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驱血点状剥脱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驱血带下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96例共113条肢体。术后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肢体肿胀情况、皮下血肿发生情况、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单侧肢体)25~50min,平均33min。术中出血量15~50ml,平均31ml。皮肤感觉障碍6例,少量皮下淤血3例,足部水肿25例,未发生与动脉阻断和缺血再灌注相关的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手术中可创造无血手术野,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樊又嘉  董榕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34(11):1064-1067
目的在全麻机械通气条件下运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评估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引起的容量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拟在全麻联合神经阻滞下行单下肢lisfranc损伤手术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25~50岁,BMI 20~30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下记录上驱血带前即刻和上驱血带后即刻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和上驱血带前即刻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VIVC)。根据上驱血带前即刻和上驱血带后即刻SV增加百分比(ΔSV)是否≥13%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ΔSV≥13%,R组)和无反应组(ΔSV13%,NR组),R组18例,NR组19例。分析VIVC与ΔSV的相关性,绘制VIV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VIVC评测使用上驱血带造成的容量变化的临床价值。结果R组上驱血带前即刻SV明显低于上驱血带后即刻(P0.05)。上驱血带前即刻R组VIVC明显高于NR组(P0.05)。VIVC与ΔSV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将诊断金标准定为ΔSV≥13%,进行VIVC的ROC曲线绘制,计算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是0.886(95%CI0.734~1.000,P 0.01)。VIVC判断容量变化的阈值是15.97%,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3.3%。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中,上驱血带前VIVC与上驱血带引起的SV变化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使用超声测量的VIVC能对驱血引起的容量变化进行预测,当VIVC为15.97%时,其预测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3.3%。  相似文献   

3.
尽管对氯胺酮的作用机制作了大量研究,但仍然知道得很少。本文作者认为,氯胺酮有可能用于静脉内局部麻醉。作者对14例拟行手部小手术的成人患者进行了研究。给已上驱血带肢体的静脉内注入0.5%氯胺酮溶液40ml,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出现的时间和镇痛效果,并记录并发症的种类和程度。由于氯胺酮的用量很大,最初几例松开驱血带时出现意识丧失。为了防止氯胺酮所致的麻醉状态,在最后8例病人手术结束时均静脉内注入纳络酮,最初用1.5mg,最后增至6mg。其中1例在松开驱血带前将纳络酮注入到麻醉肢体。  相似文献   

4.
麻醉期间驱血带诱发的疼痛是比较难控制的。缺血性疼痛的冲动由C类纤维传递的。因此,鞘内注射吗啡阿片制剂可能阻断脊髓后角感受伤害性传导。作者选择40例下肢矫形手术病人。麻醉前口服安定。在腰L_(3-4)间隙腰穿,)按双盲法将不含防腐剂的吗啡0.3mg(1.5ml)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加高比重布比卡因15mg混合液注入蛛网膜下腔。两组病人男女例数、体重、身高、年龄、麻醉平面以及术中用驱血带止血时间均相仿。吗啡组术中完全不痛,盐水组有一例不能耐受驱血带加注芬太尼和安定完成手术,另两例手术操作感到稍疼痛。术终入  相似文献   

5.
我院手术室年手术量近2万例次,各科常规手术器械包和特殊手术器械包达50多种,包内器械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自2006年开始,我院手术室利用废旧驱血带制作成包内物品清单,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将废旧驱血带剪裁成15 cm×15 cm左右(橡胶片),用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inferior vena cava respiratory variation index,IVC‑RVI)预测膝关节镜手术驱血引起的容量变化,为临床预测驱血所引起容量变化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间全身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驱血带进行驱血。记录所有患者驱血前IVC‑RVI和驱血前后的心率、MAP、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以每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15%作为评价有容量反应性的金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有容量反应性(CR)组和无容量反应性(NCR)组。分析IVC‑RVI与SVV相关性,绘制IVC‑RVI预测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Youden指数、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患者IVC‑RVI与SVV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55,P<0.05)。IVC‑RVI预测CR的AUC为0.899(95%CI=0.835~0.963,P<0.05)。IVC‑RVI预测切点为17.3%,预测敏感度79.2%,特异性86.5%。结论全身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中,IVC‑RVI可有效预测驱血所引起容量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肢体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内MDA及血浆中NO、TXB2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对氧自由基、NO、TXB2的影响,探讨氧自由基、NO、TXB2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资料和方法下肢骨科择期手术21例,术前肢体无感染、坏死、出血等情况、随机分非缺血对照组(对照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33.17±12.98)岁;缺血再灌注组(试验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36.90±15.33)岁,上止血带时间(69.09±16.25)分钟。在硬膜外阻滞下进行手术,试验组患者自患肢远端用驱血带驱血,至大腿上、中1/3处用驱血带压迫止血,使手术野无明…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7年对18例共35个金属异物借助驱血带将其取出,效果极佳。现介绍如下。术前摄受伤肢体正、侧位像,对异物初步定位。麻醉、消毒后,用无菌驱血带自指、趾远端向肢体近端缠绕,至适当部位固定。再自远端向近端放开驱血带,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利用引进国外内窥镜新技术,从腕管内直接切断腕管横韧带,解除其对正中神经压迫的手术方法。方法:局部麻醉,不使用驱血带,皮肤1cm切口,应用USE SYSTEM(universal subcutaneous endoscopic system)电视光源录象系统,在内窥镜下切断腕管横韧带。结果:临床应用100例118腕,疗效满意。手术时间平均8分钟,出血少,所有病例未见并发症。结论: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指根止血带。方法 将乳胶手套手指部分设计成指套驱血止血带,用于105例148指中末节损伤的手术。结果 指套驱血止血带驱血、止血一次完成,使术野更为清晰,术中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结论 指套驱、止血带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特别适合门、急诊单、多指指端损伤指神经阻滞麻醉下使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驱血带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治疗胫骨骨折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19~56岁,平均42岁。术中复位后应用驱血带将骨折部位加压裹紧,维持复位,然后扩髓置入髓内钉固定。结果 5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患者均未行髓内钉动力化,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应用驱血带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过程中,能有效地维持复位状态。在基层医院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动气压止血仪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动气压止血仪是新型骨科手术治疗工具,可调节控制压力大小,并有报警系统,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止血带、驱血带联合应用,可减少出血量,使手术视野清晰,解剖清楚,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局部静脉麻醉采用驱血法,其效果局限于1次止血带时间内。我们采用局部扩容法施行该麻醉,观察到利多卡因在肢体的分布与采用驱血法时不同,起效与维持时间亦异。资料与方法 14岁以上择期四肢手术病员50例,随机分为扩容组和驱血组各25例。麻醉药使用0.5%利多卡因5.5mg/kg。驱血组按传统方法施行麻醉。局部扩容组不驱血直接上止血带,静脉推入利多卡因后继续推注生理盐水扩容到全肢体区域出现紫白相间的云斑。两组均每间隔80分钟松止血带1次,待恢复血  相似文献   

14.
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2年6月始采用改良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0~65岁;横形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5例。手术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驱血后止血带下进行,取膝前弧形切口,逐层切开,显露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瘘修补手术的技巧。方法 在尿瘘修补手术过程中,通过阴茎驱血,使阴茎处于“无血”状态。结果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9例,共14个瘘口,一次性修复成功12个瘘口。结论 阴茎驱血在尿瘘修补术中使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Perthes病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影像学研究。方法 利用手术方法,切断圆韧带和股骨头支持带血供,制作Perthes病模型,并对其进行X线、MRI、骨显像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手术中断血供的方法成功地重复了Perthes病的基本病理变化,X线、MRI、骨显像均表现出与Petthes病相似的特点。结论 该方法可成功制成Perthes病模型。  相似文献   

17.
同种带瓣大动脉的取材、灭菌及保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告50个同种带瓣大动脉的取材,灭菌及液氮保存方法,方法:供者为年龄20-39岁的脑死亡患者,均在死亡后2小时取材,修剪后48个同种带瓣大动脉用抗生素灭菌24小时放入含8%二甲基亚砜的RPMI1640液中液氮保存,结果:抗生素灭菌后48个同种带瓣大动脉细菌和霉菌培养均为阴性,解冻11个有10个用于临床,解冻后的同种带瓣大动脉可基本保持正常功能,其细菌和霉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无菌取材加抗生素灭菌效果可靠,经液氮保存的同种带瓣大动脉解冻后可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重度Perthes病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Perthes病显微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重度Perthes病268例,采用4种显微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其中88例系统随访3~9年。结果:根据髋关节功能、下肢长度及X线片表现将结果分为优、良、差。优43例,良42例,差3例,其优良率966%。结论:cateralⅢ期行多条血管束或带血管蒂的髂骨瓣与血管束联合植入术;Ⅳ期行股骨头内坏死骨切除、有血运的髂骨瓣植入术,有腔隙时再植入松质骨与血管束,使有血运的骨替代坏死骨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报道显微手术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促进病灶修复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损程度,对Ⅱ期以上者可采取带血管蒂骼骨块植入术,单纯血管束植入术,或两者并用,或再加带血运的骨膜包颈术等治疗226例。结果:有效率为88.6%。结论:显微手术是当前治疗此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型表带式驱血止血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表带式驱血止血带黑龙江省医院孙丹馥,道书芝,高毅临床上静脉输液时用于肢体驱血的工具,从50年代至今,一直用输液胶管,此胶管只能用于驱血,无输液结束后的止血作用,且驱血效果受操作者熟练程度及用力程度影响。若扎得过紧病人会出现肢体麻木,胀痛及局部压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