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99锝m-亚甲基二磷酸盐肝胆显像对婴儿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SPECT仪对115例、日龄29~130 d持续性阻塞性黄疸患儿进行99锝m-亚甲基二磷酸盐肝胆核素显像,并经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手术及随访确诊。结果 115例婴儿持续性阻塞性黄疸患儿中34例为延迟性显像(其中30例为24 h略见肠道显影),73例肠道内无放射性浓聚,8例为正常显像。34例延迟性显像者中27例转外科腹腔镜下胆道探查(25例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2例瘀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行胆道冲洗术),另有2例临床随访证实为瘀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73例肠道内无放射性浓聚者中,45例转外科腹腔镜下胆道探查(43例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2例瘀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行胆道冲洗术),另有11例临床随访证实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核素肝胆显像对先天性胆道闭锁诊断的灵敏度为68.3%(54/79),特异度为85.7%(12/14),准确度为71.0%(66/93)。结论99锝m-亚甲基二磷酸盐肝胆显像结合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能正确鉴别先天性胆道闭锁与瘀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5′NT)与肝功能生化酶的联合检测在胆道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道恶性肿瘤74例,慢性胆囊炎70例,胆结石+慢性胆囊炎68例及正常健康人70例血清中5′-核苷酸酶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胆囊癌+胆管癌的血清5′N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组及正常健康人群(P〈0.05),而胆囊癌+胆管癌(伴梗阻)组与胆囊癌+胆管癌(未梗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良性疾病与健康人群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恶性疾病中5′NT与ALP、GGT呈高度正相关(r=0.665,r=0.519;F=57.16,F=26.588,P〈0.05)。血清5′NT、ALP、GGT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95.65%和94.59%。结论5′NT与肝功能生化酶类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诊断胆道良恶性疾病的较为敏感、有效的生化指标,有助于胆道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和分析肝移植术后胆汁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31例移植患者310份胆汁中的γ-GT活性。及其与它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移植术后第2、3天,γ-GT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OD2:P〈0.01;POD3:P〈0.05〉。第4天活性达-高峰。第5天有所下降,之后再回升。自术后第7天至第10天γ-GT活性与胆汁总胆汁酸浓度极好正相关(POD7-9:P〈0.01;POD10P〈0.05〉。[结论]胆汁γ-GT活性可以反映移植肝脏胆道损伤。肝移植术后的前3天γ-GT活性高低反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肝移植术后第7天至第10天γ-GT活性升高反映因肝脏功能恢复产生高浓度胆汁酸,其表面活性特性对胆道上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胆汁酸阳性)并经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十二指肠液检查无胆汁(胆汁酸阴性)且经外科手术探查诊断为胆道闭锁;并将胆道闭锁MRC及十二指肠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最后有34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30例MRC能清楚显示胆总管、肝总管结构,2例显示较小胆囊,2例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首次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31例,3例无胆汁。18例胆道闭锁中13例胆囊、胆总管和肝总管未显示,4例仅显示较小胆囊,1例仅显示较大胆囊,十二指肠液检查均无胆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中,17例与MRC及十二指肠引流诊断相符。结论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能直接观察有无胆汁,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1%;MRC能显示肝外胆道结构,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88.24%;十二指肠与MRC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06%,因此二者结合应用能较准确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5.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的早期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 (infantfilehepatitissyn drome ,IHS)和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 (extrahepaticbiliaryatresia,EHBA)是婴儿期阻塞性黄疸常见病因。EHBA发病率在亚洲国家为 1 0 0 0 0∶1 ,在西方国家为 2 0 0 0 0∶1。两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检查具有重叠性特征 ,故两者的早期鉴别诊断极为困难 ,且两者的治疗手段又截然不同 ,IHS仅需内科对症治疗 ,而EHBA则需手术、重建胆道、其预后与手术时年龄密切相关。1 定义1 .1 婴儿肝炎综合征 是指一组于婴儿期 (包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的降黄疗效。方法 将我院同期慢性重量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对照组82例(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降低显著,总有效率81.36%,与对且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病首位,为30%~50%,也是婴儿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最常见的引起婴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而婴儿阻塞性黄疸又主要由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与婴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胆汁酸阳性)并经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十二指肠液检查无胆汁(胆汁酸阴性)且经外科手术探查诊断为胆道闭锁;并将胆道闭锁MRC及十二指肠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最后有34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30例MRC能清楚显示胆总管、肝总管结构,2例显示较小胆囊,2例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首次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31例,3例无胆汁。18例胆道闭锁中13例胆囊、胆总管和肝总管未显示,4例仅显示较小胆囊,1例仅显示较大胆囊,十二指肠液检查均无胆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中,17例与MRC及十二指肠引流诊断相符。结论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能直接观察有无胆汁,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1%;MRC能显示肝外胆道结构,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88.24%;十二指肠与MRC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06%,因此二者结合应用能较准确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9.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苷酶(AFU)和5'-核苷酸酶(5'-NT)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AFU;用酶法检测5'-NT。结果单项AFP、AFU、5'-N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AFP、AFU、5LN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5'-N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达95.2%,显著高于单项AFP阳性率54.2%(P〈0.01)。结论AFP、AFU、5'-N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对单项AFP检测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婴幼儿肝炎综合征诊疗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该指标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循环法分析技术,用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5例肝炎综合征患儿及50例正常对照组婴幼儿空腹血清TBA及其他6项肝功能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TBA值频数经对数转换后,正态性D检验呈对数正态分布,参考范围:(0~11.8)μmol/L。患儿组血清TBA异常率达91.1%,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BA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检测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TB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常规指标。结论 血清TBA测定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穴位电刺激在淤胆型肝炎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关珍  沈轶群  杨丽 《护理研究》2002,16(8):439-440
为了解穴位电刺激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效果 ,运用传统中医经络学理论与现代电疗技术相结合 ,对 3 0例淤胆型肝炎病人进行穴位电刺激 ,并与传统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治疗 15d、3 0d病人客观指标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胆汁酸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提示 :电刺激治疗淤胆型肝炎可促进黄疸消退、皮肤瘙痒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的降黄疗效。方法 将我院同期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 (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 ) ,对照组 82例 (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降低显著 ,总有效率 81.3 6%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降黄疗效显著 ,副作用少 ,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与干扰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与干扰素治疗;对照组30例,只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并进行疗效比较,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和ALT、AST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ALT、AST明显降低,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加用地塞米松与干扰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δ-胆红素,ADA,γ-GT和ALP在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大庆市第二医院88例健康人群、67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29例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进行了δ-胆红素,ADA,γ-GT,ALP和ALT酶活性平行检测,用SPSS10.0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δ-胆红素和γ-GT结果在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均为100%.而ADA在急性黄疸型肝炎组中虽只有88%阳性率,但其在梗阻性黄疸组中有非常低的阳性率,在两病例组中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δ-胆红素,ADA,γ-GT和ALP的联合检测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良好指标,若4项指标均增高,则为肝细胞性黄疸;δ-胆红素,γ-GT和ALP显著增高,而ADA正常则为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5.
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胆型肝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淤胆型肝炎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侧,对照组用内科综合保肝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12.5%),有效13例(40.6%),无效15例(46.9%),总有效率53.1%;治疗组显效15例(46.9%),有效8例(25.0%),无效9例(28.1%),总有效率71.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22,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罗通行  李萍  高宝秀  黄俊  叶明 《华西医学》2004,19(3):444-445
目的:探讨血清5’-NT及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在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炎组186例、健康对照组38例血清5’-核苷酸酶及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等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炎组病人血清5’-NT活性水平升高明显,特别是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中的异常升高率分别达到92.1%、100%。其它肝功能生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从不同方面反映肝炎患者的肝脏病变。结论:5’-NT是各型肝炎诊断的一项较敏感的生化指标;多项生化项目联合分析,可提高肝炎实验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酒精性肝病的实验室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实验室诊断在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测定健康者、酒精性肝病患者、非酒精性肝病(甲肝、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病期(ALT≥65U/L)及治疗后(ALT≤65U/L)血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m-AST)、纤维结合蛋白(Fn)、γ-谷氨酰转移酶(r-GT)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m-AST在ALD组和NALD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与46%(P〈0.05),Fn在ALD组和NALD组中的阳性检出率57%与60%(P〉0.05),γ-GT在ALD组及NALD组中阳性检出率90%与88%(P〉0.05);in-Asr在ALD组19.3±10.3U/L与对照组t检验P〈0.05与NALD组t检验P〈0.05;Fn在ALD组335。6±59.5mg/L与对照组t检验P〈0.05与NALD组t检验P〉0。05;r-GT在ALD组67.5±54.4U/L与对照组t检验P〈0.05与NALD组t检验P〉0.05;AID组治疗前后m-AST、Fn下降较为明显,经t检验P〈0.05说明治疗前后m-AST、Fn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m-AST活性测定对有无活动性酒精性肝病有诊断和鉴别、及疗效有诊断价值;Fn的测定对早期判断酒精性肝病以及治疗疗效有一定价值,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良好指标;r-GT酶诊断酒精性损伤的敏感性甚高但γ-GT增高的特异性不高。  相似文献   

18.
金双歧佐治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2例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采用常规治疗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以观察微生态制剂对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黄疽消退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均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290-1291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心肌酶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及20例正常孕妇,比较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结果】ICP组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CP组间接胆红素(IB)和肌酸肌酶(CK)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ICP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和γ-GT与TBA存在正相关(r=3.54,P〈0.05),与TB、DBI、B、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间不存在相关(P〉0.05);CK与TB、DBI、B、胆汁酸、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间不存在相关(P〉0.05)。【结论】LDH和γ-GT增高可以提示诊断和预后,而CK没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婴儿梗塞性黄疸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选择鉴别新生儿的胆道闭锁和肝炎方法。方法 我们选择 5 1例梗阻性黄疸的患儿分别进行超声和ECT检查。结果  31例手术证实的先天胆道闭锁的患儿经超声诊断出 18例 ,ECT诊断出 2 9例。超声诊断的正常患儿中有 13例被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 ,ECT则将 12例的新生儿肝炎误诊为胆道闭锁。两种影像综合起来诊断发现 :所有 31例胆道闭锁患儿均得到确诊。仅有 6例肝炎患儿得到确诊。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对于新生儿先天胆闭锁的诊断性较高 ,但对于肝炎的诊断性很低 ,所以在判定时必需结合其他的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