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单抗体与多抗体夹心法检测了53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患儿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水平,并对其中的28例进行了恢复期CSF的检测,结果发现:急性期病脑CSF中的sIL-2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至恢复期,CSF中的sIL-2R显著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对脑膜炎的鉴定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66例初诊为颅内感染患儿,其中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9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2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27例,进行了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并与对照组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患儿组的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测定值,其中以结脑患儿组测定值最高,各患儿组之间的测定值均存在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测定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及20例同龄健康儿童的血清及非感染性疾病患儿的CSFIL-8水平。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CSF中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血清及CSFIL-8检测可望成为小儿病毒性脑炎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损伤中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其重要性倍受关注。对于急性脑血管病外周血中IL-6变化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国内外有关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IL-6变化研究都较少[1,2],而对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研究更少。我们对脑出血急性期CSF中SIL-6R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探讨其与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66例初诊为颅内感染患儿,其中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9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2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27例.进行了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并与对照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的测定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测定值.其中以结脑患儿组测定值最高,各患儿组之间的测定值均存在明显差别(P<0.001)。结脑组和化脑组患儿sIL-2R的测定值存在部分重叠.与病脑组患儿的测定值无任何重叠。结论脑脊液中sIL-2R的测定可能有助于辅助病脑同结脑、化脑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是来源于T细胞活化后的细胞膜IL-2R α链的成分。它可与白细胞介素Ⅱ(IL-2)相互作用,介导体内免疫反应。与一系列免疫紊乱性疾病病情密切相关,参与炎症性病理改变。我们检测了自1993年3月~1995年9月收集的102例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病人CSF的SIL-2R水平,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CSF)对诊断、病情观察、疗效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年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并且资料比较完整的92份病例就其脑脊液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SF的改变可以反映脑损害的范围及程度。CSF改变特点随着病情的好转,CSF的异常改变也随之好转,阳性率下降。结论:CSF检查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尤其是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能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但其方法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87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升高,尤以发病2周内最为明显,1月后逐渐下降。提示ACVD患者存在免疫激活,临床上给予免疫调节剂可能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48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结果显示GBS患者sIL-2R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0例皮质类固醇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其浓度相应下降,接近正常水平,提示T淋巴细胞激活可能与GBS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 (CSF)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法 ,检测 2 0例脑梗死患者及 10例对照组CSF中IL 6的水平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脑梗死患者各时间点的CSF中IL 6的水平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天内达高峰 ,发病初CSF中IL 6的水平与 3个月后的脑损伤容积明显相关 (r =0 .6 3,P <0 .0 5 )。结论 脑梗死患者CSF中IL 6的水平的测定 ,可作为判断脑损伤程度的一项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利用臭氧深度处理污水和油类污染物的效果和可行性,借助一系列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对去除油类污染物有显著效果,投加一定量的臭氧,并延续足够的时间,去除率可达90%,在动态上条件下,去除率受流速影响,当水流速较低时,臭氧与油类污染物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因而可适当降低臭氧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12.
<正> 化脑、结脑与病脑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期鉴别诊断困难。本文通过检测三种脑膜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中sIL—2R的含量,评价其在脑膜炎患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8例MS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L-2R水平。结果:MS患者中,急性复发组和缓解组血清中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急性复发组患者sIL-2R水平又较缓解组增高(P〈0.05),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结论:MS患者血清sIL-2R水平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 mg/d)、帕罗西汀(20 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组和3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结果 ①治疗前,2个患者组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IL-6、sIL-6R低于抑郁症组(P<0.05).②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浆IL-2、sIL-6R较治疗前下降(P<0.05),抑郁症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sIL-6R低于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③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变化率与PANSS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64,P<0.001);抑郁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和IL-6的变化率均与HAMD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42,P:0.02;r=0.54,P=0.002).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细胞因子均存在异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但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检测了25例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水平,发现IL-2R阳性百分率在植物血凝素刺激前(2.71±1.16)与正常对照组(2.66±1,20)无显著性差异,刺激后(34.38±6.83)低于正常组(42.03±6.58),P<0.01。认为患者免疫活性细胞功能低下,临床给予免疫增强剂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IL-2R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联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结果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动态观察发现ACVD患者急性期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至恢复期时达正常范围。结论血清sIL-2R水平不仅可反映ACVD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并可作为病情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小儿病毒性脑炎血清和脑脊液IL-6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为了解病毒性脑炎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探讨病毒性脑炎和IL-6的关系,我们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IL-6水平的动态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细胞因子常常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早期即被释放,因此可以作为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004-09/2005-09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进行的肾移植尿毒症32例患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24例,急性排斥组8例。另选择以往手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平均存活时间4年的肾移植患者12例为长期存活组。同期查体未发现异常健康自愿者7例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4/IL-18Rα及CD8/IL-18Rα单克隆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IL-18Rα及CD8/IL-18Rα在尿毒症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P=0.04)。肾功能稳定组及长期存活组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表达明显低于急性排斥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组激素冲击治疗后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激素冲击治疗前(P < 0.05)。3例耐激素排斥反应者IL-18R表达值高于5例激素治疗有效者。结果显示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变化可以较早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预测肾移植后恢复情况,评估排斥反应对激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IL—2R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本病患者急性期SIL—2R的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1),病情危重者的SIL—2R含量虽较病情轻者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观察发现,在恢复期本病患者的SIL—2R的含量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SIL—2R含量的升高,不仅提示本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尤其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而且,对其发病机理的进一步认识,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