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医疗卫生费用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费用的水平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资源被用于医疗保健,以保障国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国民的生命质量,是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增加、医疗科研的发展,加快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步  相似文献   

2.
现在日本的医院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首先是医疗经费问题。国民医疗费用增长比例高于国民总收入的3—4%。但近两年来由于政府采取了紧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政策,致使医院的经费发生很大困难.1983年国民医疗费比上一年增长4.6%,而国民总收入已增长5.3%。1984年与去年相比,医疗费用仅增长2.5%,国民总收入却增长6.4%。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国民医疗费”,是以1985年度内对医疗机构治疗伤病应支付的费用为中心估计的。此金额除诊疗报酬、药费之外,还包括由健康保险等支付的护理费、运送费等。结果如下: 一、1985年国民医疗费用 1985年度国民医疗费估计金额为160,159亿日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6.1%。同时国民  相似文献   

4.
日本厚生省1984年8月17日发表了1982年国民医疗费用的测算结果。1982年为13.8359万亿日元,接近14兆日元。比1981年增加了9950亿日元,约1万亿日元,增长了7.7%。从1974年以后国民医疗费用一直以这样的增长速度逐年持续增加。人均国民医疗费用为116,800日元,也比1981年增长了7.0%。占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5.
为了通过加强卫生保健市场的竞争性和提高卫生服务效率来降低卫生费用,以及促进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英国国民卫生服务系统在家庭医疗服务领域进行了重大改革,强制实施了新的全科医疗合同。本文详细介绍了改革的内容及其在实施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在宏观上对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做出评价,希望引起同道的关注。我国以较少的卫生资源,维护了较高的国民健康水平。1996年全国卫生大会以后,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在纠正20世纪末医疗费用疾病经济负担增长过快而公共卫生费用增长速度迟缓的问题上,是有所作为的,尽管困难仍然不少,但并不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民医疗费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国民医疗费(相当于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但计算方法不同)被认为是医疗产业市场规模的指标之一,据统计,2001年度达到31兆3234亿日元(人民币与日元汇率在1:12.45-1:12.85之间),平均每人24万6100日元。日本国民医疗费的计算方法与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不同,不含有公共卫生投资部分,而是指当年度在医疗机构内治疗疾病所需要的医疗费用的总和。除了包含医疗保险部门支付的诊疗费用、药剂费用、住院疗养费用和家庭护理疗养费用外,也包含医疗保险部门支付的转运费用。但是,因为国民医疗费只限于治疗疾病所需要的费用,因此以下几种情况不被计算在内:①正常妊娠和分娩;②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健康诊断和预防接种;③因身体残疾所需要的假肢和假眼等;④患者住院时自己负担的医疗保险外的  相似文献   

8.
OECD国家卫生费用核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费用核算为国际公认的用于全面评价国民卫生费用的重要工具,OECD国家在这一领域作了许多研究和贡献。尤其是在方法学和卫生费用核算国际分类方面,其卫生费用核算体系在许多国家已得到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国民营养状况能够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预防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保障国民健康,控制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肥胖不仅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也是一种疾病状态。为了解居民营养状况,2009年国家卫生部组织了中  相似文献   

10.
已公布的1981年度国民医疗费用总额为12.86万亿日元,比前一年增加了7.4%。1975年以后,医疗费用直线上升,国民医疗费用的总额每年增加1万亿日元,已经接近社会保障关系费可能负担的极限。为控制医疗费用与年俱增的问题,厚生省提出了“限制保险支付比例和范围”的方针,而且,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本身也在降低医疗保险的价值,但是,在医学不断进步,亿万居民获益的今天,只要医疗的目的与人类保护、延长生命的本能欲望相一致,医疗费用就应具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障制度,即患者就医时所需医疗费用由谁负担的规定,包括医疗来源及其构成、支付方式等,各国不同,各个时期也不同,受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财政实力以及国民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没有统一的模式,大体上可概括为公费医疗型、自费医疗型与集资医疗型。当前,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都面临着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问题。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2.
医疗费用管理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切实检查和分析辖区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呼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医患互助互谅。为降低国民医疗费用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一、对国民医疗费动向的分析 1.医疗费的动向 1984年度,日本国民医疗费用开支高达15万亿日元。这笔费用,首先作为医院和诊所的营业额而流入医疗部门。众所周知,医疗部门为了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就必需得到其他行业的服务或者使用其他行业的产品。例如药品、医疗设备,以及患者所需的食品等。此外,就象一般家庭一样,还需要电、水、煤气和电话等。对于医疗部门来说,其营业额的一部分(也就是国民医疗费的一部分),就这样流  相似文献   

14.
一.医疗费用的结构分析: 1、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医疗费用结构0-14岁就诊人次和65岁以上就诊人次各自在三大医疗保险组织总就诊人次中所占比率的变化作比较。0—14岁与65岁以上者在人口中的比率1985年低龄人口(0-14岁)为20.43%,高龄人口为20.04%;1986年分别足19.77%和20.45%;到2000年,两者的比率分别为15.86和28.76%;2025年为12.26%和39.53%。按不同年龄的国民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看。在国民医疗费用中,将65岁以上者医疗费用(本文使用的是三大医疗保险组织的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医疗服务利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日过去10年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200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中国的3.2倍,人均GDP是中国的32.3倍;(2)日本1961年实现了国民皆保险,2003年中国城市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口为44.8%,农村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口为79.1%;(3)日本人均卫生费用约是中国的56倍;(4)中国的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度发展速度约是日本国民医疗费用年度发展速度的5.2倍。同期,日本国民对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利用都在上升,而中国的两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5)2000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为14.8%,2001年中国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负担的部分超过60.8%;(6)2000年中国男性人均期望寿命相当于日本男性1970~1971年的水平,女性期望寿命相当于日本女性1965~1966年的水平,婴儿死亡率略低于日本60年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国民医疗费用的增长近二十年日本医疗事业,在全民保险制度下,从内容、规模到社会效果,都在高速发展。随着日本医疗事业的发展,国民医疗费用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可以预见,这两个因素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还会不断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医疗制度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医疗制度其目的是保障国民接受医疗的权力,提高医疗质量,享有优质服务,并把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医疗制度因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个人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及保障制度三类。日本的医疗制度是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框架建立起来的,特点是接受治疗和治疗的限制少,但今后仍需控制医疗费用,逐步完善评价医疗服务的体系,明确测定医疗服务的费用和效果,以提供全体国民认可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一、改变医疗环境1.医院的经济环境经战后四十年,我国医疗体制逐步完善,对成为今日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作出很大贡献。然而,另一方面,人口又急速向高龄化变迁。医师、医疗设施及病床的增加带来医疗费用的增加,其趋势有超过国民收入并继续增长的迹象。特别是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增长已远远超过了总医疗费用的增长。因此,必须参照今后老年人口急剧增加来考虑国民医疗费的将来动向。国民医疗费的财源分担,1983年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久保氏等以日本47例府县为样本,调查国民医疗保险用户在医疗服务的利用上受个收入大小和费用分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乎国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政府卫生投入有利于促进人群健康及健康公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是政府和城乡居民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该文通过研究政府卫生投入与医药费用控制关系,探索如何增加和改变政府卫生投入总量、结构和方式,抑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从投入与控制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