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术中静脉穿刺采血有一定困难,有时可因反复静脉穿刺采血失败,病人术中得不到及时的输血,而延误病人的抢救时机,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了使失血性休克病人术中静脉穿刺采血尽快成功,为抢救休克的病人赢得时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分析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及预防保健工作。静脉采血是临床上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而婴幼儿由于静脉相对较细,且不配合,成了临床上静脉采血的难点。以往我们对婴幼儿都是采用注射器做股静脉穿刺采血,但由于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低,且家长难以接受,故近2年我科开展对婴幼儿试用真空负压头皮静脉采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琳 《护理研究》2006,20(9):2423-242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同时操作的病人。传统方法是分开操作,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了静脉炎发生的几率。我们在静脉输液时静脉采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5.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是近年来常用的新方法,此方法简便,但对于躁动患者及血管脆弱的老年患者来说,此操作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在采血过程中容易使针头滑脱、移动而造成采血一次成功率下降,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了避免或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急诊科在采血操作中应用输液胶带固定针柄,防止针头滑脱、移动,提高了护士采血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穿刺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加快采血速度和减少病人痛苦。方法:A组见回血即停针;B组见回血后再进人少许停针;C组按个体静脉条件差异灵活掌握(粗、直、表浅、弹性好血管见回血后进针少许即停针;细小血管或深不易掌握的血管用见回血即停针的方法)。结果:C组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快采血速度,减少耗时和减轻病人痛苦。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穿刺应按个体静脉条件差异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真空采血器静脉采血两种拔针方法的效果,以寻找最佳的拔针方式。方法实验组在采集血标本的最后一个真空管时,与需要血量相差0.3~0.5ml即松开止血带;对照组在采集血标本的最后一个真空管时,采足所需血量后(即无血液流入真空管)即松开止血带。从拔针后针尖滴血和3d后电话随访穿刺部位皮下瘀血两个方面对比两种拔针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拔针后针尖滴血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集血标本距足够血量约0.3~0.5ml时,提前松开止血带,可明显减少穿刺点皮下瘀血、针头滴血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王梦霞 《现代护理》2005,11(20):1761-1762
现介绍一种可提高新生儿采血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痛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婴儿桡静脉采血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静  胡雪卿 《护理学报》2003,10(5):34-35
目的探讨桡静脉采血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0~8个月的婴儿中各取100例作股静脉采血和桡静脉采血,两组由同组护士执行穿刺采血。以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解剖特点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仅出现血肿,血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桡静脉采血血肿发生率低。结论桡静脉采血具有操作容易,不易被污染,容易观察,可以防受凉,血肿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邓孝陵  杨孝敏 《护理研究》2008,22(8):2135-2135
我科从2003年至今经常收治戒毒所转诊病人,静脉注射毒品是吸毒人员主要的用毒方式,据报道达77.3%。长期静脉注射使表浅静脉破坏,加之静脉用毒者大多数不懂无菌技术,反复注射导致静脉炎,静脉条索状硬化、堵塞等。此类病人入院后很难找到可以穿刺的静脉,按照常规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时,成功率低。2003年-2007年,我科采用改良法行颈外静脉采血,成功率较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两项操作,长期以来,在护理工作中均是采取两项处置分别进行,即静脉采血后,拨出采血针头,再重新更换注射部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这样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破坏血管。同时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并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自从我院2001年引进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装置后,经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种将静脉采血和静脉输液两项处置合为一体的操作方法,这种新的工作方法克服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现将具体操作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血管的损伤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血性休克病人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可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刘莹 《护理研究》2012,26(27):2501
清晨为病人静脉采血做化验检查是夜班护士常规护理工作,我科以前是用3M胶布分别将每例病人需要进行化验检查的真空采血管缠在一起,放置在治疗盘内,但护士到床旁为病人采血时发现寻找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为此我科制作了一种简易方便使用的采血盘,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治疗盘1个(长30cm、宽20cm、高5cm)、优韧宁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10月,我们对静脉采血过程中避免溶血发生的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6—7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均由同一操作者操作采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静脉采血是临床较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但由于1~5岁小儿四肢静脉较细,头皮静脉表浅,采血一次不能采到所需血量。我们通过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发现一种新的采血方法,比传统方法更加简便、实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症重症患者三种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的方法,找出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方法:将3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一侧肢体留置静脉针进行静脉输液,另一侧肢体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头皮针再接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方法护士平均操作时间和患者溶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三种方法在护士操作时间及患者标本溶血发生率方面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静脉输液联合静脉采血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标本溶血发生率,在急诊抢救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侵袭性护理技术操作,是获取病人实验室资料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一次性双向静脉采血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预防交叉感染,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等优点而取代传统注射器采血被广泛用于临床,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它弥补了传统注射器采血的许多不足,但其在配合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尤其是采集多个血标本需用多根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时,  相似文献   

18.
曹国庆 《护理研究》2008,(1):198-198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真空静脉采血系统采集病人的静脉血做各种化验,这种真空采血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即标准双向针、无菌采血管、配套持针器。使用这种真空采血系统给日常静脉采血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特别是需要一针多管采集血液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真空静脉采血系统进行静脉采血拔针后血液遗撒。在给病人使用静脉采血针系统采集静脉血做化验时发现,偶尔会在有些病人的手臂上出现在穿刺点的下方有一条长3cm~5cm的血液遗撒痕迹,现就这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但因婴幼儿血管细且不配合,而普通的头皮针由于硅胶过长,不能达到要求的采血量,给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采用改进头皮针应用于婴幼儿静脉采血,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潘小娟 《现代护理》2006,12(24):2311-2311
在临床中遇到危重病人时,往往需要进行静脉采血和静脉输液,护士必须分开操作,而此时危重病人又因血容量不足、循环差等因素,给采血和输液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现介绍笔者在护理工作中使用的1种可一次性采血和输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