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给药酶控释小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制备5-氨基水杨酸(5-ASA)结肠定位释放小丸给药系统。方法: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lease)和直链淀粉(Amylosf)为控释包衣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增塑剂,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酶控释的结肠定位释放小丸,研究小丸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放度,并观察游离包衣膜的消化性。结果:此种小丸在模拟胃肠道上部的介质中不释药,在模拟结肠介质条件下3h释药80%以上,10h内释药完全,具有脉冲释药特征。药物的释放时滞由衣膜厚度和衣膜处方组成控制。增加衣膜厚度以及处方中SurleaseE的用量,可延长释药时滞。膜的消化性试验表明,释放机制是衣膜中Amylose被结肠菌酶特异性降解而使衣膜破裂释药。结论:包衣液中加入被结肠酶特异性降解的Amylose可以使小丸具有结肠定位释放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给药pH与时间同时控释小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制备5-氨基水杨酸 (5-ASA) 结肠定位小丸给药系统.方法:以Eudragit(R) RL30D作为时间控释包衣内层,Eudragit(R) S水分散体作为pH控释外层,三乙酸甘油酯为增塑剂,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pH值与时间同时控释的小丸,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小丸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度.结果:小丸在模拟胃酸情况下不释药,在变换pH 7.5条件下9h内释药完全.Eudragit(R) S层保证小丸安全通过胃;而药物释放速度是由丸心、Eudragit(R) RL30D时间控释层来控制.利用小肠相对恒定的转运时间(3~4h)和小肠末端高pH(7~8),及不同Eudragit(R)聚合物的pH性质制备了较可靠的多剂量结肠给药系统.结论:通过调整内外层包衣厚度可制备5-ASA结肠定位释放小丸. 相似文献
3.
用治疗结肠炎的药物5-氨基水杨酸作为模型药,用直链淀粉/正丁醇复合物及乙基纤维素作为包衣材料,制备了5-氨基水杨酸结肠释药包衣片,并进行了体外释放实验等。结果证实包衣材料选用适当的比例,可心使药物在结肠定位靶向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5-氨基水杨酸微丸及其时控结肠定位控释释药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了含药微丸,然后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衣,以羟丙甲纤维素和微粉硅胶的混合物包衣作为溶胀控释层,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包衣作为时滞包衣层,并将包衣微丸装入肠溶胶囊。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微丸的释放行为。结果药物通过时滞层破裂开始释放,该层厚度增加可显著延长释药时滞。调节羟丙甲纤维素的型号、包衣增重及羟丙甲纤维素与微粉硅胶两者比例,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在模拟胃肠道pH情况下延迟5 h释药,之后的10 h内释药完全。结论可通过调整溶胀控释层包衣混合物的比例、型号、包衣厚度及时滞层的包衣厚度,制备5-氨基水杨酸时控结肠定位控释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氨基水杨酸(5-ASA)pH依赖-菌群触发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将5-ASA装于以瓜尔豆胶和Eudragit S 100包膜的胶囊中,采用Diamonsil T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nm,测定其在pH 1.2 HCl、pH6.8和7.4 PBS溶液中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 5-ASA胶囊的3批样品在pH 1.2 HCl、pH 6.8 PBS溶液中几乎不释药,在pH 7.4 PBS溶液中有释药。增重34%样品在pH 7.2 PBS和pH 7.2 PBS+β-甘露聚糖酶的溶液中,释放无明显差异;而增重44%样品有差异。结论用瓜尔豆胶和Eudragit S 100包膜的5-ASA胶囊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柱塞型脉冲胶囊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评价。方法:用灌注法制备非渗透性胶囊体,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制柱塞片,湿法制粒法制备含药速崩片,将速崩片与柱塞片密封于非渗透性胶囊体内制备脉冲胶囊,考察影响释药时滞的各种因素。结果:胶囊在体外呈明显的脉冲释放,释药时滞随柱塞片中高酯果胶-乳糖或羟丙甲纤维素-低酯果胶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具有相同处方柱塞片的脉冲胶囊在模拟结肠溶出介质中释药时滞明显缩短,当高酯果胶-乳糖为4∶6和6∶4,低酯果胶/羟丙甲纤维素为9.5∶0.5和9∶1时,可达到结肠定位所需的4~5h释药时滞。结论:调节柱塞片处方组成可获得具有适当释药时滞的脉冲胶囊,以满足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5-氨基水杨酸是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首选药物,但因其口服后主要被小肠吸收,导致结肠局部浓度低而降低药效。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可以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提高药效,因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几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进行讨论,以望为日后IBD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25):3485-3487
目的:研究4-氨基水杨酸(4-ASA)麦芽糖苷(Mal)的体外盲结肠定位释药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4-ASA的累积释放率为指标,分别考察4-ASA-Mal(相当于250μg/ml的4-ASA)在不同p H(1.2、6.8、7.4)缓冲液、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不同部位(胃、小肠、盲肠、结肠)内容物液中的释药行为。结果:4-ASA-Mal在不同p H缓冲液中几乎不释放;在正常和模型大鼠胃和小肠的内容物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率均小于8%;在正常大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5%和81%;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5%和74%。结论:4-ASA-Mal可在体外盲结肠内容物液中定位大量释放4-ASA,具有盲结肠靶向性。 相似文献
9.
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研制及释药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流化床喷雾包衣法,研制了2种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释药微丸.以羟丙甲纤维素为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控制层,制备时间依赖型包衣微丸;另以肠溶型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微丸.测定了2种微丸在模拟胃肠道各区段pH环境下的释放度.结果表明,时间依赖型包衣微丸体外持续、缓慢释放;pH依赖型包衣微丸在模拟胃和小肠中上部pH的介质中基本不释药,在模拟回盲部区段pH介质中脉冲释药,即后者在体外显示出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的体内转运释放和吸收特征。方法健康受试者和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10例,定时X线拍片观察胶囊在体内的位置和溶解情况;同时检测血浆5-氨基水杨酸(5-ASA)和乙酰-5-氨基水杨酸(AC-5-ASA)及锌离子浓度。结果 10例健康受试者:胶囊到达升结肠的平均时间为(5.80±1.99)h,胶囊崩解平均时间为(8.00±1.63)h。10例患者:胶囊到达升结肠的平均时间为(6.80±3.65)h,崩解的平均时间为(9.75±2.50)h。9例健康受试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锌1.0 g,5-ASA主要参数Tmax为(12.33±1.73)h,Cmax为(325.72±197.52)μg.L-1,AUC0→t为(3.66±2.26)mg.L-1.h;排泄总量:5-ASA为(94.4842±61.3647)mg,AC-5-ASA为(120.4207±78.2098)mg,经尿液排泄的5-ASA约为剂量的9.4%。8例患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锌1.0 g,5-ASA主要参数Tmax为(11.38±5.72)h,Cmax为(235.83±177.90)μg.L-1,AUC0→t为(3.19±1.58)mg.L-1.h。结论 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结肠定位释药,两者释放特征、吸收情况相近。 相似文献
11.
扑尔敏缓释微丸的制备及释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沸腾包衣工艺经处方、工艺筛选、改变微丸粒径、包衣厚度、膜材料种类及配比等,得到了体外具较理想释药行为的扑尔敏控释微丸。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其前50%和后50%药物的释放分别符合零级和一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在24h 内预防或缓解心绞痛发作的控释型经皮吸收硝酸甘油膜剂(NGTTS)的简易制法和体内外释药试验。NGTTS 由 EVA 控释膜、硝酸甘油药物贮库、EVA 粘着层及铝塑背膜组成。其体外平均释药速率约为600μg/h。经对大鼠和家兔的降血压试验证实可持续向体内释药24h,无刺激与过敏现象。经初步临床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副作用较小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13.
口服结肠定位甲硝唑微球的部分因子设计与体外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oralcolon specificdrugdeliverysystem ,OCDDS)有利于治疗多种结肠疾病 ,如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性寄生虫病。OCDDS可避免因大剂量用药而引起的全身副作用[1] 。甲硝唑用于厌氧菌引起的结肠炎有效 ,但其口服吸收良好(>80 % ) ,在结肠部位难于达到有效治疗浓度[2 ] 。目前临床上治疗结肠炎的主要给药途径是将甲硝唑长期灌肠 ,病人顺应性差。本文拟设计甲硝唑OCDDS微球 ,有利于给药系统在结肠快速释药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内外未见报道。材料和方法 材料与仪… 相似文献
14.
双氯灭痛控释小丸的制备及健康自愿者多剂量给药后体内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氯灭痛(DC-Na)控释小丸的制备,成丸百分率受种粒中乳糖/淀粉比例、粘合剂溶液粘度及种粒在包衣锅中滚动时间的影响;小丸的园整度与粘合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相关;包衣液组成及浓度,小丸大小分布范围对包衣中粘连影响较大。6名健康自愿者多剂量口服DC-Na控释小丸(CRP)及普通片(CT),比较最低血浆浓度,说明d3已达稳态。稳态时两者之间血浆药物浓度波动指数(FI)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内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6%。 相似文献
15.
16.
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研制及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糖衣锅包衣法制得的布洛芬(1)微囊,其释放速率与芬必得(2)相仿。8名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600mg1微囊及2胶囊,两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max)、峰浓度(Cmax)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18.
水溶性药物控释制剂的一种制备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乙基纤维素(EC)等为阻滞剂,用固体分散法制备颗粒,研制了水溶性药物维生素C的控释制剂。药物溶出试验发现维生素C从颗粒及制剂中的溶出呈溶蚀型模式,其释药速度受高聚合物种类、用量比例及颗粒大小影响。本制粒法可用于水溶性药物控释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不同主药含量、不同粒径的吡哌酸缓释微囊的药物溶出特性及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探讨了微囊中吡哌酸含量对微囊结构、半数测出时间T_(50)及药物渗透性的影响与因不同pH介质中由于药物溶解度不同而引起的溶出行为的改变。证实了微囊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其结构与药物含量有关,药物渗透性及T_(50)~(1/2)与药物含量存在线性相关性,药物溶出因微囊粒径减小、药物于介质中溶解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