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75例其他风湿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nu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体、抗Rib抗体等11种自身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C4和CRP等免疫指标,并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ESR、血常规等其它实验室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AnuA的关系.结果 ①系统性红斑狼疮组、风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1%,6.8%和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抗核小体抗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和9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和83.1%.②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自身抗体指标(P<0.01).③系统性红斑狼疮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ib抗体为阴性的三组中,其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1%,67.0%和70.3%.④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患者的IgG,ESR,CRP指标和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患者的C3,C4,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IgA,IgM和Hb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抗核小体抗体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以及与疾病活动性高度相关的优点,故测定抗核小体抗体对于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率、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在AS患者分类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8-2019年明确诊断为AS的患者4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S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453例AS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139例,阳性率为30.68%.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91.67%.在抗核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中,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1).AS患者抗核抗体核型以核颗粒型(45.32%)为主;抗核抗体阳性的AS患者整体滴度中位数为1:100;抗核抗体滴度≥1:320患者占18.71%,其抗核抗体谱检测中特异性抗体检出率达3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抗核抗体阳性为AS合并其他AI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S患者中30.68%可检出抗核抗体,滴度以1:100为主,部分患者出现中高滴度,为合并其他AID的表现.应加强抗核抗体阳性且病程较长的中老年AS患者的分类管理,进行长期的医学观察,评估是否并发其他AID.  相似文献   

3.
卫霞 《临床医学》2020,40(5):36-37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核抗体检测,研究组另加用抗核抗体谱检测。记录两组抗核抗体检测结果、研究组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抗核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79. 41%,54/68)高于对照组(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抗核抗体谱总阳性率(92. 65%,63/68)显著高于抗核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79. 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中,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2种及2种以上抗体阳性情况。结论 联合应用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对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检测出疾病特异性或相关性自身抗体^[1]。这些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抗ENA)谱。及时准确地检测到这些自身抗体,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提供了重要依据。笔者对12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了ANA、抗dS-DNA、抗ENA谱检测,对3个项目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其在临床诊断及应用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间接免疫荧光(IIF)、免疫印迹(WB)和ELISA3种检测方法测定抗dsDNA、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dsD-NA核小体复合物(dsDNA-NcX)抗体结果,评价其对SLE诊断的价值。方法用3种方法测定87例SLE患者,98例疾病对照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抗dsDNA,AnuA和抗dsDNA-NcX抗体水平,用ROC曲线分析它们的诊断性能。结果SLE患者检查抗dsDNA抗体三法中以ELISA法敏感性最高(57.5%),其次为WB法(47.5%),IIF法敏感性最低(43.7%),但均显著高于各自的疾病对照和正常对照组(P<0.01)。同一方法所测AnuA(WB法)或抗dsDNA-NcX抗体(ELISA法)对SLE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抗dsDNA抗体。3种方法所测抗体结果对SLE诊断准确性均为中等水平,但相对以抗dsDNA-NcX抗体(ELISA法)的诊断准确性最高(AUC值0.865)。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的诊断敏感性(72.4%),但特异性却有所降低(85.9%),其对SLE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改善。抗核抗体(ANA)核均质型者与抗dsDNA/AnuA/或抗dsDNA-Nc...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绍兴市人民医院10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特点,探讨抗核抗体谱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10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做抗核抗体谱的检测,观察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情况,以及诊断为SLE的患者中抗核抗体谱的联合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103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以SLE患者为多数,有56例,占54.3%,诊断为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则分别占11.7%,9.7%和9.7%。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中,多项ENA多肽抗体存在阳性表现,SS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可达到82.71%,其次为SSB抗体、Nukleosomen抗体、Histone抗体,分别占38.39%、34.95%、32.16%。结论:抗核抗体谱的检测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提示性诊断作用。对SLE的诊断中,抗ds-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进行联合诊断,能提高SLE血清学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小关节病变为主,如诊断不及时,轻者关节僵硬畸形,重者功能障碍或丧失[1-2],长期以来对RA的诊断主要以临床表现、X线片检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而RF检测的特异性较差.2000年国外首次报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RA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最常见的的如抗核抗体、RF等,而这些自身抗体也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4].本文通过30例RA患者的抗CCP抗体、ANA和RF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三者在RA患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及ANA阳性的荧光核型特点。方法 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法。结果 40例SLE患者中ANA、抗dsDNA抗体、抗SS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5%、55%、50%,ANA阳性的荧光核型以均质型(60%)和斑点型(27.5%)为主。结论 ANA、抗dsDNA抗体是SLE重要的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与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抗体(cmDNA)、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价值及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亚型2(AMA-2)、抗线粒体抗体亚型4(AMA-4)、抗线粒体抗体亚型9(AMA-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送该中心的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例32例检测自身抗体结果.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AMA-2、AMA-4、AMA-9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以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2、AMA-4、AMA-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2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这些抗核抗体(ANA)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62例SS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5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98.4%(61/62),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均质核仁型;IB检测15种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的ANA以抗Scl-70抗体、抗SS-A抗体和抗Ro-52抗体为主,在46例弥漫性硬皮病(dSSc)患者中抗Scl-70抗体的阳性率高达67%,特异性为100%。结论 多种自身抗体同时检出,可能提示SSc患者同时伴随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发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此外,欧蒙免疫印迹试剂盒,对ANAs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高,对SSc的诊断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2.
龚宝琪  刘伟霞  齐文成 《临床荟萃》2006,21(22):1637-163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多器官、以血管炎为特征的弥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SLE的发病过程中,不仅有T细胞参与,同时伴有B细胞的高度活化,使患者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测在SLE诊断及疾病评估中有重要意义。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抗Sm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AHA)是实验室诊断SLE常用指标,但各有不足。最近研究发现,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对SLE的诊断和疾病监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应用不同检测技术检测以上5种自身抗体,比较其在SLE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探讨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对46例AnuA阳性SLE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结果 46例AnuA阳性的SLE患者血清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80.4%、47.8%.其中AnuA的阳性率与其他两种自身抗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AnnA)是诊断SLE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检测在SLE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SLE实验室检测指标以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和抗Smith抗体(抗Sm抗体)为主,但各有不足。最近研究发现,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SLE诊断和疾病监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检测SLE和结缔组织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AnuA水平,并探讨其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用ROC曲线评价AnuA与其他自身抗体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38例自身免疫疾病分别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ENA抗体,以分判各自的诊断线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25-4026
探讨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67例其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6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患者的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等12种抗体,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抗核抗体谱12项存在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89.16%,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32.84%和健康人群组4.73%;健康人群组12项抗核抗体谱结构均为阴性,研究组的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n RNP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阳性水平显著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项指标联合观察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 DNA抗体、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非SLE类风湿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中AnuA、抗ds 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结果与类风湿组及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Anu A、抗ds DNA抗体、抗C1q抗体阳性率及平均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抗体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对比,3种抗体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如:IgG、IgA、IgM,显著高于类风湿组和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低于类风湿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AnuA、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可能与SLE病情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血清中Anu A、抗ds 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可作为诊断SLE的参考指标,通过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及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在系统性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SAR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683例疑似或确诊为SARD的患者,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对IIF阳性、免疫印迹法阴性和2种方法均阳性的样本进行抗核抗体核型分析.采用秩相关分析评价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滴度与S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于我院住院治疗PBC患者350例,对这些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滴度及ANA的核型分析.结果 350例PBC患者发展为肝癌为2.57%(9/350),其中女性患者2.38%(7/293),男性患者3.5%(2/57),9例患者中有7例可见AFP值升高,8例患者可见AMA、AMA-M2阳性,50%呈AMA高滴度(≧1:320)阳性.100%患者ANA检测结果阳性,88.9%患者滴度以高滴度为主(≧1:320).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抗核抗体谱检测可见3例患者分别为CENPB、SSA、Scl-70阳性,2例患者gp210阳性.结论 PBC患者中有2.57%发展为HCC,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与PBC患者类似.多数患者可检测出高滴度的AMA、AMA-M2及ANA,这些患者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患者血清AFP值与自身抗体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提示血清AFP值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1]以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聚集为特征.SLE患者严重的免疫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体内有大量的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种自身抗体.因此,自身抗体的检测和分析,在SLE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患者血清检测了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