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药物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照组外用激素类的曲咪新乳膏,每日2次外用于患处,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2.50%,对照组有效率67.50%,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与曲咪新乳膏相近,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治疗染发性皮炎患者38例的疗效。方法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龙珠软膏配合外用2周,加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铵2周为治疗组;单用龙珠软膏外用2周,配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铵2周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染发性皮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皮炎湿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宇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3):184-185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患处,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1.67%,对照组有效率78.33%,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皮炎湿疹疗效显著,与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柯冰  姚鹏  李芃  涂亚庭 《医药导报》2009,28(7):865-866
目的 比较二甲胺四环素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理中片治疗与单纯二甲胺四环素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轻、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口服理中片,每次5片,bid;二甲胺四环素,每次1片,bid;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每日早晚点涂患处1次.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胺四环素和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剂量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40 d.结果 124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10 d后治疗组皮损总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维持至40 d;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87.0%和41.3%(P<0.01).终止治疗20 d后痊愈率分别为73.9%和5.5%(P<0.01). 结论 二甲胺四环素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理中片治疗轻、中、重度痤疮具有稳定和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用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为建立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87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氟芬那酸丁酯能与各杂质得到有效分离,杂质I、杂质II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4%、96.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封包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9例结节性痒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封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第2周和第4周的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为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或皮肤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封包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临床上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皮炎湿疹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者。A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涂于患处,B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愈24例,显效1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0%;B组治愈27例,显效19例,无效4例,有效率92%。将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临床上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率比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皮炎湿疹的药物,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厉亚  张福明 《海峡药学》2010,22(4):93-94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2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外涂尿素乳膏;治疗组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晚上涂0.1%维A酸乳膏,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35.71%,治疗组有效率79.41%,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廖薇  李云鹏  邢飞 《中国药房》2014,(26):2441-2443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搽剂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头部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71例头部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每天早晨、中午各1次将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晚上外用卡泊三醇搽剂喷于皮损处后涂抹数次,每天1次。对照组36例,每天早晨、中午各1次将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于患处;晚上外用哈西奈德溶液涂搽患处皮损后涂抹数次,每天1次。连用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4%、88.9%(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搽剂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头部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并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与阿达帕林凝胶分别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次/d,联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1周;对照组(40例)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联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1周,分别在用药后的第2周末,第4周末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用药2、4周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和阿达帕林凝胶分别联合口服罗红霉素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及丘疹性痤疮,在相同疗程情况下效果无差异,提示氟芬那酸丁酯除可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外,其抗炎作用亦可发挥与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特应性皮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E)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儿童特应性皮炎影响量表(CADIS)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特应性皮炎评分量表(SCORA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特应性皮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应用氟芬那酸丁酯以及rh EGF治疗的效临床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2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rh EG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单独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统计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显著较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和78.33%(P0.05)。治疗结束后8周时,复发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联合氟芬那酸丁酯与重组人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疗效较好,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布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名称] butyl flufenamate,氟芬那酸丁酯 [化学名称] 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丁酯,结构式为: [理化性质] 本品为乳白色半透明状软膏,无臭、无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皮肤科门诊部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患者共200例。随机分配法对患者作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复发概率上,观察组3个月内复发概率为2%,对照组为1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可降低后期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15.
纪明开 《黑龙江医药》2007,20(6):631-633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头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面部皮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病例总数36例,脂溢性皮炎22例,过敏性皮炎14例.每日早晚两次患部均匀涂抹,治疗时间2周,2周后随访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脂溢性皮炎中,22例患者中的6例痊愈,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病例有11例,有效率为77.27%.过敏性皮炎中,14例患者中的4例痊愈,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病例有7例,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统计学检验其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观察结果显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是有效安全的,没有甾体类抗炎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2006-10~2007-08应用布特软膏(5%氟芬那酸丁酯,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治疗婴幼儿湿疹98例,同时用氧化锌软膏治疗婴幼儿湿疹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外用面部更易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毛囊炎等。为了探索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我科于2005年8月~2006年8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取得  相似文献   

18.
日的分析与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于面都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日光相关性皮肤病患者共9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E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共25例,显效共12例,有效共5例,无效共3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痊愈共10例,显效共6例,有效共13例,无效共16例,总有效率为64.4%。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可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于面部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苏燕晨 《河北医药》2005,27(7):530-530
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普遍应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本院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激素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姚伟擎 《海峡药学》2016,(6):184-186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日光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我中心诊治日光皮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维生素E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皮疹、瘙痒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皮疹、瘙痒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皮疹、瘙痒评分均低于常规组〔(0.7±0.1)分 vs (1.5±0.2)分,(0.6±0.1)分 vs (1.4±0.3)分,P <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7.67% vs 83.72%,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日光皮炎可减轻患者皮疹、瘙痒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