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DRG分组器分析哈尔滨市DRG试点医院医保结算病案,根据分组结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样本医院出院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2020年3月31日,与市医保结算相关病案,从病案首页及结算数据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组测算,运用数据统计归纳总结测试结果。结果:通过分组测算,发现未入组病案存在编码缺失、分组器设置缺陷,已入组病案存在编码及费用偏离问题。结论:推进DRG付费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落实病案管理制度及诊疗规范,转变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模式,完善DRG分组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后,浙江省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模式对全省二、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医疗负担变化的影响,为继续扩大推动DRG付费政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 以浙江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平台提供2019—2022年浙江省二、三级医院DRG质量绩效分析报告为依据,使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DRG付费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疗负担的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在DRG付费模式下,各等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明显;除温州市以外的10个地区及省级医院,经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校正后的住院患者平均费用下降明显。结论 DRG付费模式的应用,促进医疗机构主动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变,主动顺应DRG付费改革机制,通过调整与规范自身诊疗行为,强化临床路径等管理工具的应用,达到降低住院患者医疗负担目的,从而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医保基金存在穿底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医疗费用支出增长过快问题, 美国于1983年开始进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 并针对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过度编码与医疗服务质量下降问题制定了系列配套措施。作者介绍了美国实施DRG付费改革的历程, 总结了改革引发的医疗机构病例组合的专科化和成本费用降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示我国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时, 应关注医疗机构过度编码、过度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控制等问题, 以及专科化程度加剧导致的综合救治能力及医疗服务质量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四川省广安市DRG点数法改革实践经验与成效,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将18家试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例结算数据分为四个时间阶段,从服务能力、费用控制、服务效率和质量安全四个维度对DRG点数法改革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行DRG点数法改革后,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强,控费减负效果明显,服务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建议:完善医保协商谈判机制,优化病例分组,丰富差异系数参数,完善监管体系,构建多元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激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医疗资源的管理效能和对诊疗行为的规范作用,提出了一种实时分组方案。根据医院已出院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等诊疗数据,以大数据统计方式,构建DRG分组诊疗数据知识库,并提出患者诊疗分组、科室出院分组、病案编码分组和医保审核分组四级实时分组方法。实践后成效明显。DRG分组诊疗数据知识库契合医院实际,实时分组方案贯穿患者主要诊断的产生、修订全过程,可实现DRG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但医疗机构需注意甄别偏差数据,确保临床行为规范,提高DRG管理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精神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 优化分组方案,为提升DRG工具在精神科医保付费的针对性、 有效性提供支持。方法:依托京津冀精神卫生大数据平台,选取从2018—2019年北京安定医院符合DRG入组条件的住院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优化分组方案,使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MDCT-DRG (DRG主要诊断大类精神科类别下的DRG组) 组内、组间差异性比较,用总体方差减少系数 (RIV) 评估分组效能。结果:优化后精神科DRG组内一致性和组间异质性均有提高,分组效能较好。结论:精神科DRG分组方案可以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优化。在国家医保制度改革中,还应进一步研究精神科患者住院及对医疗资源消耗的特点和规律,制定适用于精神科的医保支付方式,更加有效发挥DRG在医保费用监测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以下简称DRG)管理工具在院内管理、院际比较、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保付费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对医疗机构的发展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可能出现应对DRG指标的"小办法、小技巧"现象。医疗机构如何认识DRG管理工具,如何应用DRG工具实现管理转型,在支付方式改革中什么才是医院发展的正路?记者近日专访了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顾晓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安徽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济运营和医疗质量的政策效应。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和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参考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选取经济运营和医疗质量两类核心指标,将2020年(实施前)与2021年(实施后)实施与未实施DRG的医保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改革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 经平衡趋势检验及安慰剂检验,抗菌药物消耗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临床路径入径率、次均住院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住院次均材料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DRG付费显著提升了医疗机构经济运营效率,而医疗质量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机制。2019年5月,山西省临汾市被确立为国家试点城市,经过3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围绕国家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稳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临汾特色的DRG实践之路,医保部门的治理能力得以提升,医疗机构优质服务得以加强,患者就医体验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DRG改革中医保机构的诉求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诉求对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医保机构在DRG下的诉求和行为进行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诉求和行为的公因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了诉求对行为的影响。结果:DRG改革下,医保机构的诉求包括促进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医保机构经办能力提升、医保机构的医疗评估能力提升、医保机构的监管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医保机构的行为集中于调整DRG政策、开展监督考核、与医方协商三个方面。医保机构的诉求侧重点决定了医保机构行为的重点方向。结论:DRG改革下,医保机构的诉求和行为跟既往有所不同。通过了解医保机构重点诉求来判断其行为的重点方向,对于把握当地改革方向有着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DRG与DIP都是针对短期住院的前瞻性支付方式,让医院在确定价格/预算下决定诊疗方案。很多医院刚刚开始了解DRG,现在又增加了DIP,这两种支付方式如何影响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是医保、医院、医生和患者都很关注的事情。我们尝试从两种支付方式分组和支付的差异切入,分析DRG和DIP如何影响治疗方案和药品耗材选择等医疗行为,比较两种方式对医疗服务质量、资源使用效率,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医院管理难度等绩效指标的影响,提出DRG和DIP在不同医疗机构实施的相对优势,以及需要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疾病诊断相关组(DRG)与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DIP),其设计思维和方案框架都来源于国际社会的疾病诊断相关组(DRG),区别在于DRG采取的是收敛的、取不同病种共性的最大公约数的分组原则,而DIP则采取更加具体细化的分组思路,其结果是国家医保局颁布的DRG有618个病组、DIP则有14052个病组。广州的DIP试点中,存在相当部分的人为、管理因素,导致支付不稳定和预测困难;沈阳的DRG试点方案相对稳定、客观、操作方便,对医疗机构行为和医疗资源配置产生了较好的效果。DIP只是完成全面DRG付费的一个过渡手段,随着地方实践的成熟,必将会形成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医保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主要用于医保费用支付、医疗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根据试点结果可知,DRG支付方式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梳理医保、医管双视角下按DRG付费方式的内涵,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DRG分别与协同效应原理、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的关系,探究医保、医管两套DRG如何在医保支付和医院管理中的优势和效应发挥最大化,以期促进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国家医疗保障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和《国家医疗保障DRG(CHS-DRG)分组方案》,探讨了DRGs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供试点城市和医疗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22年到2024年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驶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王冲  齐佳 《中国卫生》2022,(10):50-51
<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2019年启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连续3年在国家实地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获评为全国DRG付费示范点城市。经过3年运行,哈尔滨市DRG付费管理实现了区域内“三覆盖”“一下降”,即覆盖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双险种;覆盖除精神类疾病外住院全病种;覆盖有住院条件的医疗机构共70家,占比达57%;项目付费基金占比大幅下降,按DRG付费住院基金占比达全市70%。截至目前,首批试点医院DRG付费基金累计支付12.61亿元,医保结算人次13.65万人次,占全市总人次52.04%;住院率从2019年的14.37%,下降至2022年的8.2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以下简称"三甲")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评价,探究各科室住院服务能力,以期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实施前,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保障DRG的开展和有效运行.方法 以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DRG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22,(1):90-93
目的 全面分析梳理DRG在医疗机构绩效分配的主要模式和做法,为适应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关于DRG和医疗机构绩效分配、绩效考核等实证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 DRG在公立医院的运用主要包括工作量核算、全面质量考核,以及在数据来源、考核指标等进行了全面探讨分析。结论 适应DRG的绩效分配模式需要医疗机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充分考虑DRG用于不同科室的公平性、考核指标的设置以及指标及基础数据动态化等。  相似文献   

19.
实施C-DRG收付费规范,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要统一全国分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同样的疾病分到相同的组内,以实现对全国所有医疗机构的DRG分组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和调整。C-DRG分组的三个基本分组工具分别是《疾病分类与代码》《中国临床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和《中国医疗服务操作项目分类与编码》。文章重点介绍了3个基础分组工具及应用,为未来实施C-DRG的地区及医疗机构提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人民医院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基于激励行为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关键绩效指标法拟定评价指标,应用PDCA管理工具构建持续改进的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介绍了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及其在医保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效果分析结果显示:DRG运营向好,病种组结构优化,医疗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评价得分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