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1%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A组),0.15%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B组),0.2%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C组)。于镇痛后1 h、6 h、12h、24 h、48 h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记录循环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镇痛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6h、12 h、24 h、48 h VAS评分值低于A组(P均<0.05);C组镇痛开始后双下肢肌力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3组产妇镇痛后1 h、6 h、12 h、24 h、48 h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4 h拔除尿管均能自行排尿和下床行走。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0.1%,0.15%,0.2%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均能达到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以0.15%罗哌卡因+0.7mg/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完善,并且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并探寻更为理想的麻醉剂量。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孕妇10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组、A2组、B1组、B2组,A1组采用2.0 mg/L芬太尼+0.12%罗哌卡因、A2组采用4.0 mg/L芬太尼+0.12%罗哌卡因、B1组采用0.2 mg/L舒芬太尼+0.12%罗哌卡因,B2组采用0.4 mg/L舒芬太尼+0.12%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比分析4组孕妇的术后不同阶段的VAS评分、用药量、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结果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示,上述4中麻醉方案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P均>0.05);相对于"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方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方案所需要的罗哌卡因剂量更少,而且产妇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低于前者(P均<0.05)。结论"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优秀,且0.4 mg/L舒芬太尼+0.12%罗哌卡因的麻醉剂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与阻滞效应,为剖宫产手术探求更为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剖宫产初产妇16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所有产妇都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药物配方:A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g;B组采用1%罗哌卡因15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C组采用1%罗哌卡因13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D组采用1%罗哌卡因10 mg复合5μg舒芬太尼。结果 B、C、D组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不过其恢复到T12时间、首次感觉疼痛时间与开始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均0.05),2组达最高阻滞平面与达Bromag3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组的麻醉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C、D组的瘙痒和寒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4组之间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安全的用于剖宫产手术,其阻滞起效时间增快,镇痛时间长,寒战发生率减少,是值得推荐的麻醉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患者160例,术毕随机分为4组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药Ⅰ组为0.2%罗哌卡因,Ⅱ组为0.2%罗哌卡因+0.5 mg/L舒芬太尼,Ⅲ组为0.2%罗哌卡因+0.75 mg/L舒芬太尼,Ⅳ组为0.2%罗哌卡因+1.0mg/L舒芬太尼,观察记录4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总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4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都较满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药物总量无显著性差异。Ⅰ组、Ⅱ组术后8,24,36,48 h VAS评分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均<0.01),Ⅰ组VA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IV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结论0.2%罗哌卡因+0.75 mg/L舒芬太尼PCEA为较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鞘内注射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复合超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经硬膜外间隙自控镇痛技术(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东莞市沙田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分娩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2 mg咪达唑仑联合5μg舒芬太尼,B组硬膜外注射10 m L 0.1%罗哌卡因联合0.5μg·m L~(-1)舒芬太尼,C组蛛网膜下腔注射2 mg罗哌卡因联合5μg舒芬太尼,观察三产妇者的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情况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明显短于B组与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与C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式,从该院骨科临床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中抽取180例分为3组,分别为A组(60例,罗哌卡因10 mg)、B组(60例,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和C组(60例,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2.5μg)。比较各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麻醉效果指标均优于A组和C组(P0.05);且术后VAS疼痛评分及认知功能评价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麻醉在下肢手术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息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疼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改良Bromag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剖宫产产妇应用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明显提升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维持时间延长,减少疼痛,降低改良Bromage评分,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20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例。Ⅰ组:0.06%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Ⅱ组:0.08%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Ⅲ组:0.10%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Ⅳ组:0.12%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Ⅴ组:0.14%罗哌卡因+0.4μg/m L舒芬太尼。同时选取未行分娩镇痛初产妇40例为对照组(Ⅵ组)。于镇痛前即刻(Ⅲ组于宫口扩张3 cm时)、镇痛开始后30 min、宫口扩张7~8 cm及10 cm,第二产程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肌力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前即刻、镇痛开始后5、10、15、30 min和其后每隔l h记录母体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和胎心。记录产程时间、胎儿Apgar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Ⅴ组下肢麻木、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高于Ⅰ~Ⅳ组(P0.05),与Ⅵ组比较,Ⅰ~Ⅴ组镇痛开始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Ⅰ组VAS评分高于Ⅱ~Ⅴ组(P0.05),Ⅴ组第二产程时间较Ⅰ~Ⅳ组延长(P0.05)。结论:0.08%~0.12%罗哌卡因复合0.4ug/m L舒芬太尼双管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160例初产妇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其分组,主要分为A、B、C、D4组,每组各40例,4组分别给予0.075%、0.1%、0.125%以及0.1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 L舒芬太尼镇痛,观察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结果:A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其中B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0.15%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能够发挥出更好地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德领  贾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386-3387,3390
目的研究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2组,R组予罗哌卡因15 mg,SR组予罗哌卡因15 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24 h,监测各时点(镇痛开始后2,4,6,8,24,36,48 h)Prince-Henry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观察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2组2,4,6 h的疼痛评分、PCA用药量、总按压与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3,6,48 h疼痛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SR组排气时间提前,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 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使术后镇痛药量减少,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但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普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ASA分级为Ⅰ或Ⅱ级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各25例。4组均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入静脉自控镇痛泵。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4μg /(kg·h),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08、0.09、0.10μg/(kg·h)+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2μg/(kg·h)。记录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并比较各组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12 h,治疗组中、高剂量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术后6 h,与对照组和治疗组低剂量组相比,治疗组中、高剂量组Ramsay评分均增高;术后12 h,治疗组高剂量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6 h,治疗组中剂量组术后12、48 h,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后6、12、24 h收缩压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24 h,治疗组中剂量组12、24、48 h,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后6、12、24 h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6 h心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高剂量组术后6、12、48 h心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呼吸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治疗组中、高剂量组术后的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舒芬太尼在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方法将6 0例ASAⅠ~Ⅱ级于硬膜外联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0 .15 %罗哌卡因(R)组,0 .15 %罗哌卡因+0 .2 5mg/L舒芬太尼(S) ,即(R +0 .2 5S)组,0 .15 %罗哌卡因+0 .5mg/L舒芬太尼(R +0 .5S)组,0 .15 %罗哌卡因+0 .75mg/L舒芬太尼(R +0 .75S)组。术后接入镇痛泵行持续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3,6 ,12 ,2 4h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R +0 .5S组和R +0 .75S组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和R +0 .2 5S组(P <0 .0 5 ) ;各组间的瘙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镇静评分、恶心与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6 0例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浓度不高于0 .75mg/L的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地塞米松及吗啡混合液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选择ASA1~2级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手术结束时硬膜外单次注入0.25%罗哌卡因6 mL;Ⅱ组硬膜外单次注入0.25%罗哌卡因6 mL(内含地塞米松10 mg);Ⅲ组硬膜外单次注入0.25%罗哌卡因6mL(内含地塞米松10mg+吗啡2mg);Ⅳ组用患者自拉硬膜外镇痛(PCEA)泵,镇痛药液为0.1%罗哌卡因和0.04mg/mL吗啡,背景速度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PCEA泵持续镇痛呈术后72 h。记录患者术后(72 h内)手术部位出现疼痛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Ⅰ组比改,Ⅱ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Ⅲ组、Ⅳ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2 h,与Ⅰ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及地塞米松与吗啡混合液单次注射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不管是否应用PCEA泵持续输注,均能获得良好和持久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邓忠明  陈磊  许少健  奎瑜 《新中医》2010,(11):84-86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TKA术后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PCEA,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s,VAS)评定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息时疼痛,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2小时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对疼痛减轻作用也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6天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6天对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其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症状2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尿潴留、头痛症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可减轻镇痛药物胃肠道反应。结论:腹针疗法对TKA术后早期镇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时的最佳药物浓度。方法:拟进行重复测量的二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设计罗哌卡因浓度为4水平,分别是0.125%、0.15%、0.175%、0.20%;舒芬太尼浓度为4水平,分别是0.25μg/ml、0.5μg/ml、0.75μg/ml、1.0pg/ml。采取L8(2^7)正交设计表。结果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改良Bromage分级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而舒芬太尼浓度超过0.5μg/ml组尿潴留发生例数多于其他组,罗哌卡因浓度超过0.15%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重于其他组(P〈0.05)。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是术后镇痛的最佳方案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0.75%盐酸罗哌卡因1.2mL,Ⅱ组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2mL,均以脑脊液稀释后蛛网膜下腔给药,术中麻醉效果不佳时硬膜外腔追加1.5%利多卡因5—10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T12阻滞维持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最大Bromage评分小,Bromage 1分的维持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技术,对胆囊切除患者使用3种不同配方,探讨其镇痛疗效及安全性,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临床应用PCEA镇痛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ASAⅡ级)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A组应用高乌甲素和罗哌卡因,B组应用曲马多、罗哌卡因,C组应用吗啡、罗哌卡因。结果:3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较B、C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镇痛副作用(恶心呕吐、嗜睡头昏、皮肤瘙痒、尿潴留及低血压)发生率,C组高于A、B两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A、B两组优于C组,A、B两组无显著差异,较C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选择硬膜外镇痛,曲马多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在小儿上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两组,与手术封皮时经静脉连接镇痛泵,镇痛液配方:F组(芬太尼0.02mg·kg^-1+昂单司琼0.1mg·kg^-1+生理盐水=100m L);KF组(氯胺酮4mg·kg^-1·d^-1+芬太尼0.01mg·kg^-1+昂单司琼0.1mg·kg^-1+生理盐水=100m L)。记录术后4、8、12、24、36h的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KF组,且KF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8h后KF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超前镇痛对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Ⅰ组)手术切皮前30 min行TEAS至手术结束,术中镇痛组(Ⅱ组)手术开始时TEAS至手术结束,Ⅲ组为对照组。术后均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躁动情况,术后2、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镇痛泵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VAS和Ramsay评分2 h、6 h低于Ⅲ组(P0.05),Ⅰ组12 h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与Ⅱ组和Ⅲ组比较,Ⅰ组术后镇痛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减少,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有节俭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旭 《中医正骨》2009,21(9):17-19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术后镇痛A组患者采用芬太尼30ug·kg^-1+昂丹斯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3ug·kg^-1+昂丹斯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8、16、24、48、72h的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44,P=0.000);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00)。两组整体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5,P〈0.000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镇静评分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8,P=0.0009);两组患者体重对镇静评分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1);两组术后各对应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更满意,性别和年龄对镇静程度有一定影响,而体重对镇静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