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病因、诊断及血管内治疗。方法对12例经DSA确诊和血管内治疗的外伤性颈 内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 及时溶栓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病因、诊断及血管内治疗。方法对12例经DSA确诊和血管内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溶栓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男性,49岁,2004年11月24日因骑摩托车与一汽车追尾,被汽车上一竹竿刺入右眼而入院,查体:Bp 135/70 mmHg,意识清楚,右眼鼻侧可见一竹竿扎入眼眶内,右眼球破裂,左眼无异常。颈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侧克尼格斯和巴宾斯基征均为阴性。CT显示右眼球内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可引发致命性的鼻出血.如能及时诊断、治疗,疗效良好.我院自2000年共收治了2例因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而致反复鼻衄的病人,皆痊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塞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梗塞面积小,无明显占位效应的10例病人以脱水,清除自由基等治疗为主。对8例梗塞面积较大者,行手术去大骨瓣减压;术中如去骨瓣后颅内压缓解不佳,脑组织膨出,则切除部分额极、颞极皮质,切除范围为皮质及其下面水肿的脑白质,但应尽量保留皮质。结果18例中痊愈11例,轻残3例,重残4例(均为手术患者)。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与原发伤的损伤程度、梗塞部位、梗塞灶的大小、患者年龄以及行减压术是否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6.
MRA诊断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附9例报告)曹茜,吴晶,刘连祥,吴杰,吴育锦MRA(磁共振血管成像)已广泛地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因其为无创伤性检查,易被患者接受,尤其是头、颈部血管成像,应用MRA技术能显示脑内及颈部血管结构,并可动、静脉分...  相似文献   

7.
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较少见,没有CT时诊断比较困难。我们近年收治经CT证实的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5岁。3例跌伤,1例车祸。1例伤时短暂昏迷,3例无昏迷。全部病例均于伤后1~2天内出现一侧肢体轻偏瘫或全瘫,右侧偏瘫3例,左偏瘫1例。痛觉、触觉存在,无癫痫发作。2例运动性失语,1例头皮裂伤。颅骨平片无骨折,CT4例均为基底节区低密度梗塞灶,左侧3例,右侧1例,面积  相似文献   

8.
小脑幕裂孔疝致颅内血管闭塞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小脑幕裂孔疝致颅内血管闭塞于朝春,段国升,余新光,周定标,许百男下行性小脑幕裂孔疝(DTH)病人预后较差,以往多认为系脑干受损所致,而对血管因素未引起注意。现报告4例脑外伤后DTH引起枕叶、丘脑、内囊梗塞,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一、临床资料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动脉闭塞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特点以及代偿方式,据其特点观察其对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颈动脉闭塞患者27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所有患者中,12例给予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共9例患者术后颈动脉再通,其中,术前顺向血流4例,逆向血流5例。结论全脑动脉造影对于颈动脉闭塞患者而言,其优势在于对于侧支循环的评价以及对全脑血管整体情况的判断,但其尚不能取代其他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3例报告李书圣胡力达李书玮小儿外伤性脑梗塞临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经CT扫描证实、保守治疗痊愈的外伤性脑梗塞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4个月。于来诊前1天不慎从床上跌到地上,伤后11小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减少,而入院。查体:神...  相似文献   

11.
例1女,83岁。以“意识不清2h”,于2004年6月11日入院。患于入院当日清晨出现神志不清、尿失禁,无呕吐。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近期有左肩部疼痛史,予止痛治疗。否认烟酒嗜好。体格检查:左侧上肢血压0mmHg,右侧135/80mmHg(1mmHg=0.133kPa),中度昏迷,压眶时呈去脑强直状态,双上肢内收伸直,双下肢伸直,双眼球下视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应迟钝,双侧肢体病理征阳性。尿失禁,双肺呼吸音清,心率58次/min,律不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CT。显示右小脑卵圆形低密度灶;周围血管彩色超声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减慢,夹层动脉瘤;心电图呈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三联律。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侧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对侧颈内动脉闭塞的颈内动脉高度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在脑血管造影后,对7例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另一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的患者在使用脑保护装置下置入自膨式支架,其中4例行球囊预扩张或后扩张术。结果 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平均由83.6%±11.4%下降至12.4%±4.8%。3例患者保护伞装置回收有黄色斑片状物质。1例患者术中出现短暂全脑缺血的表现,1例发生了有症状的心率及血压下降.2例出现无症状的自行缓解的支架侧颈内动脉痉挛。随访6个月未发生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和卒中事件.超声检查未发现支架部位明显再狭窄和支架形态改变。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对侧颈内动脉闭塞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的方法安全可行,有一定的疗效,但须进行长期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底动脉闭塞致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五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例1男,62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上下肢体偏瘫15天入院。每次发作持续约10min,神志清醒,言语流利,BP140/100mmHg。临床诊断右侧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给抗凝、抗血小板及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入院后仍有反复发作,32天共发作14次,发作时表现左中枢性面舌瘫,左上下肢体肌力0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重建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血管内支架技术对6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进行颈内动脉重建治疗.结果 6例患者闭塞部位均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其中1例患者经多次尝试后,微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而放弃;另5例均成功行颈内动脉内支架重建术;术后即刻造影检查结果示4例原闭塞的血管均恢复通畅;成功行血管内支架重建术的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1年,平均6个月,患侧颈内动脉均保持通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均无再次脑缺血发作.结论 血管内支架重建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可迅速恢复颈内动脉供血区的血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能明显恢复,且其手术相关性并发症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颅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post-traumatic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是颅脑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和儿童,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加重脑损害,从而影响预后.我院2000年至2010年间收治60岁以上颅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25例,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5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失语15d入院。患者为左利手,既往无特殊病史。非发作期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头颅MRI:双侧脑室旁、放射冠区、半卵园中心、额顶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右侧额顶枕有软化灶,脑萎缩。颈部血管超声示,左侧椎动脉内径2.9 mm,最大血流速度71.5 cm/s;右侧椎动脉内径2.7 mm。  相似文献   

17.
颈内动脉闭塞症的CT类Becker模糊效应11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估颈内动脉急性闭塞致大面积脑梗死侧枝循环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9例经诊断为颈内动脉急性闭塞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CT、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心电图检查,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结果一级侧枝循环建立与糖尿病显著相关(P 0. 05),与房颤、高血压、吸烟、NIHSS评分无关(P 0. 05)。二级侧枝循环建立与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NIHSS评分均无关(P 0. 05)。心源性脑栓塞导致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与脑疝显著相关(P 0. 05)。TCD评估一级侧枝循环的建立与MRA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 656,P 0. 05)。结论糖尿病可促进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一级侧枝开放。心源性脑栓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易发生脑疝。TCD可以较好评估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的一级侧枝循环建立。  相似文献   

20.
108例颈内动脉闭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