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治疗的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结果。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的发病高于中青年组。对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美拉唑效果显著,优于H2受体拈抗剂(H2RAs)雷尼替丁(P〈0.05);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加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相当(P〉0.05),相对更安金。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针对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首选PPI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南昌县人民医院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2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为常见病因,表现为黑便或呕血,抗酸及内镜止血效果好。结论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各有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胃镜证实的301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总结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诊治情况。结果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内科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为96.35%(290/301),内镜下止血成功率93.55%(58/62)。结论消化性溃疡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在消化道出血的救治中,急诊内镜、选择性血管造影以及内外科的紧密配合与协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6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发病季节,出血病因,发患者群,诊断方法,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认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最多是溃疡病,具体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本病有下列特点: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9:1;②DU出血多于GU出血,为1.8:1;③冬春季发病高于夏秋季;④各种职业均可发病,青少年学生发病应引起重视.治疗体会有:①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②严密观察血压、尿量、血红蛋白等变化;③对溃疡病及胃、十二指肠炎症伴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有显著疗效;对肝硬变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用生长抑素施他宁等是目前最安全和有效的药物;④如经积极内科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者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治愈率高达98.3%.死亡率为0.5%,明显低于新近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5.
鄂西北458例上消化道出血诊治过程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鄂西北山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5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鄂西北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者、静脉曲张者、急性黏膜病变者、慢性炎症者、少见疾病等.②上消化道出血以中年人最多见,其次为老年人、青年人、少年患者.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病人多于女性,为2.75∶1.④急诊胃镜检查率68.6%(314/458),明了出血原因达96.2%,急诊胃镜下止血成功率93.6%.结论 鄂西北上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以中年人居多,首位原因是溃疡,肿瘤为第2位原因,应提高警惕.急诊胃镜检查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常见的急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常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肿瘤、Dieulafoy、Mallory-Weiss、血管畸形、内镜治疗后等。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内镜下止血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止血成功率逐渐增高。但是,有些病变通过传统的止血方式,如:内镜下局部注射、热凝固治疗、机械治疗等,仍不能成功止血。因此,近几  相似文献   

7.
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和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住院经急诊内镜确诊的71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全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2.3%。以消化性溃汤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为主要原因者占80.3%;以中等量出血为多,占46.5%。出血量的多少和肝功能Child=Pagh分级有关。内科综合治疗的止血率为88.7%。结论: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有相当比例。急诊内镜检查对明确出血病因有重要意义。内科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昆著性(P〉0.05)。在Child-pugh 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在Child-pugh 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3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开展急诊内镜检查,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率大为提高,并在内镜直视下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减少输血量、缩短疗程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内镜检查排除静脉曲张297例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内镜检查时间的不同分为急诊内镜检查组和非急诊内镜检查组,其中急诊内镜组有215例,非急诊检查的有82例,根据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PU)合并出血进行外科治疗是一种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外科治疗可以切除病灶,防止其恶变,对确诊恶变的病例尽早行根治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外科治疗后出血得到及时控制,予以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近9a内收治149例,行手术治疗135例,治疗效果满意,止血成功率达到100%,对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有较深的体会.主张:①有并发症如幽门梗阻、穿孔等应及时剖腹探查;②补充血容量后循环不稳定及年老体弱患者24h止血不满意应急诊手术;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行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手术;④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不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内镜作为临床上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治疗的首选,在不同条件下选择的方法存在差异,其中内镜喷洒主要用于弥漫性渗血、静脉出血等疾病,常作为其他内镜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内镜注射常用于大面积渗血、活动性出血难以明确的病变;内镜凝固治疗常用于活动性渗血、注射治疗难以止血的病变;钛夹及套扎器械止血广泛适用于各种出血病灶;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止血率及再出血率。本文旨在为临床医师及时准确选择内镜止血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本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和主要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院113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结果 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人出血主要原因,以胃溃疡多见(33%)。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位居第二(26.6%)。结论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应尽早胃镜检查。尚未明确的大出血病人,应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予综合止血(抑酸剂,生长抑素,三腔二囊管)。  相似文献   

13.
急诊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内镜对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部位及其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组164例,男113例,女51例。年龄17岁~71岁(平均46.2岁±13.7岁).对镜下出血者,局部喷洒10%孟氏液20mL~40mL,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局部喷洒凝血酶,并用5%鱼肝油酸钠作硬化治疗.结果本组内镜下明确诊断148例(90.0%),其中消化性溃疡84例(50%),胃粘膜病变44例(27%),恶性肿瘤16例(10%),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4例(3%),原因不明16例(10%).出血24h内行内镜检查114例,113例(99%)明确诊断;出血超过24h行内镜检查50例;35例(70%)明确诊断.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本组16例原因不明者未行止血,有4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和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局部止血效果不佳,余143例止血效果良好,观察大便隐血试验转阴,总有效率96.6%.结论急诊内镜检查对确诊上消化道出血部位、病因及其治疗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间越早确诊率越高.早期内镜检查、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内镜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内镜止血已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特别对于急性活动性出血和内镜下可见血管残端裸露的消化道出血,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更具快速而有效的特点,深受广大消化内镜医师的青睐。我们自2001~01/2003~11,共对23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急性出血的病人行胃镜下金属夹止血,疗效确切。现将其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最有效的方法是内镜下止血治疗.亚太地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意见(以下简称亚太共识意见)对于无严重合并疾病、内镜下再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建议无需住院治疗;对于内镜下止血的时机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但哪些患者需要进行内镜下止血以及内镜止血方法未做明确说明.亚太共识意见强调了内镜止血后需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建议对内镜下止血患者进行常规内镜复查,但对再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进行内镜复查.内镜下止血后再出血的患者仍可考虑再次内镜下治疗或采用其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引起的出血。老年患者伴发基础疾病多,ANVuGIB治疗较非老年患者更为棘手,故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应用急诊胃镜明确病因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已成为治疗ANVuGIB的首选方法。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ANVUGI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ANVUGIB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活动性出血患者行床边急诊内镜检查,并内镜下喷药及注射止血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包括高龄、高危患者均安全接受急诊内镜下治疗,急诊镜下止血68例,即时止血64例,近期再止血6例,1次止血成功58例,2次止血成功3例,急诊手术7例,死亡3例。结论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对老年人及高危患者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内镜下高频电软凝术以其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为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肿瘤等诸多病因导致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1]。2020年上海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应用于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中及术后大血管出血止血,尚未将消化性溃疡出血纳入适应症[2]。然而2021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ACG)上消化道和溃疡出血临床指南中推荐可以采用高频电软凝术治疗出血性消化性溃疡[3]。针对形成胼胝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常见的止血钛夹、药物喷洒及其他热凝止血手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4]。我们对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栓塞止血失败后,行高频电软凝术成功止血,效果满意并且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近10年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诊治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14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5年(2005-2009)上消化道出血前五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而近5年(2010-2014)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前、后5年两组病因的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因的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仍以消化性溃疡为主,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相对上升,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因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复杂性及当今变化趋势成为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的重点,而内镜具有很好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出血 ,亦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出血。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以下简记非静脉曲张出血 (nonvaricealhamorrhage)。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 ,吻合口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血管畸形、上消化道和胆胰肿瘤等。尚有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息肉、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消化管黏膜切除术 (EMR)以及消化管狭窄扩张术等内镜治疗并发出血。1 内镜诊断1 1 适应证和禁忌证 随着内镜止血技术的普遍开展 ,诊断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