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及进行微囊化兔雪旺细胞移植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1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微囊组、细胞悬液组、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4组,术后3、 7、 14及28d,冰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3~14d, GFAP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均增加;至第28天时则减少,但仍高于正常组.其中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在第7天开始,微囊组与细胞悬液组、损伤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结论: 微囊化异种雪旺细胞移植能抑制损伤脊髓GFAP的表达,减轻由反应性胶质化所形成的胶质瘢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的脊髓修复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后,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脊髓后角内 P 物质(SP)的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结果: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第1、2周脊髓后角内 SP 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光密度均降低,至第4、8周时逐渐同升,微囊组 SP 的表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细胞悬液组、单损组.细胞悬液组与单损组比较,除移植后第1周 SP 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余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能使脊髓半横断大鼠脊髓后角内 SP 的表达上调,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的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微囊组(n=25)、细胞组(n=25)、单损组(n=25)、正常组(n=5)。术前制备兔坐骨神经细胞混悬液以及将其微囊化,微囊组、细胞组和单损组大鼠在脊髓半横断伤后,立即在损伤处分别植入10μl微囊化坐骨神经组织细胞1、0μl坐骨神经组织细胞以及10μl生理盐水。于术后2 d7、d1、4 d、21 d2、8 d(每个时相取5只大鼠)取出损伤部位脊髓组织,正常组(每个时相取1只大鼠)则取相应节段脊髓。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DNF的表达变化。结果 GDNF阳性染色主要见于神经元细胞及胶质细胞的胞浆内。大鼠脊髓损伤后上述细胞2 d后表达开始上升2,1 d达到最高。微囊组与单损组、细胞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于大鼠损伤脊髓后,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促进GDNF的表达,有利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家兔预变性处理1周的坐骨神经制成组织细胞悬液,与1.5%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并喷入20mmol/L氯化钡溶液中制成微囊化的组织细胞悬液.将其植入SD大鼠脊髓损伤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SCI后各组大鼠右侧脊髓前角CGRP阳性细胞数减少,1周后均不同程度地逐渐恢复.SCI后1周,细胞组和微囊组间右侧脊髓前角CGRP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较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I后2、4、8周,与损伤组和细胞组比较,微囊组右侧脊髓前角CGRP阳性细胞数增多.结论: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促进了大鼠损伤脊髓CGRP的表达,有利于脊髓神经元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核因子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于脊髓损伤大鼠后核因子κB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家兔用于制备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SD大鼠120只随机被分为4组。假手术组,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伤模型后分微囊组、细胞组、单损组。于损伤处分别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以及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生理盐水。术后6,12,24h,3,7,14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核因子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细胞浆及细胞核内核因子κB表达增加,24h达高峰水平,3d后开始逐渐降低,7d基本降至正常。微囊组脊髓核因子κB阳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值均少于单损组、细胞组(P0.05)。结果提示,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核因子κB的活性表达起抑制作用,有益于减轻核因子κB介导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体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9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微囊化坐骨神经细胞移植组(30只);B组为坐骨神经细胞移植组(30只);C组为单纯损伤对照组(30只),仅用明胶海绵填塞SCI腔隙;D组为正常对照组(5只),仅打开椎管,暴露脊髓不作移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移植术后6h-14d脊髓中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对照组脊髓中6h、12h内表达c-fos阳性的神经元数增多,平均光密度值升高,至24h又明显增强。而A组脊髓后角内的c-fos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B组和C组(P〈0.05)。结论微囊化坐骨细胞移植可能降低c-fos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囊化嗅鞘细胞移植对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病理性疼痛及L4-5段脊髓P2X7受体的表达影响。 方法 取1只健康SD大鼠,取其嗅球组织并运用差速贴壁方法,在体外进行嗅鞘细胞培养扩增。取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control)、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组(CCI)、嗅鞘细胞移植组(OECs)及微囊化嗅鞘细胞移植组(MC-OECs)。术后7 d及14 d,运用行为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L4-5段脊髓P2X7受体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平均吸光度表达情况。 结果 术后7 d及14 d,与对照组比较,CCI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明显减低,L4-5段脊髓P2X7受体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平均吸光度明显增加(P<0.05);与CCI组比,OECs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明显增高,P2X7受体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平均吸光度明显减低(P<0.05),与OECs组对比,MC-OECs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更高。P2X7受体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平均吸光度更低(P<0.05)。 结论 微囊化嗅鞘细胞移植能更好地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减低L4-5段脊髓内P2X7受体的表达水平,修复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大鼠损伤脊髓后,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脊髓再生,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取家兔坐骨神经以双酶消化法制成许旺细胞悬液后,再用气体喷入法制成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同法制备不包被许旺细胞的空囊。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细胞组、空囊组、微囊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处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许旺细胞悬液、10μL空囊、10μL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制作脊髓标本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即刻大鼠右后肢出现瘫痪;材料移植后7,14,28d,微囊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优于细胞组、空囊组(P0.05或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内。材料移植后第1,3,7天,胶质细胞主要在脊髓损伤附近处表达,其中第3天表达量最大;第14天在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可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微囊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细胞组、空囊组;之后各组表达程度均明显下降。提示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可以抑制异种移植后免疫排斥,减轻炎症反应,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后肢功能恢复和脊髓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n(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微囊化移植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损伤脊髓内GFAP及NF200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NF200及GFAP表达均呈进行性增高,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微囊组术后7、14、21 d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损伤对照组;但微囊组脊髓内NF200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微囊化兔嗅球细胞悬液移植可促进损伤脊髓内的NF200表达并抑制GFAP表达,有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发现,微胶囊包裹异种嗅球组织细胞可以减少免疫排斥反应,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修复,但其作用途径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细胞移植于脊髓损伤大鼠后核因子κB的表达及活性变化。 方法:家兔用于制备异种嗅球组织细胞悬液。SD大鼠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微囊组、细胞组及单纯损伤组,后3组在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分别于损伤处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 μL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细胞、10 μL异种嗅球组织细胞以及10 μL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核因子κB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元细胞浆及细胞核内核因子κB表达增加,24 h达高峰水平,3 d后开始逐渐降低,7 d基本降至正常。微囊组脊髓核因子κB阳性细胞数少于单纯损伤组及细胞组(P < 0.05)。提示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核因子κB的活性表达起抑制作用,有益于减轻核因子κB介导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v 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本实验对成年大鼠造成双侧坐骨神经损伤后 ,于右侧损伤处分别施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左侧损伤处施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取损伤后 4、7、14和 2 8d大鼠的脊髓 L4 ~ L6 节段 ,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 Nissl染色 ,计数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坐骨神经损伤后 4、7、14和 2 8d,右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左侧。提示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可减少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异体移植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30只,10只用化学提取法制备坐骨神经脱细胞基质移植物;另20只分为实验组(坐骨神经缺损移植物桥接组)和对照组(坐骨神经缺损组),每组10只。动物饲养3到4个月后取移植物、脊髓腰6-骶1节段和术侧腓肠肌,做HE、尼氏和AchE结合镀银染色以及电镜标本,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并对脊髓前角细胞的数量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动物移植术后3到4个月术侧下肢行走时,后蹬动作有力,足趾能分开,步态趋于正常;针刺足底有逃避动作。对照组动物术侧下肢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未见恢复。实验组动物的移植物内见有大量再生的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清晰,腓肠肌内见有再生的神经纤维束和运动终板。实验组移植侧和对照组缺损侧脊髓腰6到骶1节段前角外侧群细胞的数量比正常侧减少,尤以对照组为甚。实验组移植侧前角细胞比正常侧的前角细胞数减少而移植侧前角细胞数比对照组缺损侧明显减少(P<0.01)。结论脱细胞异体神经基质移植物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对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存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移植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对脊髓损伤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88只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微囊组、细胞悬液组和正常对照组。于术后第1、3、7、14、28d,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通过BBB评分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结果细胞悬液组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数于术后第3、7、14和28d较正常对照组有升高,于术后第7、14和28d较微囊组有明显升高;该组大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数于术后第7、14和28d较正常对照组和微囊组有升高。而术后微囊组各时相CD4+T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14及28d时,微囊组大鼠后肢BBB评分高于细胞悬液组。结论微囊化异种坐骨神经组织移植可以有效地阻止大鼠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激活和增值,并能促进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坐骨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节段Nogo-A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切断坐骨神经,观察相应脊髓节段中Nogo-A表达的变化及了解脊髓中Nogo-A在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切断坐骨神经组、切除坐骨神经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各组大鼠术后每一组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术后24h、48h、1周、2周、32d处死。经左心室-升主动脉插管灌注固定,然后迅速取出相应节段脊髓进行处理后,光镜观察并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行光密度测定。结果光镜下可见,Nogo-A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内有明显表达,而细胞核内未见表达。平均光密度(MOD)测定显示,脊髓灰质前角坐骨神经损伤侧Nogo-A表达阳性的运动神经元MOD较未损伤侧明显增高,于伤后1、2 d即出现增高,1周时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32d时趋向正常。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相应节段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内Nogo-A的表达较未损伤侧明显增强,且随时间不同,其增强的幅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脊髓损伤后难以修复,损伤后保护残存的神经元是促进神经再生的关键。 目的:验证高压氧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方法:随机将26只雄性Wistar大鼠等分成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给予高压氧5 d后与模型组同时制作脊髓T9~10全横断模型。 结果与结论:尼氏染色显示脊髓T9~T10全横断后8 h及1 d,脊髓前角的浓染的细胞多见,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脊髓前角浓染的细胞较少。TUNEL染色也显示脊髓T9~T10全横断后脊髓损伤后8 h~1 d,2组大鼠脊髓前角内均可见大量的凋亡神经元,3 d时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相比于模型组,高压氧预处理8 h,1 d后大鼠脊髓前角凋亡神经元较少(P < 0.05,        P < 0.01)。说明高压氧预处理能对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燕红  张星漪  鞠躬 《解剖学报》2010,41(2):180-184
目的探讨睾酮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性成熟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芝麻油对照组(n=6)和睾酮实验组(n=6)。采用单侧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手术后分别隔日皮下注射芝麻油和睾酮。两周后通过尼氏染色统计腰骶髓坐骨神经损伤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和截面积。结果睾酮实验组腰骶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状态要好于芝麻油对照组,胞体饱满,突起较多。神经元数量和平均截面积明显大于芝麻油对照组(P0.01)。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睾酮对支配该神经的运动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增加存活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和截面积。  相似文献   

17.
Transected peripheral nerve can be protected with different supplementations. One of them is implantation of dead-ended connective tissue chambers filled with fibrin and growth-promoting substanc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whether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applied by means of such method exer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 upon transected sciatic nerves. Study was performed on the adult male Wistar C rats. Connective tissue chambers grew around the silicone tubes implanted under their skin. Chambers were then filled with fibrin (control group) or fibrin with NGF solution (NGF group). Right sciatic nerve was cut, its distal stump was removed and its proximal stump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hamber. Following 4 weeks DiI was applied to the free end of implant. The labeled motoneurons in the slices obtained from L3-L4 spinal cord segments and 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presen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hambers were counted. Acetylcholinesterase-positive fiber endings inside the chambers were also visualized.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motor neurons and their diameters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fibers were higher in the NGF group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both groups parallelly arranged acetylcholinesterase-positive nerve fibers were present.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NGF has no influence on regeneration of the motor component of the rat sciatic nerves in adult animals.  相似文献   

18.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 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 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 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 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 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 < 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