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侧脑室体旁大块梗塞的CT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3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侧脑室体旁大块脑梗塞,70%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结合CT、TCD就其临床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该部位梗塞属于皮层下分水岭梗塞,其主要病因为脑主干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其次为心源性栓塞。  相似文献   

2.
放射冠腔隙性梗塞的CT与临床陆正齐,焦亮,荣良群,姚惠芳,刘亮,汪瑞民为探讨放射冠腔梗的临床特征,将本院1991~1994年经CT诊断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放射冠腔梗10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体旁放射冠梗塞的CT和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50例侧脑室体旁放射冠梗塞患者,其临床特征为:意识障碍较轻,并且发生较少,占4%;运动障碍以上,下肢同等程序的瘫痪占半数以上,为54%;上肢单瘫见于放射冠前部梗塞,下肢单瘫见于其后部梗塞;纯运动性偏瘫为36%;面瘫及发音困难分别为72%和56%,且在前部梗塞发五率较高;48%的患者伴感觉障碍。发1个月后,74%的患者生活自理,在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处锥体束排列与躯体存在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放射冠为解剖上的名词,是侧脑室旁的白质部份,由大脑皮质向心性纤维和离心性纤维所组成。纤维分散,不像大脑皮质那样有明确的功能支配区。这一部位的血液供应由大脑中动脉皮层动脉的深穿支和穿通支所供应,该部的  相似文献   

5.
报告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脑梗塞84例,其中腔隙性脑梗塞(Lacunae infarction,LI)59例,分水岭梗塞(Watershed infarction,WI)25例。结合文献就两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和放射冠区传导束的排列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高血压是二者共同的、主要的病因,放射冠区锥体束的排列顺序与躯体存在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年来,我科收治5例因情感、智能障碍急诊入院的病人,因既往有高血压及中风史,进行 CT 扫描,发现有脑萎缩及多灶性腔隙样梗塞,其中3例尚有大片梗塞灶,其临床症状及 CT 表现符合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的诊断。现将其临床资料与 CT 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共5例。1例女性,4例男性,年龄43~75岁,平均62.2岁.5例患者均以情绪不稳,易激怒,智能障碍等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而急诊入院。1例兴奋多语,易激惹,说话颠三倒四,系75岁男性病人。门诊以“老年躁狂”收入院。后发现有智能障碍与中风史,治疗过程中又再次卒中,致右侧中枢性轻偏瘫,(?)CT 扫描后,发现脑萎缩及多灶性腔隙梗塞合并左颞深部大片梗塞,更正诊断为MID。2例合并有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假性球麻痹症状.2例有左侧中枢性轻偏瘫,左侧锥体束征阳性。  相似文献   

7.
<正>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 MID)是老年人除Alzheimer氏病之外的另一类器质性痴呆。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及平均人口寿命的延长,脑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亦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8.
腔隙梗塞的临床、CT与MRI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T 问世以来,腔隙梗塞已有大量报告。现将我院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治疗的20例腔隙梗塞的临床与 CT、MRI 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与性别:20例均为男性。年龄47~80岁。其中50岁以下1例,50~59岁6例,60~69岁居多。二、既往史:与腔隙梗塞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是高血压伴动脉硬化9例。伴糖尿病2例。病因不明22例。TIA 5例,可逆性脑缺发作(RIND)2例。三、临床表现:以有症状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7例(35%)最多。多表现椎基底动脉系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对86例经CT证实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CA)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其超早期CT特点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1995年5月~1997年5月收治的412例脑梗塞患者中选出86例首次发作MCA缺血症状并在6小时(h)内入院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45例,年龄27~83岁,平均61.4岁。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脑梗塞诊断标准,且所有对象均有入院前和后来显示出梗塞灶的两张CT片。首次CT扫描时间最短1h,最长6h,平均5.2h。第2次在病后3~8天,平均5.8天。结果由两位对病  相似文献   

10.
20例大面积脑叶梗塞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科自1987年至1990年收治幕上脑梗塞342例,其中有20例为大面积脑叶梗塞,现就其临床资料和CT所见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大面积脑叶梗塞。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4~84岁,平均58.7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8例,风心病史1例,脑血栓病史2例,有TIA发作史2例。动态发病18例(90%),静态发病2例(10%)。首发症状:头痛呕吐4例(20%),意识障碍3例(15%),言语不清7例(35%),小便失禁3例(15%),发冷寒战1例(5%)、一侧肢体麻木1例(5%)、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20例(100%)。临床表现:嗜睡5例(25%),浅昏迷5例(25%),中昏迷1例(5%),运动性失语4例(20%),混合性失语3例(15%),侧视麻痹6例(30%),双瞳孔不等大2例(10%),中枢性面瘫18例(90%),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以获取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2例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 出血性脑瘤卒中临床分型有:Ⅰ型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6例);Ⅱ型为原有脑瘤症状加重(3 例);Ⅲ型为头部外伤后脑卒中(3例).CT表现为出血征象与肿瘤征象共存.结论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出血或脑外伤出血;除详细询问病史外,细致的临床及CT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以获取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2例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出血性脑瘤卒中临床分型有:Ⅰ型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6例);Ⅱ型为原有脑瘤症状加重(3例);Ⅲ型为头部外伤后脑卒中(3例)。CT表现为出血征象与肿瘤征象共存。结论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出血或脑外伤出血;除详细询问病史外,细致的临床及CT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脑膜瘤全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及CT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院203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并与病理分级相联系,以期术前依临床和CT表现对脑膜瘤复发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15.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与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经过较为复杂,有些患病情虽较轻,但可突然恶化,部分呈渐进性发展,特别是老年患,多无典型脑出血症状,容易漏诊。我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患60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表现,提高脑膜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膜瘤CT难于诊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CT表现不典型及病变部位的影响。不典型CT表现为肿瘤密度混杂有低密度区,且无明显强化,或呈环形强化或有壁结节的强化。结论确定瘤体位于脑外是提高不典型脑膜瘤CT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脑结核瘤的临床与CT.MRI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脑结核瘤(tuberculoma)是颅内少见的炎性肉芽肿性病变,其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报道我院自1992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18例脑结核瘤,对其临床和CT、MRI资料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24.1±4.6岁。病程7天~2年。有头痛症状14例,头痛伴呕吐者4例,癫痫发作13例,视力下降者3例,精神障碍者3例,意识障碍者2例,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者1例,尿崩症1例,一侧肢体无力者2例,颈项强直和Kernig征阳性7例。病灶单发者2例,1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顶叶,均以颅内占位病变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脑结核瘤。多发者16例,其中9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同时合并肺结核者4例(2例为血行播散型)。未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者5例:2例曾患结核性脑膜炎,3例并发浸润型肺结核,1例并发颈淋巴结结核,1例并发腰椎结核。  相似文献   

19.
<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因甲状旁腺素(PTH)产生减少而引起的代谢异常.其临床特点是手足搐搦,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出现舞蹈一手足徐动症状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甲旁减致舞蹈一手足徐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路易体痴呆(dementiawithLewybodies,DLB)是一种以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fluctuatingcognition,FC)、持续存在的视幻觉和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点的神经变性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老年期痴呆疾病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ATD)而居第2位。国内尚少报道,对此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缺乏认识[1]。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DLB患者,对其临床特征结合文献讨论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2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收治住院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发病年龄为68岁和75岁,病程2~4年。对2例患者进行神经科查体、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ADL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