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1月小儿门急诊及住院小儿腹痛患者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高频起声能清晰显示小儿肠系膜肿大淋巴结,内部结构显示清晰。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3~12岁腹痛患儿使用高频探头作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总人数98例,占61.25%(98/160),其中,男53例,占33.125%(53/160),女45例,占28.125%(45/160),未探及淋巴结者62例,占38.75%(62/160),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腹腔内肿大的淋巴结,无痛、准确,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对腹痛患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结果:肿大淋巴结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发,呈串样。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腹痛肠系膜结肿大的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拟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应用高频彩超进行腹部肠系膜淋巴结扫查,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及纵横比。结果:小儿脐周、右下腹见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者71例。结果: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乐昌市中医院收治的 58 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所有患儿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另纳入同期 54 例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患儿淋巴结位置和声像图 特征,比较两组儿童淋巴结数量、长径、短径、长径短径比及血流信号分级情况。结果: 58 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经高频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肿大淋巴结分布位置为:右中下腹部 20 例,脐周 28 例,左上腹部 10 例。与对照组儿童相比, 观察组患儿的淋巴结数量更多、淋巴结长径、短径、长径短径比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儿 血流信号分级以 0 ~ Ⅰ级为主,观察组患儿血流信号则在各级别均有分布,两组儿童血流信号各级别频数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Z = 5.048,P < 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病变淋巴结形态特征、数量、 大小及位置分布等信息,较好地反映血流信号分级情况。  相似文献   

6.
张莹  石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13-11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3%(91/98)腹痛患儿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98.5(66/98)。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可作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于台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医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 45 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 45 例,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血 流情况以及临床指征。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长径、短径以及长径 / 短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2)观察组患儿经过检查后可知其具有较多的肠系膜淋巴结血流,对照组并未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血流; (3)观察组患儿经过检查后可知其肠系膜淋巴结呈现为串状排列,具有光滑的边界,并未出现融合,少数患儿出现重叠, 皮髓质具有清楚的分界,对照组儿童其肠系膜淋巴结经过检查呈现为豆形和肾形,皮髓质无清楚分界。结论:高频彩色多 普勒超声能有效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频勒对55例腹痛小儿常规腹部多切面扫查,排除其他疾病,重点检查小儿右下腹及脐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量。并对二维及血流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儿均在脐周清晰显示大小不等的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与肠系膜走行一致。长径大者约2.4mm,小者0.5mm。彩色多谱勒超声显示,其内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谱勒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为临床治疗和鉴别诊断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儿的高频超声特征,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量及血流情况。结果:105例患儿均在腹腔内清晰显示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与肠系膜走行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阻力指数(RI):0.55-0.63。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小儿腹腔内结构,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9例临床及超声诊断为腹腔淋巴结炎患儿的声像图资料。结果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均有腹腔淋巴结肿大,27例血流丰富;41例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右侧腹及右下腹,18例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在腹腔其他部位。结论高频彩超检查无创,易于重复,声像图具有特征,可作为小儿淋巴结炎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观察组)和1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肠系膜淋巴结影像资料,观察其高频超声表现特点。结果:高频超声筛查出腹痛患儿所显示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均为多发,其中以右下腹和脐周最为多见,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肿大淋巴结体积均有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能为临床明确诊断和观察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社区门诊常见病症,以往由于有文献报道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在无症状的小儿也常常可以检出,并不一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1],故较少引起临床重视,但临床工作中,由于家长对小儿要求的提高、彩超检查的普及及诊断关口的前移,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11月门诊诊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25例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11月,我院门诊共收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325例,其中男192例,占59%,女133例,占40.92%;年龄10月至15岁,其中10月至3岁44例,占13.54%,4~6岁13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0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及其所在部位、数量,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患儿于腹腔内探及数枚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长径与横径的比值(L/S)≥2。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0d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191例复查淋巴结测值缩小或数目减少。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的依据,应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在小儿腹痛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8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惠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儿均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1~8个不等,大小为7mm×4mm~24mm×15mm,主要分布在右下腹及脐的周围.结论:超声可显示小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是确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40例的腹痛患儿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包括记录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90%(940/1040)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皆为多发,930例经临床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0例为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可以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正确性高,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摘要本文对20例用高频彩超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抗病毒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等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区,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观察并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长短轴,长轴直径〉1cm,短轴〉0.5cm,长短轴之比〉2,视为肿大。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血流信号显示丰富,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淋巴结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血流信号也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在tJ,JL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后随诊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频探头对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24例腹痛患儿进行彩超检查。结果:24例患儿中19例(79.17%)可见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探头可清晰显示腹腔肿大的淋巴结,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脐周及右侧腹腔内可探及椭圆形肿大的结节回声,其长径1.0~2.5 cm,长径与宽径之比为1∶(1.5~2.2)。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均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5~0.6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4年来采用自拟理脾疏解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7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门诊,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8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周左右。诊断标准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小儿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部位,为阵发性、痉挛性痛,痛作时小儿神情痛苦,躯体蜷曲,腹痛大多能自行缓解,少有腹肌紧张,几无反跳痛,腹痛缓解时神色正常、活动自如。腹部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0mm)。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总数正常或稍偏高,淋巴细胞分…  相似文献   

20.
熊秋华  洪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12-1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51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40例良性肿大淋巴结77个及29例恶性肿大淋巴结74个的形态、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边界及毗邻、彩色血流特征等.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呈长椭圆形,边界光滑、规整,L/S〉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2,周围包膜不清晰或有切迹,浸润周围血管或组织,淋巴结呈融合现象或分叶状,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不规则、偏移、缩小或消失,皮质回声常不均,伴钙化灶或坏死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为无血流型和淋巴门血流型,淋巴门血流型血流较丰富,呈低速低阻型;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为混合血流型、不规则点状紊乱血流型、边缘血流型血流,且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肿大淋巴结.结论:彩超对诊断和鉴另4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