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与细胞毒药物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以期探索结肠癌治疗新途径。方法结肠癌SW-480细胞(1×107/只)注射到30只裸鼠皮下,建立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长至2--3 mm时,随机分6组。给药途径均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期间,定期用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大小。疗程结束时,取下瘤体,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药物毒性反应,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各试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FU+Canstatin组低、高浓度联合治疗组抑瘤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4.76%和82.04%。②免疫组化:5-FU+Canstatin组低浓度组(22.6±3.6)和5-FU+Canstatin组高浓度组(15.0±2.8)治疗小鼠肿瘤组织内MVD显著低于对照组(36.4±5.6)和5-FU治疗组(31.2±4.0)(P〈0.05),而5-FU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各实验组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结论重组人Canstatin蛋白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生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结肠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拉瑞林对HEC-1B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EC-1B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阿拉瑞林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5-Fu)组。30d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质量,并观察抑瘤率及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移植瘤VEGF的表达。结果阿拉瑞林组和5-Fu组平均瘤质量和抑瘤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低、中剂量阿拉瑞林组VEGF阳性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阿拉瑞林组、5-Fu组VEGF阳性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拉瑞林有一定的抑制子宫内膜癌生长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能通过对VEGF的表达调控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方案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乳腺癌荷瘤裸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化疗组、内皮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化疗组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用药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期间测量肿瘤大小,实验结束取肿瘤称重,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比较各组的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VEGF,HIF-1α及P53的表达。结果 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64.63%,化疗组抑瘤率为35.47%。联合用药组与其他3组MVD计数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化疗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VEGF、HIF-1α和P53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控制裸鼠乳腺肿瘤生长,降低肿瘤MVD,其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及HIF-1α的表达。内皮抑素对P53的作用机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荷人结肠癌的裸鼠动物模型,观察三苯氧胺(TAM)、氟尿嘧啶(FU)、TAM+FU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裸鼠成瘤后给药3周,均分为TAM组、FU组、联合组、对照组。给药方法:TAM剂量为20mg/(kg·d),FU剂量为300mg/(kg·d),制成悬浊液灌胃,每日2次,时间为3周。对照组相应同时给等量0.9%NaCl溶液。停药48h后处死。每3天测量体积(V=1/2ab^2),称体重。处死后称瘤重、体重和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裸鼠移植瘤凋亡水平。结果:TAM组、FU组、联合组均可抑制肿瘤生长(P〈0.05)。TAM组、FU组、联合组均可诱导裸鼠移植瘤的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抑制了荷瘤裸鼠结肠癌细胞株Lovo移植瘤的生长并能促进移植瘤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对人宫颈癌HeLa S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HeLa S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肩背部皮下,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阿帕替尼组(200 mg·kg-1)、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低(200 mg·kg-1+ 10 mg·kg-1)、高(200 mg·kg-1+ 2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按剂量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 14 d。检测裸鼠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 法检测瘤组织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caspase 9、细胞色素C(Cyto C)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阿帕替尼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均显著降低,抑瘤率、细胞AI、caspase 3、caspase 9、Cyto C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阿帕替尼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显著降低,抑瘤率、细胞AI、caspase 3、caspase 9、Cyto 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且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株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优于单独使用阿帕替尼。  相似文献   

6.
郭俊宇  陈应超 《河北医药》2016,(24):3704-3707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乏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接种于雌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0只),待肿瘤结节4~6 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异甘草素组(50 mg? kg-1?周-1)、放疗组、异甘草素(50 mg? kg-1?周-1)联合放疗组。依照各组不同治疗措施处理,定期测量瘤体体积,20 d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分别计算4组抑瘤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瘤体组织中HIF-1α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异甘草素联合放疗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单纯异甘草素及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异甘草素联合放疗组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放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异甘草素能增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裸鼠移植瘤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建立耐阿霉素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米非司酮组(MIF组),阿霉素组(ADM组),米非司酮联合阿霉素组(MIF+ADM组)。测量裸鼠移植瘤横径与短径,计算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对裸鼠干预处理4周后,MIF+ADM组移植瘤体积[(232.5149±309.2377)mm3]最低,ADM组[(508.9648±16.2609)mm3]次之,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移植瘤体积[(962.2309±261.131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ADM组移植瘤体积较单独用药的MIF组及ADM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有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ADM裸鼠移植瘤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舌鳞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分析尼美舒利对COX-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抑癌机制。方法取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16只裸鼠皮下,建立人舌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美舒利治疗组,计算尼美舒利的抑瘤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COX-2mRNA表达。结果尼美舒利治疗组抑瘤率为47.2%。尼美舒利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COX-2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可下调COX-2基因表达,该作用可能是COX-2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对HepA小鼠肝癌生长、血管生成及侵袭与转移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皮下种植肝癌小鼠模型,用药后观察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及抑瘤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计数。结果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肝癌瘤体体积和抑瘤率均具有抑制作用;三氧化二砷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VEGF的表达,并能降低肿瘤MVD,与未用药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能缩小肿瘤体积、增加抑瘤率,并能降低VEGF的表达,减少微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裸鼠肺癌骨转移模型,探讨TNP-470作为血管抑制剂对肺癌骨转移的形成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将24只肺癌骨转移裸鼠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隔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第二组隔日腹腔注射3%乙醇;第三组隔日予以TNP-47030mg/kg腹腔注射。30天后处死,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肿瘤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TNP-470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肿瘤组织中的MV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抑瘤率为36.5%,凋亡指数上升,血清碱性磷酸酶下降。结论:TNP-470能够明显抑制裸鼠肺癌骨转移瘤的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抗体对人喉鳞癌细胞(Hep-2)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Hep-2细胞建立裸鼠喉癌模型。20只裸鼠成瘤后分别皮下注射VEGFR-1抗体和生理盐水0.2ml,用药15d后观察肿瘤体积及质量,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肿瘤微血管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体积=-5.058,P<0.001;t′重量=-3.4,P=0.003)。VEGFR-1抗体抑瘤率为49.88%,微血管密度(MVD)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13±8(t=2.486,P=0.023)。治疗组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4)%,(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2,P<0.001)。结论VEGFR-1抗体可以导致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并抑制裸鼠Hep-2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R-1作用位点的封闭和瘤细胞的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了解和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为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O (氯乙酰 氨甲酰基 )烟曲霉醇 (代号TNP 4 70 )联合 5 氟尿嘧啶 (5 FU)对人胃癌裸小鼠皮下瘤的作用。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 1sc于32只裸小鼠 ,并随机分成 4组 ,TNP 4 70组 (5 0mg·kg- 1)、5 FU组 (30mg·kg- 1)、联合用药组 (TNP 4 705 0mg·kg- 1+ 5 FU 30mg·kg- 1)及对照组 (含 3%乙醇的 5 %阿拉伯胶 ,每只 0 .2mL) ,均隔日sc。观察皮下瘤长径及短径 ,4周后处死 ,取瘤组织行RT PCR检测VEGF16 5mRNA和免疫组化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4周末TNP 4 70组、5 FU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69.7% ,86.7% ,98.8% ,3周末联合治疗组的瘤体积已小于两单一治疗组 (P <0 .0 5 ) ,提示联合治疗对皮下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各单一治疗。而各组间VEGF16 5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TNP 4 70组、5 FU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的MVD计数分别为 3.8± 0 .6,8.8± 4 .8,4 .8± 0 .4 ,8.8± 1.3,TNP 4 70组及联合治疗组的MVD明显较 5 FU治疗组及对照组减少 (P <0 .0 5 ) ;TNP 4 70与联合治疗组之间、5 FU与对照组之间MVD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 70与细胞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重组survivin shRNA plasmid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比较survivin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的cytochrome-c、caspase-9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裸鼠移植瘤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相比,survivin shRNA plasmid转染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肿瘤体积缩小(P<0.05);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结果都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urvivin shRNA plasmid转染组cytochrome-c、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沉默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李敏  闫萍  张艳赏  霍密英 《河北医药》2011,33(23):3541-3543
目的 研究GnRH激动剂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OVCAR3注射入裸鼠腹腔内,构建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OVCAR3对照组、低剂量曲普瑞林组(75μg)和高剂量曲普瑞林组(150 μg).镜下观察曲普瑞林对全身及腹腔各脏器的毒副作用并测定对内分泌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曲普瑞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canstatin基因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的影响作用,寻求其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方法 KYSE150细胞建立裸鼠食管癌动物模型,Ad-canstatin实施干预,RT-PCR检测肿瘤组织bcl-xl、cy-clinD1的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电泳结果进行灰度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显示canstatin治疗组cyclinD1、bcl-xl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GFP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nstatin治疗组MV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canstatin基因对人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bcl-xl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TX2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08910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重组PITX2 shRNA plasmid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H08910细胞,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PITX2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PITX2基因沉默对caspase-3、cytochrome-c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相比,PITX2 shRNA plasmid转染组人卵巢癌细胞株H08910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肿瘤体积缩小(P<0.05),而且caspase-3、cytochrome-c和caspase-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ITX2基因沉默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7.
徐凯红  陆道培 《海峡药学》2012,24(6):14-16,F0004
目的观察白花丹醌对白血病异种移植瘤的体内作用。方法用NB4细胞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白花丹醌组(2mg/(kg.d)),亚砷酸组(4mg/(kg.d)),分别腹腔给药15d,计算抑瘤率,凋亡指数(AI)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白花丹醌组抑瘤率为40.49%(P<0.01),AI为(8.52±1.49)%(P<0.01),未出现明显的病理组织损伤。亚砷酸组则无明显的抑瘤作用,凋亡作用不明显(P>0.05),部分伴有心肌组织的损伤。结论 :白花丹醌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诱导凋亡的作用,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蜂毒多肽对T24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侵袭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1、10、100 mg/ml的蜂毒多肽分别作用于膀胱癌T24细胞12、24和48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及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蜂毒多肽作用48 h时T24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侵袭力.将T24膀胱癌细胞接种于裸鼠,成瘤后分为对照组、蜂毒多肽低剂量组[1 mg/(kg·d)]、中剂量组[5 mg/(kg&#183;d)]和高剂量组[25 mg/kg&#183;d)],检测5、10和15 d裸鼠移植瘤体积、肿瘤生长抑制率及15 d时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结果 随蜂毒多肽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T24细胞生长及凋亡发生受到显著影响(P〈0.05,P〈0.01),100 mg/ml 蜂毒多肽作用48 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升高,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侵袭力显著下降(P〈0.01).蜂毒多肽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15 d时蜂毒多肽高剂量组肿瘤体积显著降低(P〈0.01).各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无明显变化(P&gt;0.05).结论 蜂毒多肽可引起体外T24膀胱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率增加及细胞侵袭力下降,可显著抑制裸鼠膀胱癌细胞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