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传俊 《现代保健》2010,(23):105-106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9年12月88例85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手术一般在伤后3~7 d进行,平均住院21 d,加强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出院定期随访,患者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并存疾病的处理和关节锻炼等,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制动和固定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指导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05~2017-05于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2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本组术后意识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详细记录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导致术后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意识障碍35例(29.17%),经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术前白蛋白35g/L、合并基础疾病、全麻、存在低氧血症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原因主要与年龄、术前白蛋白水症、基础疾病、全麻、低氧血症有关,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岁以上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POCD患者,对其进行系统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从而总结出优良的护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在术后3至5天逐渐缓解,出院时痊愈。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发生POCD概率高,围手术期对老年患者应该仔细观察和精心治疗,重视术前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50例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50例为观察组,运用预见性程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日缩短。结论开展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减少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生活指导以及环境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  相似文献   

6.
张勇 《现代保健》2010,(9):12-14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凹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12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经对症处理及上述治疗后,10例患者术后1周内好转,1例术后2周内好转,1例术后随访半年仍有认知功能障碍,但较住院期间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危害大,应早期诊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纠正各种生理紊乱,加强护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髋部骨折术前术后实行各种相关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饮食调控、各种并发症预防及术后功能训练指导.结果 本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应激性溃疡1例,无褥疮、泌尿系感染.骨折愈合良好,68.5%患者能生活自理.结论 术后通过配合医生的治疗,恰当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内服并术前心理干预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0年8月期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高龄下肢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疏肝解郁汤并心理干预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3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入院当日、手术当日及术后1周患者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日及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SAS评分无差异,手术当天及术后1周治疗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解郁汤内服并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提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并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高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51-3152,3154
[目的]探讨分析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11例高龄患者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DVT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积极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保护下肢静脉等,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结果]高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性退变、外伤与手术导致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是影响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术后加强对患者的严密观察与护理,积极有效地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2019年1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6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及总住院时长,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及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及总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及术前等待时间,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Hip fracture is a common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osteoporosi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cidence rates of hip fractures are at least twice to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in community-dwellers of the same age and sex. Older adults with hip fracture have a 5- to 8-fold increased risk for all-cause mortality and much higher ris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refor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institutionalization, prevent a second fracture in institutionalized patients, and decrease mortality after a hip fracture are highly needed. The orthogeriatrics model of care is a shared-care approach to patients after suffering a hip fracture. This program, which has been studied in models run by geriatrician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ncludes a comprehensive medical and nursing admission assessment focusing on the patient’s premorbid function, cognition, comorbidities, and risks is followed by a comprehensive care plan design. This systematic review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hip fracture and nursing home placemen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ose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later complications and future institu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术后早期即强化血栓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下肢(非切口处)疼痛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d两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15d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下肢(非切口处)疼痛、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髋关节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和抑郁缓解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髋关节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和抑郁缓解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临床路径模式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繁荣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36-143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股骨近端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方式)120例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120例。对术前1天、术后1、2和3周髋关节进行功能评分(Harris评分)、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实施对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后患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5例,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平均住院时间16d,平均术后负重时间14d,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2例。结论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髋关节骨折急诊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方法以2017年7月-2020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收治的9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32)和未感染组(n=58)。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感染相关指标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关节骨折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手术时间、清创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未感染组,Ⅱ类切口类型例数多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后2 d,感染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血清IL-1β水平、全血NLR水平较高均为髋关节骨折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髋关节骨折急诊术后患者发生感染会引起血清IL-1β水平、CRP/Alb、全血NLR水平升高,手术时间、清创时间、住院时间较长和切口类型Ⅱ类、血清IL-1β、CRP/Alb、NLR水平较高均为髋关节骨折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可据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和治疗,从而降低髋关节骨折急诊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During 1973-1987 178 patients of 90 years and over were operated for a fracture of the hip in the Diaconesseninrichting 'Bronovo', The Hague. Fifty patients were suffering of senile dementia which made reactivation difficult and contributed to 43% of the mortality. The overall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18% and the survivors were discharged after 35 days on average. Patients with lateral and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treated according to McLaughlin (6), to Ender (74) and with a dynamic hip screw (17) and medial fractures with a dynamic hip screw (54) or a prosthesis (27). 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s were 16, 28, 6, 11 en 11% respectively. Postoperatively 7 Ender pins sagged out and 6 patients treated with a dynamic hip screw secondarily needed a prosthesis, 3 of them after discharge. It is advised to use Ender pins in lateral or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inactive patients only, and a dynamic hip screw in active patients; in medial fractures a dynamic hip screw only in inactive patients and in others a prosthesis.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very old people with hip fractures is to be expected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