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成星形胶质细胞(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以及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4,FGFR1~4)的表达变化。方法:体重180~200g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n=20),分别制作模型:假手术组(sham)和模型组(SNI)。术后1,3,5,7天使用von Frey纤维针测量大鼠术侧机械痛域值(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MPT),并在相应的时间点取各组大鼠L4~L6脊髓,使用激光共聚焦检测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水平以及激活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FAP mRNA、FGFRs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SNI组大鼠痛域值随时间下降明显,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和GFAP mRNA表达从术后3天起逐渐升高。FGFRs家族成员间mRNA变化存在差异:与sham组相比SNI大鼠FGFR1 mRNA表达术后第1天高。SNI组和sham组大鼠FGFR2~4 mRNA在术后5天之内维持在低水平,而SNI组大鼠在第7天显著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NP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改变以及不同FGFRs mRNA的变化可能对于NP的发生与维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体C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81只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三组(n=27):A组:假手术组;B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CI)组;C组:CCI模型补体C3干预组。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取腰5、6脊髓节段测定GFAP mRNA和GFAP表达。结果 :术前三个组小鼠热和机械痛阈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A组热和机械痛阈下降,其后恢复。B组和C组继续下降,C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术后第1天,B组和C组胶质细胞激活轻微,术后第3、7天B组和C组脊髓组织GFAP mRNA和GFAP表达量逐渐增加,且C组其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结论 :补体C3的存在与神经病理性模型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显著相关,并由此影响到慢性疼痛状态的出现和维持。 相似文献
3.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细胞群体,有着复杂的信号转导系统,通过释放许多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参与疼痛信号的转导与调控。另外,星形胶质细胞还参与外周和中枢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就星形胶质细胞起源、分类、功能、激活,参与疼痛调节机制,以及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等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4.
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痛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L5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与痛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44只雄性SD大鼠180—220g,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脊神经结扎1天、3天和7天组。行为学上使用von Frey Hair测定大鼠在上述各时间点50%缩足阈的变化(n=8),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特异性标志物GFAP的染色情况(n=3)。结果:(1)脊神经结扎后1天动物出现机械性痛超敏,3天和7天痛行为稳定并持续存在;假手术组未见显著变化。(2)结扎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在术后1天发生激活,3天和7天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强烈的激活反应,假手术组亦可见轻微的激活。(3)脊神经结扎后,星形胶质细胞发生了激活,其激活程度和痛行为的产生和维持紧密相关。结论: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在神经病理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节炎性病变引发的慢性疼痛是困扰关节炎患者的首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现有临床治疗方法常不能有效缓解关节炎患者的慢性疼痛[1]。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关节炎疼痛产生的机制,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脊髓中胶质细胞激活在炎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但脊髓中胶质细胞激活与关节炎慢性疼痛的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大鼠佐剂单发关节炎疼痛模型,探讨关节炎疼痛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试剂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50~180g(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kDa转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是否可以通过激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自噬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NL组)、TSPO受体激动剂Ro5-4864处理组(Ro组);第二... 相似文献
7.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9)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PGB)对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5组:假手术S组、CCI组、PGB干预P1、P2、P3组。PGB 3组于术后1天至取材时点每日早晚各胃内灌注PGB 7、14、30 mg/kg。观察术前1d和术后第1、3、7、15 d PWTL变化;并于术后第3、7、15 d测痛阈后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脊髓,免疫组化法测大鼠L46节段脊髓背角内GFAP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术后CCI、P1、P2组PWTL显著缩短,术侧GFAP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P1、P2、P3组术后PWTL显著延长(P<0.05),GFAP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P1组比,P2、P3组术后PWTL、GFAP表达均有差异。结论:普瑞巴林可显著缓解CCI大鼠疼痛,并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GFAP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T10不完全性SCI大鼠机械性及热刺激痛觉阈值、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对照组(SCI-Sed组)和SCI-运动组(SCI-TT组)。SCI-Sed组和SCI-TT组使用改良Allen’s法制作T10不完全SCI模型,Sham组只暴露脊髓。SCI-TT组于SCI第8天行减重平板训练。于SCI术前、术后第1、7、14、21、28、35天使用Von Frey单丝及热刺激痛觉测试仪对大鼠的痛觉阈值进行评估。SCI 5周后,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所有大鼠L4—5脊髓进行染色,观察脊髓后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对大鼠痛觉阈值与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机械性痛觉阈值评估结果显示,SCI术后第1天,SCI-Sed组和SCI-TT组阈值均较Sham组增加(P0.05);之后两组阈值均低于Sham组(P0.05);第21—35天,SCI-TT组阈值明显高于SCI-Sed组(P0.05)。热刺激痛觉阈值结果显示,SCI术后第1天,SCI-Sed组和SCI-TT组痛觉阈值较Sham组均增加(P0.05);SCI 7天后,两组大鼠痛觉阈值均低于Sham组(P0.05);术后14—35天,SCI-TT组痛觉阈值明显高于SCI-Sed组(P0.05)。小角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CI-Sed组和SCI-TT组脊髓后角内的阳性细胞数量多于Sham组(P0.05);而SCI-TT组明显少于SCI-Se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CI后第35天,痛觉阈值与脊髓后角胶质细胞活化数量之间呈负相关(P0.001)。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对缓解SCI大鼠NP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后角胶质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氯胺酮是临床常用的静脉全麻药,静脉或硬脊膜外腔用药都有镇痛作用,它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材料:实验于2003-09/2005-01在郧阳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由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新生两三天Wistar大鼠。
方法:取Wistar大鼠T11~L6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8%后用于实验。将培养细胞24孔板随机分为6组(每组9份):①对照组加Hanks液50μL。(爹N-甲基-D-天冬氨酸组加药浓度为100μmol/L。(爹氯胺酮组加药浓度为1mmol/L。④100μmol/L N-甲基-D-天冬氨酸+0.1mmol/L氯胺酮组。⑤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0.5mmol/L氯胺酮组。⑥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1mmol/L氯胺酮组。1mmol几氯胺酮为临床镇痛剂量。培养24h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免疫细胞化学观察Bcl-2蛋白和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
主要观察指标:①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复染细胞着色及形态学变化。②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③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结果:①Bcl-2平均吸光度值似)作为半定量测量Bcl-2蛋白表达水平: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0.0544&;#177;.021,0.108&;#177;0.039,P〈0.01],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1mmol/L氯胺酮组高于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组,差异显著[分别为0.148&;#177;0.045,0.054&;#177;0.021,P〈0.01]。②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25.26&;#177;6.13)%,(5.66&;#177;2.24)%,P〈0.01],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1mmol/L氯胺酮组低于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组,差异显著[分别为(24.41&;#177;4.82)%,(25.26&;#177;6.13)%,P〈0.01]。③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使星形胶质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1mmol/L氯胺酮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该效应在临床镇痛剂量以内有明显量效关系,与N-甲基-D-天冬氨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1mmol/L氯胺酮组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N-甲基-D-天冬氨酸+0.1mmol/L几氯胺酮组与N-甲基-D。天冬氨酸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过度激活可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凋亡,适量氯胺酮显著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增强星形胶质细胞Bcl-2蛋白表达,同时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对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rTM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治疗组、低频rTMS组(1Hz)、高频rTMS组(20Hz),每组7只。假手术组仅暴露游离大鼠坐骨神经,不予结扎;其余3组经手术结扎坐骨神经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rTMS治疗,连续10d,刺激疼痛对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并于造模前、rTMS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疼痛行为学表现、机械痛觉和热痛觉,并于治疗结束后测定腰段脊髓内GFAP的表达。 结果造模后3d,假治疗组、低频rTMS组、高频rTMS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疼痛行为学表现,热痛潜伏时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0.05)。rTMS治疗后,高频rTMS组热痛潜伏时较假治疗组升高(P<0.05),而低频rTMS组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假治疗组和低频rTMS组损伤侧脊髓背角内GFAP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假治疗组比较,高频rTMS组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低频rTMS无此改变。高频rTMS组大鼠疼痛改善程度与脊髓背角中GFAP的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坐骨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伴有脊髓背角内星形胶质细胞增殖;高频rTMS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而缓解疼痛,低频rTMS则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脊神经结扎大鼠脊髓背角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S 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氯胺酮Ⅰ、Ⅱ、Ⅲ组,生理盐水组。行为学上应用von Frey Hair测定上述各组机械缩足时间变化(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背角GAP-43表达的变化(n=5)。结果:氯胺酮组和生理盐水组,1周后均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均可逆转机械性痛觉过敏,氯胺酮组机械缩足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GAP-43表达随氯胺酮药物浓度增大而含量增加,生理盐水组亦可见GAP-43表达。结论:GAP-43可以阻断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的形成,氯胺酮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GAP-43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L5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的L5背根异位放电的特点及其时程变化.方法:以L5脊神经结扎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利用分离背根单纤维细胞外电生理记录异位放电.结果:(1)记录到三类典型的异位放电,即紧张型、簇状及不规律型放电;(2)放电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术后24 h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3)不同类型的异位放电所占比例也随时间而改变,20 h内以紧张型及簇状放电为主,后期则以不规律型放电占绝对多数,术后14 d只记录到不规律型放电;(4)记录到一类高频呈周期性的放电,此类放电很罕见,且仅出现在术后3 d之内.结论:脊神经结扎后,其对应的神经纤维产生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异位放电,这种放电可能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的早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只,即naive组、sham组、CCI5d组、CCI10d组;CCI15d组;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缩腿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同时sham组大鼠在术后5d、CCI各组分别在术后5d、10d、15d断头处死取脊髓腰膨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CCI大鼠在手术后形成稳定的痛敏,与naive组和sham组大鼠比较有显著差异;naive组大鼠和sham组大鼠脊髓背角仅见少量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且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CCI各组大鼠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增多,与naive组和sham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加,脊髓背角nNOS可能参与了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大鼠腰5脊神经和脊神经根不同部位损伤对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腰5脊神经结扎加切断(lumbar5 spinal nerve ligation,L5 SNL)、腰5前根切除(lumbar5 ventral rhizotomy,L5 VR)和腰5背根切除(lumbar5 dorsal rhizotomy,L5 DR)诱导大鼠痛觉过敏,结合痛行为学测试观察病理性疼痛的发展过程。结果:(1)L5SNL可引起大鼠病理性疼痛。双侧后肢50%撤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撤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于术后1d明显下降,痛觉过敏的症状,在同侧后肢持续了5周,在对侧后肢也保持3周。(2)L5 VR也可诱导大鼠产生病理性疼痛。双侧后肢50%PWT和PWL于术后1d明显降低,并维持到了术后第5周。(3)L5DR没有引起大鼠产生痛觉过敏症状。与术前基础值和假手术组比较,L5DR后50%PWT和PWL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性损伤运动纤维和损伤脊神经均能诱导大鼠产生病理性疼痛,但脊神经背根损伤不引起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TL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80~250 g.实验一:72只鞘内置管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20 μl脊神经结扎(SNL)(A 组),错义寡聚核苷酸(MM-ODN)20μg/d+SNL(B组),反义寡聚核苷酸(AS.ODN)20μg/d+SNL (C组).实验二:72只SNL后7天大鼠随机分为:SNL+NS 20μl(D组),SNL+MM-ODN 20μg/d(E组),SNL+AS-ODN 20μg/d(F组).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于SNL前1天和后7天开始鞘注,每天一次,共7天;于术后-1、1、3、5、7、10、14天和-1、7、10、12、14天行行为学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于术后7天和14天每组各随机取6只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并于术后-1、3、7、14天和术后7、10、14天每组各随机取6只大鼠断头处死,取L4~5脊髓节段采用RT-PCR法测定TLR3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一:与A组比较,C组PWPT升高并持续至术后14天(P<0.05),C组各时间点PWL无明显变化(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脊髓背角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下降46.4%(P<0.01)和45.7%(P<0.01);与A组和B组比较,C组鞘内注射AS-ODN抑制了TLR3受体和IL-6 mRNA的表达.实验二D组、E组和F组在PWPT、PWL、GFAP表达和TLR3及IL-6 mRNA表达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TLR3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生素B_6(VitB_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敏、热痛敏及L4~L5背根神经节(DRG)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另选择鞘内置管3天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SD雄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ham):只分离坐骨神经;CCI组:结扎坐骨神经;CCI+Vit B6组:坐骨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VitB_610mg/kg/d,连续两周.各组术前2天和术后1、3、5、7、10、14天测定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在术后3d、7d和14d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L4~5 DRG和p-ERK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各天TWL、MWT明显降低(P<0.01);与CCI组比较,CCI+VitB_6组术后3、5、7、10、14天TWL明显增高(3天P<0.05,5、7、10、14天P<0.01),而术后各天MWT无明显差别.术后3、7、14天,CCI组结扎侧L4,5背根节p-ERK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1),CCI+Vit B_6组结扎侧L4,5背根节p-ERK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CCI组(P<0.01).结论:背根神经节ERK活化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信号传递,鞘内注射Vit B_6抑制CCI大鼠热痛敏,其机制可能包括通过上游机制抑制ERK激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胺酮连续鞘内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亚基(NR2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和氯胺酮组。按Bennett等法制作CCI模型,测von-Frey丝触痛及冷水阈值,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脊髓背角NR2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CI组痛阈显著下降,冷水阈显著升高,脊髓背角有大量NR2B mRNA阳性表达(P<0.01);氯胺酮组仅出现轻度痛敏症状,NR2B 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NR2B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氯胺酮可抑制其表达从而发挥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与痛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与痛敏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采用坐骨神经中段结扎模型,于术前、术后6h、1、3、7及14d分别测定抬足和甩尾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象分析系统检测脊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同时用HE及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的病理改变。结果:坐骨神经结扎后6h可诱发出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TNF—α于结扎后6h开始表达,1d达高峰,并于术后14d恢复到基线水平;IL-6于结扎后1d开始表达,术后3d达峰值并持续到术后7d,而后慢慢降低;术后6h脊髓中开始有少量凋亡神经元出现,凋亡指数于术后1d开始迅速增加,术后3d达峰值。结论:结扎坐骨神经可诱发神经源性痛,并导致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