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患病率较高,一旦破裂会导致较高致残、致死率的疾病,通过合适的影像学方式检出颅内动脉瘤、进行风险的评估,并精确指导治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尚无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规范,因此,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动脉瘤的影像学判读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N)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位病因,SAH有50%~70%为IAN破裂所致[1],每年发生破裂而致SAH的危险是1%~2%,病死率高达50%[2].IA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很快,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的应用,使得IAN诊断的手段有更多的选择,准确度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4.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很快,如三维数字血管减影术(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 D-DSA)、64排及更高级的x线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术(CTA)、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术(MRA)的应用,使IAN诊断的手段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对容易漏诊的小型IAN诊断的准确度也不断提高.以CTA为例,有研究认为,当动脉瘤≥5 mm时,CTA的敏感度可达95%~100%;而当动脉瘤〈5 mm时,CTA的敏感度则降至64%~83%[1]. 相似文献
5.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儿童颅内动脉瘤是指发生于年龄〈15岁人群的颅内动脉瘤,其病因、流行病学特征、解剖及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其预后,与成人相比有诸多差异。这类动脉瘤比较罕见,患病率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0.5%~4.6%。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儿童硕内动脉瘤报道的病例总数尚不足50例。因我们对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等知之甚少,现就这类动脉瘤的影像及临床治疗等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假性动脉瘤与外伤导致的血管壁损伤有关。假性动脉瘤特殊的病理结构使其更易破裂,因此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针对颅内假性动脉瘤的病因、病理和血液流变学等特点,对其诊断与治疗提出了一些新方法。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假性动脉瘤与外伤导致的血管壁损伤有关。假性动脉瘤特殊的病理结构使其更易破裂,因此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针对颅内假性动脉瘤的病因、病理和血液流变学等特点,对其诊断与治疗提出了一些新方法。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是指颅内血管同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动脉瘤。与单发性颅内动脉瘤(Sing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IA)相比,MIA破裂机会更多,诊断治疗更加复杂,且预后更差。本文综述近年来MIA的研究进展。1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比率关于MI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Navalitloha等对380例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手术,发现其中33例是MIA,发生比率是8·7%[1]。Vega-Basulto等调查了古巴卡巴圭的524例颅内动脉瘤的病人,其中113例具有MIA,占21·5%[2]。Juvela研究了266例动… 相似文献
9.
于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6,(4)
随着近年来神经外科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的诊断正确率日益提高。笔者结合近年文献对MIA的发病率、发病部位、诊断以及外科治疗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极大的危害性。文章介绍了该病的自然史、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2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所有病例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而就诊,经CT血管成像(CTA)或者(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多发动脉瘤.入院时患者的Hunt-Hess分级如下:1级3例,2级10例,3级8例,4级3例.本组24例患者中20例有2个动脉瘤,4例有3个动脉瘤,共有52个动脉瘤.动脉瘤均为囊状,瘤体直径2 ~19 mm,颈宽2~8 mm.2例患者在等待和保守治疗中二次破裂出血末及时手术治疗而死亡,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而出院,其余的21例均采用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在所有的手术治疗病例中,手术时机选择如下:4例1~3级患者采用超早期手术,8例1~3级患者采用早期手术,10例1~3级患者采用巾期手术,2例4级患者采用延期手术.结果 21例经过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46个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4例,轻度残疾(轻偏瘫和颅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自理)4例,重度残疾(完全偏瘫、失语和思维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2例,植物生存(昏迷超过1个月)1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在术后进行了DSA或CTA复查,显示动脉瘤被完全夹闭,不再显影.结论 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治疗复杂,需要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提倡在首先处理责任动脉瘤的前提下,尽早、尽量通过一期或者分期手术将所有动脉瘤处理,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积极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国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6):281-283
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于2009年4月25—27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对目前临床脑血管病防治的一些热点或有争论的问题,由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正反方,进行辩论。这些问题虽然不能期望通过几次辩论就达成共识,但勇于质疑传统观念,培养对问题不确定性思考的理念,是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辩者,言之信也”。本期刊登此次会议一些专家热点交锋的问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是否需要治疗,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同时诚挚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或提出你们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实践中的困惑和疑点,以便在第七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上与国内外专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手术时机、改良翼点入路的显微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以及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经DSA和(或)CTA检查后明确其诊断。61例行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手术;1例行纵裂入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63个,包裹梭形动脉瘤1个,术中所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术后随访51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2年。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的有45例(88.2%),轻度残疾的有2例(3.9%),重度残疾的有1例(1.9%),死亡的有3例(5.9%)。随访的患者均未出现颞肌萎缩及面神经颞支损伤等情况。术后有1例患者因CVS死亡,术中应用罂粟碱处理的22例患者,术后均无明确的CVS发生。有15例患者术中行终板造瘘,术后配合腰大池引流术,在6个月至2年的随访中只有2例发生慢性脑积水。结论①术前应行高质量的全脑血管造影,有利于手术的进行。②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一旦被确诊应早期治疗。③改良翼点入路可以减少颞肌萎缩的发生,术后面神经损伤减少。④CVS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终板造瘘和术后腰大池引流术等综合措施有利于减少CVS和慢性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复杂颅内动脉瘤是指巨大、宽颈、梭形、微小、夹层及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大部分复杂动脉瘤,治疗仍受到其形态的限制和复发的挑战.文章就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