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65-966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和尿α1-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均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和尿α1-MG检测,并以肾穿刺活检结果为标准,统计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并比较糖尿病及糖尿病肾损害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和尿α1-MG水平。结果经肾穿刺活检发现,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41例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和尿α1-MG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准确性为87.64%,敏感性为87.80%,特异性为87.50%; 2型糖尿病肾损害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及尿α1-MG水平均高于2型糖尿病者(P <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NAG和尿α1-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效果显著,可发现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镉接触者早期肾损害指标的测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镉对作业工人尿蛋白、尿氨基酸、尿NAG(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的影响。[方法 ]作业环境检测采用原子吸收法 ,尿蛋白测定为改良土屋氏法 ,尿氨基酸为比色法 ,尿NAG测定使用上海科技大学研制的NAG基质试剂作底物的比色法。[结果 ] 72名镉作业工人尿蛋白、尿NAG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尿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 (P<0 0 5 ) ;随着镉接触工龄的延长 ,其尿蛋白、尿氨基酸、尿NAG含量有增高趋势。 [结论 ]镉能引起作业工人的慢性肾损害 ,并存在时间效应 ,尿NAG测定可用于早期发现肾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职业接触镉工人144人为接触组和未接触镉且体检未见异常的员工11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中镉(Cd)、α,-微球蛋白(α-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KP)、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含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镉作业工人尿镉含量在各接触组中均增高,尿α1-MG、β2-MG、RBP在接触2、3组中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各接触组尿GGT、NA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镉、α1-MG、β2-MG、RBP、GGT、NAG可作为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长期接触CS2工人色觉功能及尿2-硫代塞唑烷-4-羧酸(TTCA)水平.方法应用FM100-HUE方法检测工人辨色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工人班末尿中TTCA含量.结果CS2暴露组接触CS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5.53±6.29mg/m3.常规眼科检查未见特异损伤;FM100-HUE检查男、女工主要在5年~工龄段总错误得分水平、绿色及蓝色区带得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工龄段对照组(P<0.05).暴露组女工尿TTCA含量低于男工(P<0.01);15年工龄以上工人尿TTCA含量显著增高;10~15年工龄段男工尿TTCA含量与绿色区带的错误得分水平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CS2对作业工人辨色力有一定影响,提示FM100-HUE辩色检查可作为低浓度CS2对视觉系统毒作用敏感的健康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职业接触对尿中3种小分子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12名TCE接触工人和70名对照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收集班后尿,测定三氯乙酸(TCA)水平及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结果3种小分子蛋白α1-M、β2-M、RBP水平在两组调查对象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作业工龄、TCE浓度、尿中TCA水平分组后,作业工龄≥1.9a的工人α1-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E浓度(198.0~257.0mg/m3)组及尿中TCA水平≥50mg/L组的工人R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和高水平TCE职业接触可致作业工人尿中α1-M、RBP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6.
氧化镉对作业工人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气中氧化镉粉尘对作业工人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某电池厂氧化镉作业工人493人及对照组283人进行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分析,结果氧化镉接触组尿镉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接触工龄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接触组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工龄≥3年时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镉的暴露与尿镉呈正相关关系,尿β2-微球蛋白是肾损害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检验中实施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共计33例(研究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人员均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分析组间对象的MA、TRF、α1-MG数值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A、TRF、α1-MG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患者的病情程度变化而发生改变,P值均小于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检验中实施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能够明确患者的疾病状况,具有十分肯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焦炉作业工人血清中丙二醛(MDA)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106名焦炉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72名无任何职业有害物质接触史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和尿样,用试剂盒检测血清MDA和尿β2-M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焦炉工血清MDA水平明显增高;经尿肌酐校正后的尿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触组中,炉顶工血MDA和尿β2-MG水平均高于炉侧工和炉底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8名调查者血MDA和尿β2-MG呈正相关。结论焦炉逸散物可导致焦炉工人生物膜氧化损伤和早期的肾损害,可以把血清MDA和尿β2-MG一起作为焦炉工人职业损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二硫化碳接触工人尿2-硫代噻唑烷-4-羧酸排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 (CS2 )接触工人尿 2 硫代噻唑烷 4 羧酸 (TTCA)的排泄规律 ,为制定CS2 短时接触生物监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受试对象分为 3组进行实验 :(1) 14名非CS2 接触者在某CS2 车间暴露 2h后收集不同时段尿液 ,分析其TTCA浓度变化 ;(2 )某CS2 车间 15名CS2 接触工人三班倒休息 4 8h后上班 ,连续收集 3d班前、班中、班末尿 ,分析其TTCA浓度变化 ;(3)收集 4 0名长期接触CS2 工人班末尿 ,分析其TTCA浓度变化与工人接触CS2 的 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PC TWA)的关系。结果 第 1组研究结果显示 ,接触CS2 4h后 (此时已停止接触 2h)尿中TTCA含量达到最高值 [(1.0 3± 0 .72 )mg/gCr];第 2组研究结果显示 ,班前尿TTCA含量极低 [(0 .37± 0 .2 8)mg/gCr],与班中尿 [上班后 4h(1.2 3± 0 .71)mg/gCr]及班末尿 [(1.31± 0 .78)mg/gCr]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班中尿TTCA值与班末尿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第 3组研究结果显示 ,班末尿TTCA值与工人PC TWA之间有直线关系 [Y(TTCAmg/gCr) =1.16 36X(CS2 mg/m3) - 5 .4 116 ]。结论 班末尿TTCA值可作为CS2 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情况和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水平及其关系,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进行检测,以接触氟作业工人136名为接触组,不接触氟员工72名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尿氟含量检测,分析尿氟含量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关系。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超标率为60.71%;接触组工人尿氟含量(92.63±55.65)μmol/L,高于对照组尿氟含量(30.56±10.82)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作业工人主要临床自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随着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尿氟含量与所处岗位空气中氟化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较为严重,接触氟作业工人受到一定的职业危害,应完善工作场所的除尘排毒措施,加强作业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尿氟是一个良好的氟接触指标,尿氟检测能反映作业工人接触氟的程度和体内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11.
铅作业工人尿中γ—谷氨酰移换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8名铅作业工人的肾功能和卟啉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果表明尿γ谷氨酰移换酶(γ-GT)活性下降与尿铅浓度和铅中毒程度无明显相关;尿γ-GT活性下降是反映铅中毒性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γ—GT检测可作为铅中毒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系列微量蛋白检测在儿童(<13岁)肾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尿路感染患儿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80例及正常儿童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含量,采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除急性肾小球肾炎组的α1-M,尿路感染组的IgG、α1-M、TR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组别其余项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的α1-MP<0.05外,其余均P<0.01);117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检出阳性47例,阳性率为36.75%。结论:尿系列微量蛋白测定可用来判断儿童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3.
铅作业工人肾损害早期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肾脏损害的早期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0名铅作业工人分为铅接触正常组、铅吸收组、慢性轻度铅中毒组,并以无铅接触史的43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铅(PbB)、尿铅(PbU)、血红细胞游离原叶啉(FEP)、尿δ—氨基酮戊酸(δ-AL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果 铅作业工人PbB、PbU、H0、δ-ALA、NAG、R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2-MG虽亦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性。结论:长期职业性铅接触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尿NAG、RBP可作为铅中毒肾损害早期敏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27名铅作业工人的肾功能和卟啉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卟啉代谢紊乱先于铅中毒性肾损害,铅接触组的尿NAG-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尿NAG-B无明显变化;尿NAG-A活性下降是反映铅中毒性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其检测价值比尿总NAG测定大。尿NAG-A活性检测可作为铝中毒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镉及其他合物主要用于电镀、制造镍镉电池、镉合金等 ,长期接触可引起机体肾功能障碍 ,肺气肿、肝损害等。人类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表现镉慢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脏。为了做好镉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 ,我们对本市某厂镉作业工人尿蛋白、尿氨基酸的含量进行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某厂镉作业工人 72名 ,其中男 5 2人 ,女 2 0人 ,平均年龄 35 .6岁 (2 1岁~ 5 3岁 ) ;镉接触工龄平均 16 .4年 (2年~ 35年 ) ,同时选择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干部、工人 72名 ,基本情况与前相近。1.2 调查项目 尿蛋白…  相似文献   

16.
职业性汞接触对肾小管毒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职业性汞接触对肾小管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微量蛋白。54例职业性汞接触工人连续5年测定3次尿微量蛋白作为接触组。70例非汞接触工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接触组第1次尿微量蛋白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接触组尿Alb、IgA第1次与第3次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别(t=2.4129、2.1361,P<0.05)。接触组尿IgG第2、3次与对照组之间比较也有差别(t=1.9608、1.9670,P<0.05)。而尿IgM在所有组之间均无差别。接汞组、汞吸收组尿Alb、IgG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别(P<0.05)。且与接汞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汞在正常环境浓度下对肾小管具有一定潜在影响。通过动态观察对汞接触工人进行健康监护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镉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状况。方法对江苏省某镍镉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镉作业工人进行尿镉水平检测。结果个体采样的8个含镉作业岗位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有6个岗位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1 177名镉作业工人中有18例尿镉水平超标。尿镉超标工人所在岗位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不同工龄镉作业工人尿镉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企业应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镉的浓度,减少作业工人的接触时间,将镉对人体的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尿中微量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传统尿常规方法 (四溴酚蓝比色法 )检测尿中蛋白 ,虽然成本低 ,但是敏感性也低 ,由美国Beckman公司推出的Array 36 0尿中微量蛋白测定系统 ,用速率散射法对尿中微量蛋白进行定量测定。我们对此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 (MA)、α1-微球蛋白 (A1M)和转铁蛋白 (TRU)进行了方法学分析和临床应用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病人标本来自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正常人标本来自经体检各项检查均正常的健康人。Array36 0pro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低剂量汞蒸气对工人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光源生产企业接触汞作业工人尿液,检测其汞水平、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收集该厂2004-2009年汞作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汞质量浓度资料.结果 车间空气中汞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0.001~ 0.00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为0.001~0.008mg/m3,将接触汞工人工龄(分为<5年和≥5年)与尿汞水平、尿β2-M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工龄与尿汞水平、尿β2-MG水平之间,尿汞水平和尿β2-MG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工作场所汞蒸气质量浓度低于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长期接触汞对工人的肾小管功能尚未发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27名铅作业工人的肾功能和卟啉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卟啉代谢紊乱先于铅中毒性肾损害,铅接触组的尿NAG-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尿NAG-B明显变人;NAG-A活性下降是反映铅中毒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其检测价值比尿总NAG测定大。尿NAG-A活性检测可作为铅中毒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