今 ,对控制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流行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菌体苗接种次数多 ,反应较大 ,免疫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提高钩体菌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80年代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张锦麟等通过改进制备工艺 ,研制成了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 (简称外膜苗 ) ,通过实验室小量人体试验 ,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在进一步完善各项质控指标和改进生产工艺的同时 ,通过多年努力 ,先后研制成了二型、三型与五型钩体外膜苗。通过 2次小剂量人体接种反应观察 ,证明外膜苗全身和局…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在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新一代疫苗开发的主要候选者,本文主要对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基因结构,在感染动物中的表达状态,致病机制,在免疫保护中的特性以及在血清诊断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接种后的人体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接种后的人体反应观察余录根,谢广中,张锦麟,王志高,胡明生,朱风才,高占元,胡金保,杨祖宛,端家陆为提高钩端螺旋体菌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多年来,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改进制备工艺,研制成了钩端螺旋体外膜苗苗(简称钩端外膜苗)。通过...  相似文献   

6.
家兔钩端螺旋体自然感染调查黄自英1钩端螺旋体(钩体)的带菌动物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至少发现200多种动物携带钩体。四川已从24种动物中分离出钩体。而对家兔进行钩体血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于1987年、1991~1994年间对四川金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6-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人群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钩端螺旋体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方法 采取血培养、动物脏器培养做病原学分离,血清学检测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结果 从病人血及动物脏器中分离出8株钩端螺旋体,鉴定了6株,分属4种菌群,分别为爪哇、秋季、犬热及赛罗群;疑似病人血清、健康人血清、宿主动物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47%、34.23%;18.23%。结论 广东省人群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免疫保护作用;首次分离出赛罗群钩端螺旋体,在防治工作中应注意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钩端螺旋体疫苗应急性接种后的实际免疫效果.方法 对全县有水田的乡镇易感人群在疫期到来之前接种勾端螺旋体疫苗.结果 钩端螺旋体疫苗应急性接种可以有效的降低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川省近年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近年报告钩端螺旋体病最多的四川省仪陇县作为调查县。对仪陇县2009-2012年4年中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收集病例暴露危险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结果病例143例,对照129例。病例调查率为60%,病例发病时间越久,调查率越低。收割水稻时田中有水、发病前1个月接触到动物粪便、发病前15 d手或脚有伤口为病例发病危险因素,接种钩体疫苗为保护因素。结论仪陇县钩端螺旋体病高发与病例居住环境、田间劳作环境及病例在钩端螺旋体流行季节的个人行为有关,注射2针钩端螺旋体疫苗可有效预防钩体病。  相似文献   

10.
接种相应型号的钩端螺旋体菌苗(简称钩体菌苗),是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有效措施。由于人间流行菌型的更迭,本县于1989年起,改用“浙丁型”钩体菌苗。目前,各地接种该苗的剂量、针次不一,为了解人群接种不同剂量“浙丁型”钩体菌苗后的免疫水平,以提供防治工作依据,我们于1991年5~7月开展了本项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人及动物组织和体液中或污染材料中分离钩端螺旋体的一个主要问题系在接种物中有其它微生物的并存。常规方法是将污染材料接种于实验动物、过滤及试管连续稀释法来纯化。将抗菌剂加于培养基中作为体外选择性地分离钩端螺旋体尚未获得明显效果。Stuart报道用低浓度SD及ST来抑制钩端螺旋体培养物中污染杂菌。Dominguez用每毫升培养基中加100~200毫克双氢链霉素或200~500毫克氯霉素来抑制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疫苗进行联合接种动物实验研究,评价联合接种疫苗的安全性,确定最佳实验免疫剂量,为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的人群联合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6只实验鼠分层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采用背部皮下接种,取炭疽疫苗1/10、钩体疫苗1/5的人用剂量进行联合接种,同时组合两种疫苗的临近剂量组,即炭疽疫苗1/20、1/40,钩体疫苗1/3的人用剂量进行联合接种,运用体重、血液学指标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动物接种2种疫苗48~72 h后,部分动物接种部位出现局部水肿,2组(Ⅰ、Ⅲ组)出现动物死亡.免疫后某些时间点白细胞计数有变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采用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最佳剂量进行联合接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螺旋体     
3003钩端螺旋体ePL sx、。Mo一3八、BMo一10荃因转录表达的初步研究张明(钩端螺旋体病研究室)二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西医科大学一1994 .25(4)一365~367 经抓化锉一眠提取RNA的方法提取钩端螺旋体〔钩体)赖型。17嵘的总RN八.用主物素标记的钩体保护基因BM。一3入、BM。一10、问号钩体种特异性基因cPL sx及赖型钩体017株总DN八作为探针.分别与所提取的RNA进行;往点杂交。结果显示:以上探针均出现了不同强弱的杂交信号.证明了BMO一3A、BMO一10、cPL SX三个特异性纂因片段在017株钩体中得到了转录表达.提示其可能分别在钩体免疫保…  相似文献   

14.
武平县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的老疫区。近年来再度发生较大程度的流行。1987和1988年全县发病率分别为141.90/10万和162.51/10万。经病原和血清学调查证实,当地人群及动物的流行菌株群和血清群已发生较大变动。由于既往使用的菌苗株与近年来的流行株群别不符,1989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了符合当地流行菌群的丙五价钩体菌苗。为了对这批菌苗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作出评价,我们于1989年5~12月在武平县系统地观察了接种该苗的反应、免疫及流行病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型别,分布及宿主动物(传染源)种类凋查,是制定钩体病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省虽早在1957年就证实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但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很少进行钩体病的调查和防治工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二十年来,钩端螺旋体感染已在许多过去不知道有本病存在的国家中被发现。它在人、家畜及许多野生动物中发生。有人认为钩端螺旋体病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动物病,这并不夸张。许多临床学家(包括兽医)、公卫工作者及细菌学工作者可能对钩端病及钩端螺旋体知识的进展,尚不太熟悉,故在此对本病的各方面作一概略介绍,旨在澄清一些流行的误解,并激发进一步的关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我国目前发现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31个省份报告有病人或带菌动物,危害较大.数十年来通过钩体全菌体疫苗的应用,对控制该病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已研制成功双价及多价钩体外膜疫苗.着重介绍了钩体外膜疫苗外膜抗原的性质及其提纯、免疫原性、疫苗制备、疫苗的反应性、血清学抗体效果和现场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还对疫苗大规模预防接种的可行性及其免疫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卫生部日前颁发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在现行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喉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辖区内出口养猪场的卫生监管工作力度,保护养猪场饲养员的身体健康.[方法]应用我国常见的11种活钩端螺旋体做显微镜凝集试验,以抗体滴度1:100( )为近期曾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判定标准.[结果]抽查的32名养猪场饲养员中有4人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所抽查的养猪场饲养员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率远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加强这一人群的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对控制该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城乡两地鼠形动物中4种鼠传病原体感染情况,为防制鼠传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德清县武康街道和阜溪街道选取部分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和农田竹地等鼠形动物活动频繁的生活环境,应用夹夜法、笼夜法及粘鼠板法捕获鼠形动物,采集肝、脾、肺、肾4种组织样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新型布尼亚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4种病原体。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70只,武康街道和阜溪街道各捕获鼠形动物35只,其中黄胸鼠41只(58.57%)、黑线姬鼠15只(21.43%)、褐家鼠8只(11.43%)、臭鼩鼱6只(8.57%)。70份样本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汉坦病毒阳性10份(14.29%),钩端螺旋体阳性6份(8.57%);不存在汉坦病毒和钩端螺旋体复合感染;未检出新型布尼亚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臭鼩鼱未检出汉坦病毒和钩体。黄胸鼠、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汉坦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4.63%、20.00%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875),钩端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0.00%、26.67%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